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评价”引入“必要性”的思考
2015-02-02于素梅
于素梅
摘 要:本研究从新课改后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评价若干现象切入,重点分析了学生评价不明确标准、干扰主教材学习、评价活动无延伸、作秀走过场、时机不适当等不良现象。探讨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评价应具备能评、可评、明评、会评等条件。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评价的效果提出了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即事先要做好设计、评价前提前告知学生、自评他评区分功能价值、评价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师对评价的再评价力求到位等,旨在为一线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生评价;评价标准;自评;互评;评价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27-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体育教学评价要求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要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此,学生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学生评价。但是不是每一节体育课上都需要引入学生评价,引入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评、互评、小组内评价需要采取哪种方式组织评价活动?如何采取学生评价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当前存在哪些在学习评价应用中的不良现象?下面重点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若干不良现象、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评价所需条件、体育课堂有效引入学生评价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研究。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若干不良现象
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会在课堂上运用学生评价,但纵观体育课堂上学生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不难看出,目前存在着若干不良现象亟待改善。
1.学生评价不明确标准现象
自体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以后,无论是在体育常态课还是观摩课上,都可以看到教师提出让学生自评或互评的评价环节,但是,在这些环节上,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很少有老师事先向学生提出评价标准,即学生大都是在不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评或互评活动。显然,这种评价会导致盲目评价的结果,也就很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实际上,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提高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说明,学生无论要进行自评还是互评,教师的明确指导极为重要,只有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才能真正对所观察和体验到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做出准确的判断。
2.学生评价干扰主教材现象
体育课堂上,在哪个环节设置评价活动,是应有充分考虑的,否则评价所能带来的效果就不会十分明显,甚至干扰对主教材的学习。如有节“箱上前滚翻”课,在学生复习完垫子上前滚翻,教师讲解、示范完箱上前滚翻的动作以后,组织学生练习该动作。可同时,教师在跳箱的前面垫子上分别摆放了用于评价的记录卡和笔。学生每次完成箱上前滚翻动作以后,就立刻到放置的评价卡那里进行评价。自评结束后,又进行小组内评价。通过认真观察整个练习和评价环节可以看出,学生用于评价的时间明显多于在箱上做动作的时间,由于有评价任务,学生在箱上做动作的认真程度也有所降低,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大。而此时此刻的评价难以看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刚进入新技术的学习,难以做出准确的评判,更难以起到对学生评价能力培养的作用。这种现象让我们认识到,当学习新授内容的时候,最好不要同时设置两项不同的新任务,更不要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设置评价环节,因为,这样很容易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因评价而干扰了主教材学习的现象发生。
3.学生评价活动无延伸现象
体育课堂设置评价环节,一方面会充分考虑基于教学的需要,在一定环节需要检验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但是,很多评价活动的开展,除了很少有人向学生提出评价的标准,而且,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在学生评价结束以后,很少有教师对学生评价效果评判的及时跟进,即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情况未进行点评。这样缺乏学生评价延续的现象,学生不但不明白自评、互评或小组内评价结果是否准确,而且还难以了解到这些评价采取的具体方式是否正确。这种现象若长期存在,很容易出现学生轻视评价过程。因此,无论学生评价的情况如何,教师都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小结,指出哪些评价是客观的,哪些评价太过于主观,正确而准确的评价应该是什么样的等。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评价,不同的评价方式该如何实施等。
4.学生评价作秀走过场现象
在体育课上,尤其是在体育观摩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评价要求以后,未能给学生留足时间,就很快结束评价活动。结果出现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明白让做什么,有的学生刚想认真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做的动作,还有的学生看到了但未来得及说看到的结果,就被老师一个哨声结束了评价活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评价作秀现象。这样的评价活动的安排,不但学生不明确评价的目的,而且,也很难在该环节体验到评价的过程和作用,更难以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为此,引入学生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更不能组织虚假的评价,尤其是评价时间要能够充分安排,否则就难以达到评价效果。
5.学生评价时机不适当现象
