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管理措施分析
2015-02-03邱珊
邱珊
[摘要] 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加强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护理安全;急诊输液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80-03
护理安全贯穿于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1-2]。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与护士法律意识淡漠、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缺乏责任感、工作粗心大意、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等有关。2012年5月本院急诊输液室对出现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提高护理行为质量,收到良好效果。
1 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
1.1 环境问题
门诊输液大厅患者多,流动性大,输液之前护士报患者姓名,患者存在未听清便应答,容易导致液体输错。输液室病种多,输液人次高,护士少,对护理工作带来困难,出现忙乱现象,并易引起护患纠纷。
1.2 医嘱问题
医嘱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多是因为医生未能认真把关,患者使用他人医保卡导致处方上患者信息与实际患者信息不符,如姓名、年龄、性别等,甚至可导致小儿处方药剂量过大等情况。另外,由于药品更新,药品种类增多,经常出现一种药物存在多种剂量与剂型,导致发药错误,引发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
1.3 患者因素
患者医学知识缺乏,擅自调节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擅自更换输液椅,易引起漏输或输错液体,造成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部分患者不遵守皮试试验规定,有未做皮试或擅自离开观察区,可导致药房已发药并盖皮试阴性章的情况。有的患者擅自带走输液、丢失病历或药品清单,使用间隔时间超过24 h等。
2 实施措施
2.1 严格查对制度
接收护士接到患者递给的注射单和药物时,要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核对医嘱(如为青霉素类药物需核实是否需要皮试,是否做过皮试、什么时间做皮试),根据注射单核对药物剂量、剂型、批号、号牌等。本院实行配药、输液、接瓶、拔针签名负责制。在接瓶时,护士应在接药单上签上姓名、试剂,拔管时护士应核对巡视卡上的瓶数,与患者核对无误后在注射单上签名。以杜绝输错液体或漏输液的护理差错发生。
2.2 护士长灵活调配人力资源
护理人员的安排非常重要。护士长需根据门诊不同季节护理工作需要量,动态调整护士排班,并以优化组合为原则。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过多、排长队引起的忙乱现象,并缓解护士疲劳状态,有效提供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注意力松散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
2.3 严密观察,加强巡视
巡回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特殊用药、更换液体、拔针时间做到心里有数,及时巡视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并做好用药指导,尤其是特殊用药,如护康液、垂体后叶素、硫酸镁、硝酸甘油等,护士一定要交代患者不要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巡回护士需根据用药情况及时换药拔针。如有需要更换座位的患者,护士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输液前告诉患者有几瓶液体,请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要擅自换座位或离开座位,如果换座位一定要将未输完的液体带走。拔针时核对输液卡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患者挂了几瓶,还有没有液体,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
3 讨论
3.1 安全隐患因素
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有很多药物化学名、包装等非常相似,在进行配药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药物的混淆,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3-4]。有些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工作中与患者沟通能力差,解释不到位导致患者误解[5]。门诊患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人员要求高,且自身缺乏医学知识和常识,对疾病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6-7]。
3.2 管理措施分析
3.2.1 教育护理人员树立法制观念 养成遵纪守法、以患者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加强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然后再根据病情、药物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做到准确无误。
3.2.2 严格配药程序 患者取药后交给护士,配液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排查液体的不合格因素,如液体变色、混浊、沉淀、絮状物等,确保液体安全才可进行后面操作[8-9]。
3.2.3 加强输液患者的巡视 门诊输液患者基本无陪护,要加强巡视,一方面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观察病情变化,另一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疾病健康教育,及时阻止患者自行调节输注速度。巡视后在巡视卡上记录巡视时间并签名。
3.2.4 规范服务言行,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并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水平。临床工作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对患者的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进行操作时说明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用药名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患者问题,对其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
3.2.5 定时进行反馈 通过交班会、周会、护士长会、护理质量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随时查,随时反馈,逐级反馈。建立质量反馈登记,将工作中易发生的差错记录下来,进行汇总,组织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改进工作[10-12]。
3.3 实施效果
本科成立输液管理小组、服务品质小组和药物管理小组对静脉输液各环节进行把关和监督,对输液室护理安全风险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分析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提高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及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护理纠纷、消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急诊输液室患者进行患者满意度情况调查,采用李克特满意度问卷调查表[13]进行调查:分为5个等级,“很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十分不满意(1分)”的分值。总满意度=(很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由专人负责,研究人员不在现场,保证筛查的保密性和真实性。派发问卷前先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感受自我评定,以不记名方式分别在20 min内独立完成,并当场回收。发出问卷536份,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有效率93.28%,患者满意度为96.87%。结果显示实施调整措施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从安全措施、服务质量、技术操作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认真做好每个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对安全隐患加以纠正,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玉蓉,梁克清,刘澹露.浅谈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7):1396.
[2] 何桂梅,呼延宁,司晓茹.浅谈输液室护理安全工作及安全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1,8(15):54-55.
[3] 詹宪玲,孙明.儿童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56-257.
[4] 姜丽娟,崔秋霞,崔扬红.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57-58.
[5] 张淑新.中药湿热敷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22-123.
[6] 陈丽芳.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47-48.
[7] 张自力.门诊患者保存输液药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病案,2013,10(1):76-77.
[8] 杨文都.安全管理在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269-270.
[9] 张连辉,杨志敏.精细化管理在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6):552-553.
[10] 张清英.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72-73.
[11] 邵桂花.护理投诉36起原因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110-111.
[12] 许美珍.急诊输液患者的安全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1, 16(5):309-310.
[13] 郭志美.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3,23(8):165-166.
(收稿日期:2014-10-04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