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

2015-02-03张双鹏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职业经理人完善措施问题

张双鹏

摘 要: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项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目前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正在逐步建构,本文从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为完善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经理人;问题;完善措施

一、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概况

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产生的。随着科技革命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化和协作程度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现代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拥有人力资本的专业型、综合性的职业经理人。人们意识到只有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才能从制度上保证职业经理阶层的迅速发展,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市场经济制度、企业产权制度,还涵盖了激励制度和约束等方面的制度,各种不同的制度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在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作这样的划分。

第一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9年之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开始出现了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国的经理人也逐步产生。这是职业经理人产生的萌芽时期。不过,这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业经理人,只是初步具有了经理人这个阶层而已。

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4年我国《公司法》制定和实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和国家的建设,在企业改革方面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伴随着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开始出现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出现在国有企业中,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引进职业经理人,这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时期。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制度也逐步确立,社会分工越发精细。对专业性人才需要巨大。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和信任越来越迫切,这是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时期。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界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1.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法律基础不完备

在我国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需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但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在我国面临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公司法》对职业经理人的规定并不完善,只有一些基本的义务条款,不利于推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其他法律法规也是对此一个很模糊不清的规定,不利于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稳定发展。为了完善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需要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构建良好的制度基础。

2.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道德风险

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职业经理人在努力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又不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根据学者的研究,现代企业的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风险:政策性道德风险、市场性道德风险和公益性道德风险。造成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不对称的信息,这些缺陷容易引起职业经理人的投机主义心理,作出违背职业道德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有必要对此加强防范。

3.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制度不健全

职业经理人的收入水平与其承受的风险、为企业带来的盈利成比例。但目前在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年薪并不是很高,承受的风险也很大。这导致了一些职业经理人不稳定,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健全的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制度,满足实践的发展需求。

4.职业经理人约束制度存在缺陷

在我国,由于完善的市场经济尚未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并不完备。我国对职业经理人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不能对职业经理人实施有效的责任约束,仅有的一些约束只是停留在公司章程和合同层面。因此,职业经理人就可能在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出现冲突时,选择维护自身权益,而滥用其被赋予的权力,损害企业和股东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约束职业经理人的滥用权力的行为。

三、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措施

1.加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促进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应当修改和完善《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为职业经理人建构良好的法律制度。在《公司法》的修改过程中,真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划分和行为,使得职业经理人的使用、考察、离职成为一种规范的市场行为,逐渐建立起与我国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系列新的制度。其次,为了有效防止职业经理人滥用代理权进行有损企业权益的交易行为,应在法律条文中对其职权进行严格明确的规定。此外,应当增加《刑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经理人的规定,确保职业经理人以维护企业和股东利益为己任。

2.防范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针对职业经理人个人,要努力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教育。职业经理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人”,更是一个“社会人”,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经济需求,又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被社会尊重的要求。因此,加强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教育对道德风险的防范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合作契约条款和对称的雇佣双方信息来防范道德风险。针对外部环境,可以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道德风险监督委员会。由专门的职业道德风险监督委员会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行为进行记录,加大职业经理人违反道德操作的成本,有效较少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3.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我国职业经理人由于没有具体的激励系统,导致现实中往往容易一些利益冲突,以前没有好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出现了一些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冲突的实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有必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激励系统。建立包括绩效管理激励和薪酬管理激励相结合的薪酬激励制度。建立绩效评价指标要遵循以下原则:简单原则、产权清晰原则、流动性原则。其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区分类别,既包括:素质要求、专业要求和能力要求等,也包括市场经营能力、对企业贡献能力等等。所谓的薪酬管理激励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补贴、保险和福利等。尤其需要建立股票期权激励,这是一项已经被证实的有效的稳定职业经理人的制度。为职业经理人吃下定心丸,使其与本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切实维护企业和股东的合法利益。

4.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责任制度

我们知道,一切没有监督和责任承担的权利都有被滥用的倾向,职业经理人也不例外。为了规范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由职业经理人与公司之间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的代理人,对公司负有一定的责任。当经理人出现违反守法义务、忠实等义务的代理行为,并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时,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除了使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其党纪、法律法规等的惩戒。可以考虑建立并严格实行部门经理责任制,责任严格到各部门中的个人,以避免职业经理人推脱责任,从而增强其在决策时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职业经理人的自我约束能力。

四、结语

职业经理人制度对现代企业的发展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研究的问题,对于如何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我们将还有一段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任务,需要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雷海波.试论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及其供求均衡的条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王振兴.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对策建议[J].商业文化,2011(4).

[3]孙连才,李霞.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问题与机制创新路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

[4]秦璐.以制度规范我国私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管理[J].改革与战略,2010(8).

[5]张利国.浅谈现阶段我国的职业经理人[J].大众科技,2006(5).

猜你喜欢

职业经理人完善措施问题
我国职业经理人法律地位研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国企职业经理人付薪理念的思考
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的SWOT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职业经理人诚信之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