体育课堂上引入学生评价,其时机的把握非常关键,时机恰当将能够发挥应有的评价作用,时机不当除了有可能会干扰主教材的学习,还有可能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有效性。当前,从对体育课的观察来看,有如下几种评价的时机不够恰当:一是学生评价环节出现的太早。学生刚开始练习就让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时的评价有失准确性,而且,即便是学生知道如何评,也会因运动技能尚处于泛化阶段,评出的结果并不理想,即有不少的错误动作有可能在此出现,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况且,此时进行评价,学生自己还尚未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又何以去评价别人的动作。因此,过早安排学生评价不够妥当。二是学生评价环节可有可无时安排评价。新课程标准中尽管提出了学生评价,但是,并非让每一个老师每节课都要进行学生评价,不需要评价的环节进行了评价活动,浪费了有效的学习运动技能的时间,还难以发挥评价的作用。因此,学生评价除了在课堂上的出现要恰到好处,还要把握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评价所需条件
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评价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技能基本掌握:能评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需要经历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等几个连续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就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而言,由于受教学时间、人数、场地器材条件等的限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不是十分普遍,因此,在过去的研究中曾提出过“前自动化阶段”的概念。实际上,运动技能达到基本掌握就意味着到了前自动化阶段,即运动技能尚不十分牢固,但已经能够分辨出动作的优劣。当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到了这一阶段,适当安排学生评价(自评、互评、小组内评价),大都能够对技能动作做出相对比较客观的评判,这样开展的评价才富有意义,因此,该条件就是所谓的“能评”。
2.评价标准提前了解:可评
任何评价工作都离不开标准,而且,在评价之前都需要先了解标准。体育课堂上的学生评价依然如此,没有标准的评价难以开展,即便是进行了评价活动,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在评价工作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评价的标准,即动作规格、要求,进而让学生能够明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评价的时候不但要能够知其然,而且,要能够知其所以然。当然,标准展现给学生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课堂上应尽量做到简单、快捷、明了,或用语言提示、或用文字展现、或用肢体表达等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当然,评价标准是应该有所区分的,不同的评价活动应该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学生自评,应该有自评的标准,小组评价应该有评价小组集体动作的标准,小组评价标准相对而言也应该是更加全面,因为,除了需要观察评价个体的动作,还要看群体动作所能达到的效果。总之,了解了评价的标准,评价工作方可有效进行下去,即所谓的“可评”。
3.评价目的十分清晰:明评
体育课堂上的学生评价,其评价目的除了教师清晰,还要让学生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评价的方向。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学生评价其目的或许会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有的是为了观察学习同伴的正确动作,有的是为了互相激励,还有的是为了查漏补缺等。在学生进行评价之前,评价的目的无论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都需要向学生讲明,否则,评价活动有可能因盲无目的而偏离方向。但评价目的的提出要巧妙,不一定要用“评价的目的是”这样的语言,如可以采用“下面看一看哪一组同学做的更好”等语言表达形式,巧妙地将评价的目的——“小组评优”提示出来。学生在进行小组评价的时候,就会依照老师事先告知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做到明明白白地评,即所谓的“明评”。
4.评价过程已经把握:会评
体育课堂学生评价,无论是自评、互评,还是小组内评价都有一个评价过程的把握问题。评价的全过程都包含着“听、看、说”的行为方式,“听”是听老师介绍评价的标准和目的,听的过程要能够达到听清楚老师说的是什么,听明白老师要求如何做,“听”是学生评价的起点,而且,听的效果决定着评价结果。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介绍要清晰,标准要具体,目的要明确,让学生能够落实评价活动。“看”是在明确标准和目的的前提下,认真观察动作,自评的时候需要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互评和小组内评价的时候都需要观察他人的动作是否符合标准之要求。看的过程是评价的关键环节,能否看清、看懂、看出门道是评价结果客观与否的几个关键点。“说”是对所看结果的评判,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但说的要准确、客观,假如能够指出不足和改进策略便是学生评价达到较好效果的体现。为此,听、看、说是不可分割的,这些过程得以较好的把握,达到会听、会看、会说也就自然体现出了“会评”。
三、体育课堂有效引入学生评价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体育课堂上引入学生评价,无论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来讲,还是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上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想使评价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学生评价事先做好完整设计
体育课堂上的学生评价不是随心所欲的,更不是在课堂上随机安排的,而是要在教学设计环节做好充分的考虑,不仅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考虑是否需要评价,还要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的需要确定评价的方式和时机。只有做好周密而细致的设计,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然而,在对过去诸多教学设计文本的浏览中发现,很多文本教案的相应部分,并未能找到学生评价的相关信息,但是,与之对应的课堂上却有学生评价的环节。这说明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对学生评价未能重视,或者重视了但程度不够,未能将评价的相关信息等写入教案。这样一来,组织学生评价,在课堂上就很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但该如何做好完整设计呢?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素,即标准、目的、对象、时机、方法等。“标准”,即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采取什么方法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是通过语言表述,是通过文字呈现,还是肢体展示等要事先考虑清楚。“目的”,即为什么要进行评价?是互相学习、相互激励,还是小组评比?也要提出明确的评价要求。“对象”,即谁评价?评价谁?根据需要灵活把握是采取自评、互评,还是小组内评价,评价方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为妙。“时机”,即何时评价?恰当的时机是体现评价作用的关键,评价时机过早或过晚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什么样的时机是最佳的呢?即学生“能评”、“会评”之后,及时引入学生评价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比较明显。
