APP下载

“轻视频”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

2015-02-06敖德芳

中国记者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电视新闻社交

□ 文/敖德芳

“轻视频”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

□ 文/敖德芳

虽然传统电视新闻眼下依然占据电视新闻消费的主导地位,但互联网+的强力介入,推动公众新闻消费方式逐步发生变化。可以预计,视频新闻必将出现一个爆发性增长阶段,给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带来颠覆性改变。传统电视新闻该如何作为,以应对挑战?

电视新闻 视频 挑战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6分钟后,第一个事故视频由网名为“@小寶最爱旻旻”的网友上传至新浪微博账号,该视频随即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迅速传播。

因一段涉嫌种族歧视的视频曝光,当地时间2014年4月29日,NBĀ总裁亚当·萧华发表声明,NBĀ联盟将对快船队老板唐纳德·斯特林处以终身禁赛以及250万美元的罚款。10分钟后,该视频率先在视频新闻网站NowThis News发布,并被分享到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络广为传播。

以上两则信息,一是国内重大突发事件;一是国外为社会关注的信息。其共同点在于:都是首发的视频新闻信息,由社交媒体转发分享。

正在改变的电视新闻消费方式

有关“电视开机率”的争论已基本停歇,但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一起看电视的场景,已逐渐成为“50后”“60后”的家庭记忆。年轻人更愿意随时随地打开视频,从那里获取资讯和娱乐。

电视新闻消费人群向互联网迁移,电视新闻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潮流。新闻视频移动化消费趋向明显。

欧美的电视新闻消费行为也出现类似变化。在美国,2009年出现了一个名叫“懒人包新闻”Newsy的视频新闻应用。这个“懒人包”挑选当下最热门新闻议题,将各家新闻来源说法打起包来,由一个“主播”用最简练的语言来串词播出。2012年11月,美国人Ken Lerer在成功创办互联网报纸《赫芬顿邮报》之后,又创立数字媒体企业Now This News,专攻新闻视频分享,其创业的动因仅仅是因为年轻人不再喜欢看传统电视新闻,喜欢移动化地获取新闻信息。Ken Lerer提出,要让Now This News成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视频体验优先”产品。Now This News采用与专业电视新闻人员签订供片协议的方式创造内容,每天发布新闻视频多则二十几条,少则十几条,订阅量持续上涨。

2014年12月2日,央视首个英语新闻短视频客户端“CCTVNEWS ĀPP”正式上线,旨在向全球用户推送关于中国的第一手视频报道。这款应用设计之初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用户可以将内容“一键分享”到主要的社交平台,实现内容平台与互联网社交多平台的全面互动和高度融合。为了优化移动端的用户观看体验和便于分享,CCTVNEWS ĀPP主推1分钟新闻短视频。

2014年11月,新华社推出中国首个超短新闻视频客户端“15秒”,以15秒视频黄金时长为切入点,主打超短新闻视频,让用户在15秒左右快捷、直观地了解全球新闻。15秒的时长,以正常播音员的语速能够表达60个字,结合图片与视频的形式传达内容,能够完整地将一则消息表达清楚。15秒将新闻视频的可分享性发挥到了极致。

视频化得益于数字解编码技术进步,电视新闻采集、制作、播出方式将更加简洁、便捷。腾讯的微视、新浪的秒拍,都将视频信息锁定在7秒,这是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最为经济、可行的选择。数字技术始终在进步,小型、便携的视频信息采集技术突破,以及视频编辑技术、传播技术的小型化、普及化、大众化,也将逐步成为现实。可穿戴设备应用升级,电视新闻编辑技术升级,以及“三网合一”的深入推进,都将给视频新闻的未来图景创造宽阔的想象空间。

新闻视频化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最大的变化,在于电视新闻将由“重”变“轻”,即采集设备便携化、编辑方式傻瓜化、传播方式便捷化。“轻视频”将成为重构电视新闻行业的元词汇。

电视新闻传播生态顺势而变

目前,国内主流视频网站如爱奇艺视频、乐视视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凤凰视频、优酷视频等,主要产品仍然是娱乐,娱乐资讯、时尚资讯、教育资讯等属于附属产品,而时政类、新闻类视频尚不是主打产品,用户提供的视频信息在优酷视频中目前仍然属于尝试阶段。以新闻视频为主的移动视频网站,基本属于“国家队”的央视和新华网络电视,以及部分省市电视台的“专利”,这些新闻视频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比相对较小。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与新闻管理方式有关,新闻视频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国家队”具有“牌照”优势。二是与资本喜好有关。市场化视频网站选择在娱乐产品上发力,较易建立盈利模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一旦“轻视频”崛起为视频市场主角,电视新闻的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便不可逆转,电视新闻传播生态将出现颠覆性变化。轻直播、微团队、宽平台,是其三大特征。

首先,“轻直播”大行其道。电视直播在我国经历了一种从“华丽直播”到“普通直播”的变化,但目前的直播仍然是大组织行为,仍是一种“重直播”,需要庞大的人力财力作支撑。未来视频化时代,直播方式将大大简化,成本也大大降低。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仅仅一个人、一部带有随机编辑功能和信号链接功能的穿戴式数字设备,几个用来辅助采访的微型机器人装置,就足以完成任何一种难度的直播。拍摄的视频设置无需后台编辑就可以及时发送,从而实现全世界同步、实时“观看”新闻现场。

其次,“微团队”分量加重。电视新闻是一个程序性、协作性非常强的行当,按照目前电视台的组织运作体制,记者、编辑、编导、主持人、技术人员,以及各级把关人等等,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组织链,相当于大型团队。而“微团队”的极端方式为“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设备使用的傻瓜化、智能化程度,将电视记者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视频摄制更多是一种新闻创造和艺术享受。这也对记者个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宽平台”蔚然成风。所谓“宽平台”,是指电视台未来将更多的成为新闻视频的接入平台、聚合平台、发布平台,电视台也将实现由专业电视制作与发布机构,转型为视频节目的聚合与发布平台。这些视频节目可以是自产的,也可以是购买的,还可以是用户提供的。平台本身将承担规则制定、内容监管、技术支撑、品牌维护等职责,确保视频节目合法合规、有序运行。

直面冲击 做好应对、转型准备

风起于青萍之末。电视新闻的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目前还仅仅是一种趋势。但是,这种来自互联网+的冲击势头强劲,传统电视人无法躲闪。

从电视新闻传播实践来看,目前轻直播、微团队、宽平台等特征已渐露端倪,传统电视人应该未雨绸缪,为终将到来的轻视频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从可移动、可社交去设计、制作、传播视频新闻产品。政策系统对“三网合一”的推动,以及视频传播技术的长足发展,将为视频新闻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其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逐步深化电视新闻管理与组织体制机制调整。目前电视台的编播分离改革,大多集中在娱乐节目和教育、健康等专业服务资讯领域,新闻资讯领域尚未涉足。视频新闻资讯因其阅读门槛低、直观性强而广受欢迎,这将是视频产品领域的下一座金矿。

第三,传统电视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轻视频”是对电视产业链的彻底颠覆,曾经熟悉的许多方面将会逐渐消逝,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的业务模式扑面而来。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迎难而上,做足准备。

(作者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海南记者站站长)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电视新闻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