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刊物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

2015-02-02王艳丽曹春玲

扬子江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周报文学传统

王艳丽?曹春玲

本论文主要从以《中国学生周报》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刊物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阐述,基于文化传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这些刊物中被不断地强调,通过刊物的文化空间让海内外的青年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丰富、博大和精深,使广大海内外华人青年学生能突破东西方冷战意识形态的局限,担当起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接续民族精神血脉的大任。《周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传主要集中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办刊的宗旨与态度

《中国学生周报》a(以下简称《周报》)秉承着沟通中西文化的创刊信念,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针对东南亚华人社会华文教育不足的问题,希望自身能够成为海外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资讯的重要途径,并使拥有同一血脉的海外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精神上团结起来,为复兴民族文化保存希望。

《周报》关于传统文化的办刊宗旨及编辑态度的言论主要集中在《学坛》版和《生活与思想》版,以及报刊周年纪念特刊中,下面是《周报》编辑及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态度。比如在《学坛》版《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和《为什么该懂中国文学》等文章中,《周报》编辑们指出青年学生应该读懂中国文学,并且“在中国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承接过去的民族大生命,开启未来的民族大生命。”b学者钱穆在《敬告流亡海外的中国青年们》c中警告流亡海外的中国青年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把保留祖国文化、宣扬祖国历史的大任担当起来,这种重视中国历史文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陆对传统文化压抑的一种反拨甚至对立。

这些信念,使读者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使命感,意识到传统中国文学是传承和开启民族大生命的纽带。正如社长余德宽(申青)在《崭新的阶段遥远的行程》中所指出的:“本报所负的使命,不只是供给同学们一份优良的课外读物而已;它还有一项更重大的使命,……希望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中国学生们都能透过这份报纸,使大家在精神上更能团结起来。”d

六十年代后,尽管读者质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编辑却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办刊的宗旨和原则,胡菊人在庆祝创刊九周年纪念《像树木一样的生长》e中指出:《周报》依旧承担着保持和发扬传统的文化精神、吸收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自由思想的责任。《周报》作为凝聚大陆之外华人精神的纽带,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关注并呼吁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华侨的双重生活和文化境遇,使得他们在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中更易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和价值,也更能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意义重大。

二、 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

通过梳理分析,我们发现《周报》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弘扬采用的是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层层递进的方式,目的性与合理性安排得非常到位,有利于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从简单到系统地掌握古典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承古典文化的美好愿景。

(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方式——专栏

在上述编辑信念的主导下,《周报》更多地要帮助海外的中国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其最初的很多专栏大都绕着传统文化这个主旨而建立运行。由于中国优秀的文化文学精品大都用文言文记载,所以要使过去的思想观念传承下去,文言文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以文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古典文学作品的专栏及作者进行介绍和阐释,这种方式便成为《周报》传承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首先,知识普及型专栏。为满足中学生群体的需要,《周报》辟专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知识进行常识性的简介,这些专栏中的文章大都是作者从自我的阅读经验出发,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关于古典文学作品的逸闻趣事、文艺知识等,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打下良好的知识根底。这类知识普及型的专栏介绍主要集中在《读书研究》版,颇具代表性的有:黄烽《文学杂谭》f、《历史故事》g、徐亮之的《诗经今译》h、公遂的《中国文学小识》i、赵聪的《国文研读》j。它们不定期地在《读书研究》版上刊登,按照内容我们可将其具体分析、归纳如下:第一,轶事典故。《读书研究》版刊载了赵聪的多篇解读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的文章,如《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k、《滕王阁诗序的作者:王勃》l等。在对这些古代名士趣事轶闻的讲述中,揉合进他们的成长历程、人生追求和思想风貌,展示出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生命传奇,有利于读者对其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把握。第二,诗文简释。糜文开的《诗文举隅》m,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古诗文知识,在具体艺术手法的精巧解析中展现出中国古代诗歌诗艺的精致与细腻,让读者在赏心悦目地体验中既获得了油然而生的兴趣,又增强了自我解读和赏析的能力。第三,文体简述。公遂的《中国文学小识》n专栏让学生通过某一种文体在文学史上的演变,来领略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博大精深及源远流长,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丰富的内容和坚执的追求以及其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总之,这里所进行的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简要性”介绍,目的只是为青少年培养兴趣和夯实基础,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向往、心感敬佩。

