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问题探析和改良
2015-02-02蔡文清
蔡文清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它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捕获光能要靠叶绿体中的色素.现行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我操作实验,探索出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从中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知识的能力,教育学生实事求是的对待和分析实验结果.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对此进行探讨分析和改良方法的探索,供同行参考.
一、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1.教材的材料选择及问题探析
本实验对所选材料是新鲜的绿叶,很多植物叶片都可作为实验材料,但植物叶片必须是鲜绿的,且不宜是革质或蜡质的,也就是机械组织、纤维素较少、叶绿素含量高的种类.有的报道采用菊花、芹菜、油菜的叶也可.本实验室用教材推荐的菠菜叶片,实验发现:1.由于菠菜含水量高,经研磨过滤得到的滤液颜色偏淡,纸层析后的色素带不明显.2. 学生把握不好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用量 ,致使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明显地残存在滤液中,影响实验效果.3. 提取时无水乙醇10 mL用量偏多,导致滤液中色素浓度不高.
2.改良方法
采集的新鲜绿叶可以先晾晒半天备用,有条件的可用烘箱烘半小时备用.根据碳酸钠可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氯化钠有助于充分研磨叶片,而且两者有溶于水的优点,在吸收少量水分时可提高滤液中色素浓度,因此,将碳酸钠代替碳酸钙使用,将氯化钠代替二氧化硅使用.
将实验中无水乙醇的用量由10mL改为6mL.实验改进后的色素带明显.
二、画滤液细线
1.教材的画法及问题探析
教材中使用毛细吸管划滤液细线,毛细吸管管径粗,绘制的滤液细线太粗,而且毛细吸管用力难以控制,易断裂,对学生易造成伤害,且造成实验器材损耗过大.实际操作时,学生容易把纸划破,划线不均匀,不齐,导致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浓度不均,分离出的色素带高处有峰,低处有谷,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2.改良方法
盖玻片的边很细,用盖玻片直接蘸取滤液印到铅笔线处,得到一条又细又整齐、浓度均匀的样线.
三、层析液的配置
1.教材的选择及问题探析
教材中层析液由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此层析液有很强的挥发性,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吸入一定的挥发性物质,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2.改良方法
层析液的配制改为:石油醚∶丙酮=10∶1,分离出4种色素的时间短 ,且省去了毒性大的苯试剂,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材料.
四、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1.教材的方法及问题探析
将适量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也可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学生实验中,很多实验组的滤纸条软塌在试管中或烧杯中,造成实验彻底失败.
2.改良方法
用试剂瓶代替试管或烧杯进行层析.用图钉将滤纸条固定于橡胶塞上(如上图),插入试剂瓶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滤线要略高于液面),盖紧橡胶塞,直立于阴暗处进行层析.此方法可有效避免滤纸条边缘碰到试管壁,也可有效避免滤纸条软塌在试管中.试剂瓶有盖,密封性好,避免了有毒物质丙酮挥发污染环境,造成对人体的伤害.通过该装置可方便地观察实验结果,且层析液置于其中可供几个班重复使用,有效节省了实验试剂.实验结束后提醒学生整理实验桌、清洗自己的手、完成实验报告.
五、设置对比实验
1.教材问题探析
教材实验一直强调要进行对比实验,不少学生提出:此实验缺乏空白对照,不能肯定不同色素带是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后留下的颜色.此外,学生对制备的滤纸条为何要剪去大小相同的两角不理解.
(1)改良方法
设置对比实验1: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画滤液细线,而另一个不画,比较实验结果.
设置对比实验2: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将干燥的定性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两个角的剪取要大小一致,另一个干燥的定性滤纸条两角剪取大小不一致,比较实验结果.
通过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学生自己能够找出滤纸条剪取不均导致的现象及原因.
借助设置对照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实验结果,用自己做出的事实,加深学生的记忆.此设计,体现了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探索完善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教材实验得到了改良,实验效果明显,适合学生单独实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实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了生物学科和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