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情况分析

2015-02-02马文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寄宿制教研农村

马文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的现状

(一)学校布局不尽合理。我国西部某乡镇50人以下的学校有4所,这些学校的存在,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成了制约全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寄宿制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确实有很大困难,可能会因路途遥远而辍学。

(二)部分学校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学校有一些规章制度,但落实的力度不够,甚至流于形式;有的学校教师工作分配不尽合理,有人浮于事的现象,使部分干工作多的教师心理不平衡,有意见等。

(三)教研活动开展不力。有专家说:“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空。”教研活动在农村小学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还没有大范围地开展起来。有不少教师还将教研看成是负担和累赘,工作出于应付,流于形式,个别学校不能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研活动,教学与教研“两张皮”。“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陈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家长学校没有发挥作用。由于家长缺少培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难接轨,对教育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思路的几点思考

(一)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在建好寄宿制学校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不断规范教师行为。建立健全《教师量化考核细则》、《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拟晋升高、中级职务人员评分标准》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规范教师行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严格考核,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教师的职务晋升工作,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大兴教研之风。乡镇教育管理中心负责制定《教研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建立健全以乡镇教育管理中心辅导员为组长的教研工作领导机构,辅导员统筹安排每学期全乡教研活动,设立中心教研组,选拔兼职教研员,按照全乡教研工作计划确定的教研时间和教研内容,负责活动材料准备与整理,收集各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讨内容,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学年对一至六年级全学科的质量进行质检和分析,找出差距,实行奖罚,以提高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不断严格校本学习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规定各校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校本学习时间,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记录,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各校业务学习开展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检查评估。

(四)从开好家长会开始,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每学期最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班基本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和学校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学生在上、放学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力求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长明白:学生的进步和家长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果单靠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也应该积极地配合起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家校合一。各种方式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配合,努力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电话、短信和《告家长书》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和家长沟通,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努力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一句话,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应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增强责任意识,把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寄宿制教研农村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