2.技能学习前告知实施评价
体育课堂上的学生评价,大多数情况下会安排在学习运动技能的环节,这样不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能够检验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为了有效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对于有意引入学生评价的课堂,任课教师需要在运动技能学习之前,事先告诉学生要实施评价环节,能够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和好学的精神,对待学习的全过程,以便于在评价中展示出最佳的技能水平,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然而,事先告知的方式要能够灵活巧妙,最好不要直接说“一会儿咱们要进行自评、互评或小组内评价”,而是要能够用激励性的语言暗示同学们有“评比”和“检查”。如可以说,“练习结束以后,我要随机找两个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看这个技术是否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或者说,“一会儿,咱们各组要推出一个动作做得最好看的小明星,与其他小组比一比”等等。这样的语言不说评价胜似评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充分的调动。
3.学生自评他评区分功能价值
学生评价在课堂上的形式,从评价对象来分,一是自评(即自己评价自己),二是他评(即评价他人或被他人评价)。在他评里面既有两人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有只评价他人而不互相评价的形式。自评与他评在其功能价值上有所不同,要正确引入学生自评和他评,明确区分二者的功能价值十分必要。学生自评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而且还能够通过发挥自评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就自评而言,还能够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习惯。学生只有具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才能够更好地确立自己的运动素质和技能水平,准确判断学习某项技术的难度和努力方向。为此,学生自评不可只是走形式,要能够将自评活动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他评主要用于评价他人或被他人评价,他评,首先一项最为关键的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客观意识,尽管有时候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做出的主观判断,但是一定是在客观标准支配下的判断。为此,客观意识也就意味着标准意识,在评价他人之前更需要学生明确评价标准。客观了,就能够相对体现出准确性,否则,有失准确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其次,他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会观察还要善于观察,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无论是评价他人还是被他人评价,只要能够做到客观、准确,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他评的功能价值。
4.观察评价过程及时调整方法
无论是组织学生自评还是让学生进行互评,任课教师都不可袖手旁观,而是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了解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参与评价,在互评或小组内评价活动中是否在认真观察同伴的动作,如果有学生没有认真观察,要了解是在做什么?如果观察结束以后,学生的评价语言表达出来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或准确,教师还要及时查找原因,是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说出同伴的不足,还是真的没有看出同伴所做动作存在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但绝不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评价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否则,就很难使学生的评价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课堂上引入学生评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5.教师对评价的再评价力求到位
关于学生评价的完整性,前文中已经初步谈到过关于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再评价问题,这一再评价环节,是对学生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它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因为,有无教师的再评价,会影响到学生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假如,每次课上学生评价完之后,教师都不做适当的再评价,长此以往,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就很容易走马观花,出现不认真看和不认真评的不良现象。但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做到再评价及时到位呢?需要认真观察学生评价过程的前提下,一是总结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与否的真实情况做出及时的判断;三是分别对存在的学生评价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学生在观察的时候,都未能结合评价标准,结果出现学生的评价语言表述内容不够聚焦,评价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要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可以围绕“自评、互评、小组评,评价标准记心中;观察有了针对性,评价结果易分明”来展开。还有可能是学生做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动作不相符,教师一旦发现这种现象,要深入分析其根源,是表述不当,还是判断有误,是有意还是无意等。结合具体情况,需要做出明确指导,可以考虑“认真看、诚心说、区分对错不为过;标准动作多学习,技术有误明指出。”让学生明确该如何参与真实、有效的评价活动。
四、结束语
体育课堂上引入学生评价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然而,并非每一节课上都需要开展自评、互评或小组内评价活动,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取舍。但正确把握学生评价的有效方式方法十分关键,评价之前,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还要认真观察,把握好整个评价过程,便于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及时准确的再评价,使得评价有始有终,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最终实现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