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

2015-02-05郑庆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任务驱动网络环境

郑庆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下,固定的成员之间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形成的小组称为“学习共同体”,他们比课堂上因为座位靠近而形成的自然小组更加团结,更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本文中笔者从如何分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等方面阐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怎样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网络环境;学习共同体;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61-1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广泛,是不是所有的教学点都可以通过网络采用“学习共同体”形式学习呢?不,一般来说,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设计“共同学习”;也可以先让学生先在网络上自学,质疑,对学生独立不能完成的内容,改为“学习共同体”学习。这样,“共同学习”有目的有重点,避免了盲目从事,流于形式,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二、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

1.明确教学目标,使任务具有科学性。“任务驱动”的本意是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网络课堂上学习的便捷与学习方式,循序渐进、合理安排。

例如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这是非常基础也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内容,使用任何一款软件都要用到文件。但如果因为它是基础知识而干巴巴地讲授,学生就不易理解,更不易掌握。什么是文件?为什么要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学生感到困惑的同时,造成了对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障碍。因此,设计任务时,可以先让孩子在网络上对文件与文件夹管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再通过“学习共同体”合作,将杂乱的文件进行整理归类,孩子就更容易了解了。

2.注重分工的需要,使任务具有合作性。由于是采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因此任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共同体各成员的分工需要,要让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努力,并能把总任务分解成共同体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这样可充分调动共同体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并促进共同体成员间情感的交流,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3.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网络多元化。网络上的内容非常多元,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例如,在学习如何退出网络窗口时,可以用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此时也还可以提出用其他方法来退出,一是让学生明确还有退出程序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二是明确退出程序方法的多样性,防止学生思想僵化,做到会思考、会创新、会实践,就会“条条道路通罗马”。

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应用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融合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同时也要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例如设计版面时,会涉及到排版、美学等知识,绘画创作时,涉及艺术知识,处理数据时,涉及到统计学知识等等。另外还可以直接从网络中挑选任务设计的素材。

三、合理分组,提高效率

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过程中,共同体内成员如果没有明确地进行分工,就常常会出现个别学生坐在一旁观看,完全成了一个旁观者的现象,结果这几个人根本得不到训练,常此以往就会慢慢落后。有些较好的学生一般表现得较有信心,有安全感,不大担忧失败,其内部动机得到较好的激发,但学习也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其他学生产生依赖自己,坐享其成的坏习惯。因此,要合理分工,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每一个学习共同体应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共同体内分工、督促、协调等工作。同时教师还要时时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

四、合理运用网络评价,提高合作成效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鼓舞与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有自评、互评、群评等。首先当每一组学习共同体完成一项任务时,先对自己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自评,然后上传到班级平台内共同体之间进行互评,并推选出一组优秀的学习共同体,全班进行群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予补充。最后结合学生的综合评价,老师给予优秀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一定的奖励。

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给个体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最好机会,以及学习如何在群体中保持个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绝好机会,也给个体提供了学习如何利用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完成自己任务的机会。尤其是在远程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更能发挥它的优势,实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远程合作,使每个成员都能够真正从学习共同体学习中得到信任和激励,得到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任务驱动网络环境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