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试题是高三化学冲刺复习的“直通车”

2015-02-02沈玉天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5年1期
关键词:典例直通车离子

沈玉天

高三化学冲刺复习阶段,笔者仍然发现有些学生只重视做套卷试题的数量和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特别忽视了解题后的反思.大多数学生面对同一题型、同一类型、考查知识点相同的试题仍然犯错,而且不止一、两次出错,几乎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大多数学生其实认为解完一道题,就已经大功告成,其实未必.而面对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考点及其常考的重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等从来不反思. 实践证明,解题后及时进行反思,既能提高解答试题的准确率,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失分,还能提高解题能力.

如何反思试题?笔者例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知识网络,明确试题范围

解题后,及时领悟试题中所涉汲的化学基础知识点,考查的知识范围、层次及知识网络,不断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贮存、提取和应用,也使考查知识点形成结构化、系统化.

典例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 SiO2制作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C. CaO能与SO2反应,可做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D.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解析与反思 解答此题不可仅满足于该题答案为B,而要以此题为背景,联系反思蛋白质的性质,重金属的变性,无机非金属材料,硫酸工业,环境污染等知识范围,巩固光导纤维,CaO与SO2反应,蛋白质变性等知识,同时还要能灵活熟练地将这些知识进行延伸、迁移,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做一题通一类,温故而知新.

二、反思考点类型,寻找试题规律.

典例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CO2和S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 L

B. 1 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NA个Al3+

C.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 NO和0.25 mol O2充分反应后得到NO2的分子数为0.5NA

D. 7.8 g Na2O2分别与足量的H2O和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解析与反思 解答此题也不可仅满足于该题答案为D,而要以此题为背景,联系反思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基本概念常用计量——物质的量考点,明确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理解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通过反思整理不难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弱根离子水解后离子的总数目肯定会比原来数目少;提到NO2的数目时应该要与2NO2N2O4的平衡联系;涉及到气体时要与标准状况下联系,在标准状况下要考虑非气态物质如SO3、CCl4、戊烷等规律.

三、反思出错原因,总结失误教训.

典例3 (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1.00 mol NaCl 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 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D. 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 23.0 g金属钠

解析与反思 不少学生错选为A.正确答案应为B.分析反思原因不难看出,错在审题不仔细,将“分子”二个字忽视了.因为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存在NaCl 分子,所以A不合题意.关于解题后反思错处总结教训,最好能建立“错题库”,对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养好良好的做题习惯很有帮助.

做题后的及时反思应该是弄清题中所考化学内容的内涵、外延,形成解题策略和技巧,提高分析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直通车”.

通过反思试题,学生就会不断的矫正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形成的定势思维,转变思维方向和模式,在探索与反思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的错误理念、错误思路、错误方法就会回归到正确的、理性的实践当中,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就会形成良性循环,相信这样坚持不会长久,奇迹就会发生,考试分数就像雨后春笋节节高.

猜你喜欢

典例直通车离子
分式复习指导
不等式(组)参数取值范围典例解析
非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关联遗传的归类与典例分析
便民先审批
并列连词和状语从句考点精讲精练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牧民家中轻点微信 “直通车”送货上门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