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德胜战地婚礼

2015-02-05

新长征 2015年8期
关键词:老金金玉小兴安岭

隋德胜战地婚礼

隋德胜,1.80米的大个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头乌黑的头发常常掠过耳朵背到脑后。性格开朗、待人和气、魁伟英俊的隋德胜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有名的虎将,曾任11军1师团长、第3路军支队长等职,以英勇善战和枪法精准誉满全军。

1939年2月,隋德胜的警卫员芦连峰在战斗中负重伤,隋德胜把他和另外七八个伤员送到铁力老金沟抗联后方医院进行治疗。老金沟后方医院由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中四五座彼此相距很远的半地下式的木刻楞房子组成,实际上这里也兼做被服厂,被服厂的抗联女战士自然也就兼任医院的护理人员。隋德胜经常带着缴获的食物、药品来老金沟看望伤员,就这样,他认识了第3路军被服厂厂长金玉坤。金玉坤当时21岁,是依兰三道岗人,1937年因逃婚参加抗联第9军,第二年随部队远征来到老金沟。因为医院也是被服厂,部队常常把搞到的一些棉布——有缴获敌人的,也有老乡送来的——拿到被服厂做军装,干部战士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了,也需要送到被服厂拆洗缝补。每到这时,隋德胜总是找点儿什么“理由”,把这些东西亲自送到被服厂,好能见金玉坤一面,多说上几句话。衣服做好或拆洗缝补好了,女战士们也常走出老金沟,把衣服给战士们送去。在这送衣服的人群中,每次都有金玉坤的身影。一来二去,大家对隋德胜和金玉坤相爱的事就全知道了。

1940年初夏,部队领导批准了隋德胜和金玉坤的婚事。一则由于他们两情相悦;再则,由于缺衣断粮,战士们经常在没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行军,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露营,多少战友饿死冻死战死在茫茫的小兴安岭密林中,这些幸运活下来的将士们心中常常被怀念和痛苦所笼罩。抗日战场上不能只有残酷和艰苦,还应有欢乐和喜庆,就让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来洗去大家心中的郁闷吧!不久,被服厂负责人金伯文和后方医院、被服厂的女战士把新娘送到距老金沟十几公里的第6支队驻地,金伯文风趣地说:“我们把老金沟的新娘子给你们送来了,可不能慢待呀!婚礼可得热闹一点儿哟。”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抗联驻地,要想把婚礼办得喜庆热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政委于天放想出了袭击日伪开拓团的主意,立即得到了隋德胜和所有战士的赞成。于是,准新郎隋德胜立即率队奔袭日本开拓团。

在第6支队驻地南五六十里的铁力北部山区,有七八个日本开拓团,他们虽有别于正规部队,但也是一种亦兵亦农的准军事组织,也是抗联和当地百姓的死对头。一般情况下,开拓团的物资储备比较丰富,可战斗力不如正规部队强,比较好打。队伍下午出发,半夜打响战斗,顺利攻下,天没亮就撤离,第二天下午,大家满载而归:几匹马、几头牛、枪支弹药、大米、白面、衣服、被褥,还有许多日本罐头、酒和一种叫“羊羹”的日本软糖,还缴获了一台留声机。

指战员们不顾长途奔袭的疲劳,欢天喜地地为婚礼忙碌起来:站岗放哨的,杀牛的,放树、捡柴的,做饭做菜的,布置场地的,用木杆、白桦树皮和野草搭小草窝棚当新房的……做饭的锅不够了,就把平时烧水的铁桶吊起来煮肉,把又当脸盆又当饭锅的搪瓷盆支起来做菜做饭。

一切准备就绪,天也黑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篝火点起来了,婚礼开始了!于天放政委主持婚礼,并致以热情洋溢的祝词,战友们也纷纷送上深深的祝福。一轮圆圆的满月也赶来参加这隆重热烈的婚礼。在月明星稀的小兴安岭的夜幕下,在群山环抱之中,在为这块土地的独立自由而浴血奋战的抗联营地上的战士们,在火光与月光的交相辉映下,大家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尽情地吃着、喝着、唱着、跳着,享受着残酷战争中难得的幸福时光……

1941年的春天,隋德胜和金玉坤的爱情结晶——女儿出生了,战友们为孩子取名“冰凌花”。就在女儿呱呱坠地的时候,隋德胜还在安邦河上游的深山里打游击。秋天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大讨伐”即将开始,为了方便部队行动,金玉坤忍痛将女儿交给老乡抚养。就这样,隋德胜和金玉坤继续投入抗日救国的征程之中。1941年10月下旬的一天,隋德胜领导的抗联第3路军第6支队第16大队在威岭一带与敌讨伐队遭遇,隋德胜率部英勇抗击,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打死敌人百余人,随后隋德胜迅速带领队

伍钻进小兴安岭山里,向铁力进发。当年初冬,也就是在铁力县,抗联6支队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撤退中为了掩护同志,隋德胜在铁力凌云山一带与另外两名机枪射手壮烈牺牲,年仅30岁。令英雄可以瞑目的是,他的女儿17年后终于找到了,当时百感交集的金玉坤却说:“冰凌花啊,人民的乳汁把你养大,你是母亲的,但你永远是属于人民的。”

猜你喜欢

老金金玉小兴安岭
第二十一回 朱紫国王心忧愁 妙笔生花金玉贵
老金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小兴安岭重点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金玉福/小猪佩奇IP正版授权
脱发 养“老金”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探讨有机化学的增减碳链反应
低山丘陵区云冷杉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广场上有什么(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