其次,系统构建型专栏。学生的稿件增多以后,《周报》的文艺版更趋向多元化,《读书研究》版在编辑的主导下,展开了大规模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系统性专栏介绍和赏析。第一,作者系统。对古代诗词文赋诸多作家(大都是历史文化名人)进行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人大都是受到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熏陶浸染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身上承继着典范的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如王序的《中国文学作家小传》专栏。此专栏从文学的角度认识传统文化,不仅让读者了解文学史的常识,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嬗变规律及脉络,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改良、纠正“五四”革命以来摒弃传统文化的流弊,肩负起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任。此外像茜蒂的《中国历代代表作家》、玉笛《读书扎记》中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人物等皆如此。第二,文体系统。即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体差异进行系统性介绍。如张军的连载的专栏《中国旧小说略举》o第三,文学史系统。即以专题阐释的方式系统地介绍某一文学史问题。如汤恭卓的连载专栏《文学的自觉性——中国文学史划时代变革》p。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方法

为了更好保存传统文化,良好的国文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英殖民地环境中的香港年轻人而言,为了提高国文水平,就要进行国文阅读与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实践性训练,《周报》为此拿出了相当的版面和篇幅,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进行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方法的探讨。

首先,文学性创作的方法与技巧。除了一般性的写作与阅读训练,《周报》的编辑还通过深入地讨论文学创作的问题,尤其是有关文学的形式、结构等,以提高青年人的国文水平。讨论文学创作的开端是力匡和王敬羲,如王敬羲《我怎样开始写作?》q从个人写作经验入手,以不同的成功作家为例,探讨写作中的问题。力匡《谈诗创作》专栏r,主要谈个人创作诗的经验,从题材、结构,内容和意象等几方面探讨写诗的种种问题。此外,《周报》延伸出了探讨文艺理论的旁枝。此时期的文学评论大多以分析传统文学为例子,和前一时期以指导国文训练为宗旨和目的相比,开始以更加自由的方式探讨文艺创作的问题,或邀请专家,或采用学生来稿,或引用中西方作家或作品,探讨文艺的不同创作与批评问题,思考文艺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如陆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s一文,讨论文学批评与创作的方式,衍生了讨论文艺的意义和价值,比过去谈论写作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入。

其次,经典性作品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悠久的艺术生命力,还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和沉淀,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和赏析同样构成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周报》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赏析主要表现在对《诗经》爱情题材的赏析和对《红楼梦》的多角度解读,如赵聪在《两千五百年前的爱情歌唱》和《谈红楼梦》t两个专栏。此外,是对特定主题集中而深入的透析,如杨啸《略谈汉光武的为人》u、黄庸《读曾子大孝篇后》v、杨健民《论语—做人处事的指南》w等。

除此之外,不同刊物都在担负着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黄万华在论文《跨越1949:在“常识”中展开的香港体验和想象》x中提到:“《海澜》几乎每期都要刊载评价中国古代作家的专文,还转载《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研究》等。这种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甚至使香港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扮演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角色。”吴兆刚在他的论文中也提到:“与《周报》关系密切的《大学生活》,以‘学术文艺综合性月刊为创刊目标,当中的内容有不少涉及对中国传统文艺的介绍。例如第一卷第十一期的要目,就分别有潘重规的《红楼梦答问》、陈士文的《中国绘画思想(二)》、孙甄陶的《白居易长恨歌述评》等,介绍中国传统文艺之余,也较《周报》更深入讨论文艺问题,分担《周报》内容的负担。”y上述文章无论是古典文学作品的介绍、历史故事的分析还是关于创作和欣赏文章的讨论,都是在保存、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希冀改善香港的文坛。

