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5-02-02方喜涛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方喜涛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训练项目,朗读是最美的语文长卷,朗读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坚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毕生追求。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慑入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中,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中;可以让人领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感。正如古人所云:“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述”。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陶冶思想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人的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比如,在教学《桥》一文结束时,我提出了总结性问题:你如何理解作者以“桥”为题目?学生一时困惑,我及时进一步分解:除了指那座逃生的木桥,老支书还为村民架起了什么桥?学生思维马上活跃起来,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还有老支书在危难之际不徇私情为群众架起的连心桥”。有的说:“还有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群众架起的生命桥”。有的说:“还有老支书怀着对党的一片忠心,为群众架起的放心桥”。基石块块夯实,指导无微不至,学生对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与日俱增,朗读水平的提高更是指日可待。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朗读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凡爱朗读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

如《白杨》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向读者介绍了在返回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借白杨树热情地讴歌了具有白杨精神的祖国建设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朗读,从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特点,深刻地体会到“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树干,体会“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同时也学会了“不管……还是……”“不管……总……”的句式。又如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就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三打白骨精》,我就介绍学生读《西游记》。根据学生的爱好,引导他们读自己喜爱的,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地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断增强语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运用,即读中学写。仿照每一篇优秀的篇章,完成一个个小练笔,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习作结构的模型,见到一个题目,他首先想到是确定中心,即写作目的,然后选取材料,再从大脑这一存储器里搜索类似的例文,如此一来,一篇文章轻而易举地写成。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量的增加、存储知识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越来越高。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就以校园的“玫瑰花”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排比句式练笔,学生这样写道:“校园的玫瑰花真多啊,多得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校园的玫瑰花真艳啊,艳得像画家的调色板,五彩缤纷;校园的玫瑰花真香啊,香得蜜蜂和蝴蝶像醉了似的,停在花蕊上久久不肯离去”。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再写文章就能将这些小片段扩展成较大的片段,相关片段组合起来,稍加连缀和修饰,就成了一篇文章。这样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朗读有利于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是人们根据自身要求对社会客观存在作出的能动反应。语言之美,美在字、词、句、段、章无不绽放出别样的华彩。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精妙绝伦,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形式美;有的琅琅上口,洋溢出音律美;有的浓墨重彩,描绘出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歌颂出人文美。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如《第一场雪》中写雪后美景的语段:“一阵风吹来,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当我范读到这里的时候,学生豁然开朗,异常兴奋地接上了招:“松柏的身姿铁塔般傲岸,雪末儿在跳。可爱的宝宝,你可看到妈妈张开了温暖的怀抱?”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雪后奇观,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都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既感染了学生,又使学生入境入情。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使学生产生美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编辑:陈 岑)

猜你喜欢

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