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护理体会

2015-02-01郑振兰陈平赵皖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原发性

郑振兰 陈平 赵皖芬

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护理体会

郑振兰 陈平 赵皖芬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 观察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70例患者的青光眼手术均成功, 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且都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手术期间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 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发性青光眼;护理体会

青光眼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致盲眼病, 其主要是由于眼内压异常升高造成视神经损伤从而导致视野缺损。具体的临床表现为眼压增高、疼痛、眼胀、视蒙、虹视、畏光流泪、恶心、呕吐等, 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引发青光眼的原因有很多, 一般可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一般患者经过早期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若不及时治疗, 则会导致不可逆性视功能障碍。目前随着青光眼研究的不断发展, 青光眼手术技术不断改进, 其治疗效果也不断提高, 但是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不仅要求医生精湛的手术技巧, 还要求配合合理的护理。所以全面、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不仅能减轻患者恐惧及疼痛, 而且还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现将青光眼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均符合《眼科学》(第7版)青光眼诊断标准], 其中男32例(34眼), 女38例(42眼);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62.5岁;住院时间6~21 d;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2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 开角型青光眼10例。所有患者根据其适应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均在局部麻醉及心电监护下进行, 手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左右。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做好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头痛、眼胀、虹视等高眼压先兆, 睡眠时嘱患者抬高枕头, 防止头部充血使上巩膜静脉压增高而导致眼压升高;术前为患者做好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等), 并测量眼压、检查视野;做好术前备皮:剪眼睫毛, 无菌剪上涂金霉素眼膏, 防止眼睫毛进入眼球内。术前用药方面要注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禁用阿托品、托吡卡胺等散瞳药。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 炎症严重者可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或消炎痛。②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原发性青光眼作为一种身心疾病, 一般多与患者的情绪、心态等有很大关系。多数患者都会由于剧烈的眼疼、头痛等症状导致心情浮躁、焦虑不安,而且因为视力的急剧下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从而失去信心,最终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法、目的不了解造成的。作为护理人员, 应积极主动接近患者,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告诉患者青光眼病情的发作与情绪有很大关系, 如抑郁、过分激动等, 耐心详细的向患者讲解原发性青光眼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相关的治疗方法、目的等, 让患者了解疾病,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 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 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与家属积极配合, 共同去除一切诱发因素。③做好术前饮食护理。饮食结构要合理, 鼓励患者术前多食易消化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 保持大便通畅。同时禁止吸烟、饮酒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而且一次饮水量不得超过500 ml, 以防止眼压升高[1]。

1.2.2 术中护理 原发性青光眼手术一般都是在局部麻醉和心电监护下进行的, 因此患者是处于清醒状态, 此时护理人员要态度温和, 耐心的为患者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等, 并鼓励、安慰患者, 减少患者术中的心理压力, 给予患者信心, 以保证患者能够安心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2.3 术后护理 ①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用药处理, 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术眼外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指导患者注意保持眼部周围的卫生,另外如出现疼痛等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以免发生其他感染。患者术后眼睛需使用散瞳药, 滴散瞳药时要嘱咐患者头偏向滴药一侧, 以免药液流入另一只眼睛, 并注意防止虹膜睫状体炎。防止并发症发生, 如发生前房积血即取半卧位, 并包盖双眼, 以利积血下沉。②做好术后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保证其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在术后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保持稳定的情绪, 让患者对手术效果抱有信心。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 避免情绪激动, 防止眼压升高, 按照医嘱正确合理用药, 并注意合理饮食, 不暴饮暴食, 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保证充足的睡眠, 并定期进行复查, 以保证术后尽快康复。

2 结果

7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并配合全面的护理措施, 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均康复出院。

3 小结

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疾病, 早期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眼痛、眼胀、恶心、呕吐等,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 严重者最终导致失明, 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原发性青光眼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这样对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作为护理人员, 在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期间要给予精心、全面的护理, 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常规护理工作;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 做好出院指导, 从而保证每一位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与护理[2]。这对于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都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院通过对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辅助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之, 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手术期间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1] 王桂兰.青光眼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2):137.

[2] 巩丹慧, 任春惠, 池成涛, 等.青光眼围术期护理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1052-105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69

2015-01-16]

361009 厦门市中医院外二科

郑振兰

猜你喜欢

眼压青光眼原发性
青光眼问答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