三、创作中呈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很多情况下,生长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的人对于传统的直观感受,往往不是通过那些物化了的东西(文物、古建筑等等),而是借助由于传统无所不在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作用于每个人的审美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理念。正因如此,对于传统的承续是每一种文化向前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不过古代社会继承传统常常只是对于传统不折不扣地沿用,现代社会则必须运用现代的观点重估传统文化的价值,舍弃已经僵死的东西,以发现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使传统对现代人的生活真正产生指导作用,才能使传统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缘于东西文化的差异,用传统形成的独特中国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眼光,去发现西方现代文明中蕴含的难以避免的各种弊病,如商业文明的发达造成的社会上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等,将有助于东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健康发展。《周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主要沿用了以上路向,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原初的传统自然生活气息的怀恋和反省

五四时期有所谓的乡土文学,但那时乔寓异乡都市、书写家乡的作品充斥的多是对一种愁闷、伤痛和无奈的感叹,当然也有对原初乡土自然的钦羡和沉浸,如冯文炳的小说。《周报》的作者大多也处于这种乔寓异乡的状态,身在繁华的香港都市,他们自然无法掩饰和转移自我对遥远故土自然、质朴、悠闲生活的回忆和书写,于是当寂寞难耐的时候、孤独无依的时候、遭受打击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种种可以波动乡思与乡恋之思绪的时刻,流淌在其笔端的便是对故乡淡然生活的一股浓浓的渴慕与想望之曲。

《爷爷的伙伴》z正是带着对于乡土的无尽思恋,用脉脉含情的笔调细致描写了故乡美丽的自然和可敬可爱的人们。在那里,人和自然里的各种生物都相濡以沫、心灵相通,老牛“白老虎”在临死前懂得向所有人告别,爷爷也从来没有想过趁着它没死赶紧把它卖了好多挣几个钱;在那里,人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倾其一生和命运搏斗,希望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这些都和都市人的冷漠、功利、怯懦等等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方面,在现代观念的烛照下,传统思想扼杀人性的弊端与同样得到了体现。《爷爷的伙伴》中,作者笔下的乡村又是日益走向衰败的,爷爷还在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除了爷爷一辈,剩下的人已经无法接受这种基于小农观念的传统生活方式,爷爷最终只能陷入孤独的境地。《爷爷的伙伴》在无望的唱出乡土文明的挽歌之同时,也对一种更合理、更美好的城市文明的出现发出了召唤。让我们想起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它是美丽的、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但却又无可阻挡地必然衰落。

(二)对城市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机械工业时代的来临,在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带来的更多是冷酷、僵硬和残忍,广阔的街道和挺拔的楼宇完全是钢筋水泥的森林,一切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早已被这种令人恐惧却坚硬无比的物质世界击溃,精神的旗帜也在这钢铁水泥庞然大物的阴影下瑟瑟发抖、无所适从。而且,更为可怕的是都市的物质逻辑,早已把匍匐于它脚下的都市人类驯服得服服帖帖,终至麻木不仁、乐在其中,甚而成为这一规训无可替代的维护者。于是,这里的人类丧失了一切关于人的灵气和本质,他们愚笨、庸俗、麻痹,形同动物,他们的一切感觉与感情早已钝化,终日生活于污秽和肮脏之中却忘记了人的生与死的界限。于是,他们的存在与死亡都失去了意义:他们的生存将会成为毫无意义的存在。尼采说:一个人若知道活着为甚么,便能忍受如何活。而这里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活着的理由,却仍然可以浑浑噩噩地忍受下去,着实令人吃惊和羞辱。《周报》中的这些小说以寓言的方式,写出了自我陷身于都市的痛苦和迷惘,以及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人的精神的迷失和生存的困境,同时也暗示出某种突围的意念和前景。

姚拓的《所南》@7中,所南一直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坚守着家乡,没离开过古老的土地,承继着老一辈淳朴诚实的美德,就这样生活着。与此相反,“我”则追求着都市的生活,一心向往城市的繁华。这篇文章通过“我”与所南两个人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来反思城市文明。思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哪种更能给人带来快乐,作家有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怀疑,也有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肯定。

朱韵成的《山城献给忧郁沙龙》将当代知识分子在传统文明和都市文明之间无所适从、备受折磨的心理状态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出来, 小说将游走在两种文明的边缘,无法融入任何一种文明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这部小说充满了一直绝望颓废的氛围。在艺术上,现代派诗歌的引用,例如:“……生之门是窄的,纪德说,而紫水晶的十架有太多纯真的爱……”@8其中所表达的迷茫与困惑进一步加强了小说抑郁的情感基调。

