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感培养与运用

2015-02-02孙振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语感培养高考

孙振伟

内容摘要: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解答这部分题目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准确迅速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不能深刻地领会题旨,不能准确判断信息所在的有效区间,不能借助原文准确进行表达等。针对这些现象,在平常备考训练中,我试图从培养学生语感入手来解决现代文阅读备考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从现代文阅读备考的误区中走出来。

关键词:高考 现代文阅读 语感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即能读懂一篇文章的能力。读懂了才谈得上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怎样读懂一篇文章?就是要独立阅读,自主感受,即培养语感,这一独立自主的感受过程可以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独立思考,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而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能力提高的过程。

一.语感能力培养的内容

洪镇涛老师指出:“通用的现代汉语话语系统的语感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分寸感是指对语言合乎规范,合乎逻辑,合乎情景的感受能力。和谐感是指对书面语言材料(文章)整体上的多样统一;组合上的搭配相宜和表达上的生动流畅的感受能力;情味感,是指对文章、文质、文势、语味的感受能力。”洪老师对语感能力的划分,为我们培养语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方面,应着重注意以下内容:

1.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好的语言作品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高考命题也往往抓住这一特点,在语言表现力方面设题考察,让学生去具体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妙处。

例:2012年湖南卷第15题: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这道题便是对语言运用的鉴赏评价,考查学生对语言表现力的品味能力,语感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用词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能把对文章的局部确认与整体把握结合起来。全文表达了对身体病弱、命运悲苦然而认真、善良、关心时局、执著追求的韦素园的同情、伤感、赞颂和深挚的怀念之情。语句“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所在段,写到他“似乎沉静”,意即在他沉静的外表下,实则因其认真和思想较为丰富广大而有着激烈动荡的情怀,对于“生着病”的“他”而言,这种压抑着的情感“啮碎了自己的心”,即意味着他痛苦的深重,甚至可能“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这体现了作者对他的认识、理解,也蕴含了作者对他的忧虑与担心,体现了作者的真挚情怀。有了这样的把握,评价鉴赏便容易与答案契合。

2.品味语言的思想观点。文章思想观点的表述,可采用议论、说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方式。通过具体的议论或说明,让学生透过一些现象分析本质,在冷静的述说中捕捉作者的倾向性,在具体的记叙、描写中提炼出潜在的观点。

例:2012年福建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5题:请结合本文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④悲悯世人毁灭了美好的事物而始终不知。

这道题考查“对作品丰富意蕴的挖掘和探究”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本文传达的载体“双琴”、“演奏家”、“世人”人手,标题是“双琴祭”,“祭”是“祭奠”,答题可从祭奠的是什么来挖掘和思考作品蕴含的情感。

3.品味语言的情意感受。阅读文章能领悟其丰富的情感,捕捉其中细腻的情感,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作者与读者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的沟通构筑起来的“同感”,是阅读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也是语感能力的最充分的体现。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已做了成功的尝试。

例:2012年天津卷第20题:你读完本文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加以说明。

这道题实质上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这篇短文,能否与作者产生“同感”,从短文本身引发到短文之外。真正读懂了。由此及彼展开,与作者产生类似的感觉,就不难得出答案。女主人公对“掐辫子”的认识,有从表层到深层的认识过程,文章内蕴的揭示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考生应整体把握全文,从表层和深层作答。表层角度如“爱”、“亲情”、“感动”等。深层角度可从对人性,对生命的理解认识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感训练及运用

语感总是和语境、情境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情境就无所语感了,因此,要训练语感就离不开规定的情境,离不开对文章的阅读分析。现代文阅读语感能力的培养运用,离不开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首先,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一种宏观把握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受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迅速把握文章的话题范围、相关背景、思路脉络、情景基调、主题宗旨等内容,在较快阅读中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整体把握。高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材料,大都是完整的篇章。只有通过整体把握,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现实态度。因此,只有整体把握了原文,才具有解答问题的基础。只盯着试题而不注重读懂原文,很可能犯断章取义的错误。因此,有了整体把握的意识,阅读效率才会提高,才能在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培养学生细读、精读的感悟语言的习惯。良好的预感能力不仅体现在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文章局部的确认方面。要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敏锐抓住文章的提示语、隐含信息、关键信息,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把握,能够挖掘筛选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能敏锐地感知这些信息能够帮助阅读者迅速把握文章思路、结构、表达技巧等,使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第三,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对语言操作规范的感悟能力。在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理解对了,但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都有很大的区别,在考试中往往因此丢了不该丢的分数,造成了一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状况。这就涉及到对语言的情意感受和语言操作能力的敏感能力了,理解对了,写不出规范的答案,说明缺少对语言操作规范能力的训练。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特别是主观题,如:能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概括的答题规范是“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概括内容要全面不能有遗漏,语言要简洁,说多了就要不叫“概括”了。“具体”就是在概括时要结合具体事物,说出事物特点,使人能够了解。又要概括,又要具体,关键是要找适当的词语,有时原文中有要能敏锐地抓住;如果原文不存在,就得自己措辞了。

第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前边已经提到,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着以偏概全、孤立思考、生搬硬套等问题,实质是学生思维品质存在这样的缺陷。良好的语感能力是从良好的思维品质中获得的,而良好的思维品质反映出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深化语感的重要途径。从文章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素人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努力将自己精湛的思维品质在语感能力运用中加以表现和运用,这样就会自如驾驭各种语言,使语感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把握文章信息及命题考查方向,完满地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是现代文阅读成为一个新的增分点。

总之,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语感训练与培养也离不开长期阅读实践获得的感悟。以上方法的介绍,只能是起一个引导方向的作用,关键还要靠学生本人的领悟与思考。培养语感,“悟”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要想实现“悟”的目的,还要靠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现代文阅读语感培养高考
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开启初中现代文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