此外, 黄崖的《她的情人》@9是一篇有关“爱”的童话。“我”之所以冒充傅琪小姐的仰慕者,不辞劳苦地给她写信,帮助她走出失去爱人的阴影,是因为“我”对于周围人的无私关爱。曾经傲慢和冷酷的柯克教授之所以爱上傅琪小姐,是因为她对于慈善工作的无限热心。某种意义上,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每个人都在向往着这种温暖博大的爱,而对这种爱的向往本身,就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模式在香港社会的正式建立。另一方面,傅琪小姐的国籍不仅使这篇小说带上了一定的异域色彩,反映了香港社会的独特风貌,而且更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洗礼下获得新生的可能,一种用中国人特有的古道热肠医治都市文明病的可能,这同样显示了香港作家在用自己的作品回应现代生活方面的努力。

(三)对传统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使用

对于现代作者而言,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和使用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不仅是其固有文化根性下的自然选择,也有利于实现和生长于同样文化背景下读者的互动,产生一种心照不宣的微妙感觉,达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

《周报》作者对于传统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使用,首先表现为对传统意境的传承,如司马长风的《为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篇行文优美、笔触平静而又内涵丰富的散文。司马长风从“人生三分论”谈起,畅想人生最后一阶段“为自己的生活”,如同一篇当代版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希望远离尘嚣、避世著书的美好心愿,书写了一番逍遥自在的乡野生活。尤其是对田间劳作与所植花木的描绘,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令人心醉而向往。可以说,作者的这番神思,是每一个饱经沧桑的文人墨客之最终梦想。然而,陶渊明在写罢《归去来兮辞》后,如愿隐居于田园;司马长风却在文中一再强调,这些畅想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实现。作者在想象之前便强调:“我虽然自知后三分之一的人生、多半仍须在紧张和劳苦中度过”,又以“也只是梦想而已”结束全文,让本文在看似轻松的笔调背后,隐藏着作者深深的无奈惆怅。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作者对人生之无常有着切身体会,故而称:“今后的余生,在香港度过呢,还是在台湾或大陆度过呢,完全不可预料。今生究竟能否有真正的闲暇呢、也不可预料。”#0随意的一笔,细细体会,却能让人有惊心动魄之感,个人命运之悲与家国兴亡之叹,实则都浓缩在这一句话之中,意旨深远。

借鉴传统表现手法还表现为对既有故事写作模式的传承,盛紫娟《母爱?》#1的故事模式是看似老套的“孔雀东南飞”式的婆媳矛盾,一位对儿子占有欲过强的霸道婆婆,毁掉了两个儿子的婚恋幸福,最终也害了自己。但这篇小说在悬念设置、叙述视角、叙事节奏上多种巧妙手法的运用,实现了老题材的现代转化。小说的亮点是“我”这个旁观者的存在——既非当事人之一,又非第三人称小说以全知视角远距离地叙述情节,而是在“我”的观察中,这个家庭在表面和谐的背后真相被一层层地揭开。这样既可以让叙事氛围从头至尾既客观冷静又有强烈的真实感,并且,由于“我”开始对这个家庭的未知,可以设置令人疑惑的一个个谜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最后的残酷结局,又在我的无奈与无言中,让读者感到同样的无可奈何与强烈的情感震撼。

陈太太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与《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她们都是霸道凶悍的婆婆,又化身为吞噬儿子幸福的“老妖精”;然而,她们这种“凶悍”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焦母逐媳,从有限的诗歌文字中只能得出存在中国传统的婆媳矛盾;曹七巧的变态,主要是由于多年守寡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压抑导致人格扭曲;而在陈太太身上,则突出体现着时代变迁、都市崛起中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观念差异。婆媳矛盾的背后,其实是时代价值观的更迭,而陈太太的遭遇,也是香港这座迅速发展的都市对不肯走出“传统”的人的冲击。

由此可见,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学刊物扮演了在香港及海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由于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成为国共两党以及美苏双方冷战之下意识形态角逐的一个边缘但却激烈的战场,说它边缘是由其地理位置和政治殖民地的角色所决定,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看似边缘性的地位却提供了可供双方甚至多方多元共存的意识形态交锋的公共舞台,由此使香港成为一个左右并存,华洋杂糅的政治文化空间。正是香港的这种包容性、开放性以及混杂性等特征,以开阔的视野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学刊物就扮演了在香港及海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角,积累了保护、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丰富经验。此外,以《中国学生周报》为代表的香港刊物在当时的存在具有巨大的文学史意义。五六十年代,当文学创作在大陆和台湾无可奈何地沦为政治工具而丧失了主体性时,此时的香港却相当难得地为我们保留了一份文学自身的成长园地,其文学刊物不仅培育了香港文学的主体性,也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发展五四新文学精神中丰富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成果。

【注释】

a创刊于1952年7月25日,停刊于1974年7月20日,前后历时22年,共出了1128期,发行量最高达到30000多份,由于《中国学生周报》 (以下简称《周报》)是由美国新闻处和台湾政府的“亚洲基金会”和“友联研究所”支持的刊物,被认为是“美元文化”的产物,长期以来被研究者打上“右”的烙印;其实,这样的评价有失公允,并且遮蔽了《周报》的实质属性。

b编者:《为什么该懂中国文学》,《中国学生周报》1957年第246期,第2版。

c钱穆:《敬告流亡海外的中国青年们》,《中国学生周报》1953年第36期,第2版。

d余德宽:《崭新的阶段遥远的行程》,《中国学生周报》1955年第157期,第1版。

e胡菊人:《像树木一样的生长》,《中国学生周报》1961年第470期,第1版。

f黄烽:《文学杂谭》,《中国学生周报》1953年第29-43期,第3版。

g张兆等《中国学生周报》在1952年第21期至1960年第405期,间隔发表系列《历史故事》。

h徐亮之:《诗经今译》,《中国学生周报》1953年第30-34期,第3版。

i公遂:《中国文学小识》,《中国学生周报》1954年第106期-1955年第141期,第3版。

j赵聪:《国文研读》,《中国学生周报》1955年第130-152期,第3版。

k赵聪:《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中国学生周报》1954第82期,第3版。

l赵聪:《滕王阁诗序的作者:王勃》,《中国学生周报》1954年第86期,第3版。

m糜文开:《诗文举隅》,《中国学生周报》1953年第40-56期,第3版。

n公遂:《中国文学小识》,《中国学生周报》1954年第106期—1955年第141期,第3版。

o张军:《中国旧小说略举》,《中国学生周报》1956年184-186期,第3版。

p汤恭卓:《文学的自觉性——中国文学史划时代变革》,《中国学生周报》1958年第310期,第3版。

q王敬羲:《我怎样开始写作?》,《中国学生周报》1955年第165-167期,第3版。

r力匡:《谈诗创作》,《中国学生周报》1955年166到56年194期,第3版。

s陆星:《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国学生周报》1956年第214期,第5版。

t赵聪:《谈红楼梦》,《中国学生周报》1960年第431期-1961年第461期,第4版。

u杨啸:《略谈汉光武的为人》,《中国学生周报》1957年第262期,第7版。

v黄庸:《读曾子大孝篇后》,《中国学生周报》1957年第271期,第3版。

w杨健民:《论语——做人处事的指南》,《中国学生周报》1957年第274期,第3版。

x黄万华:《跨越1949:在“常识”中展开的香港体验和想象》,《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y吴兆刚:《五十年代〈中国学生周报〉文艺版研究》,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73页。

z舒畅:《爷爷的伙伴》,《中国学生周报》1960年第434期,第12版。

@7姚拓:《所南》,《中国学生周报》1960年第419期,第12版。

@8朱韵成:《山城献给忧郁沙龙》,《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第668期,第6和第8版。

@9黄崖:《她的情人》,《中国学生周报》1960年第418期,第15版。

#0司马长风:《为自己的生活》,《中国学生周报》1968年821期,第6版。

#1盛紫娟:《母爱?》,《中国学生周报》1960年第405期,第12版。

猜你喜欢

周报文学传统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画与理
一样的周报
画与理
画与理
少年力斗传统
文学小说
文学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