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2015-02-01冼明海彭华剑
冼明海 林 飞 彭华剑
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冼明海 林 飞 彭华剑
目的 观察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20例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患儿纳入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对患儿接受手术过程中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20例患儿均接受体外循环手术处理, 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125.0±15.3)min, 手术过程中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为(74.3±9.6)min, 术后机械通气平均时间为(98.6±12.5)h。20例患儿中, 3例患儿术后延迟关胸, 3例患儿术后出血做床旁开胸探查。术后并发症方面, 2例患儿为肺部感染, 2例患儿为心包填塞, 1例患儿为再次气管插管, 1例患儿为膈肌麻痹。另有1例患儿死亡, 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结论 对于低出生体重以及早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手术中良好的麻醉管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与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需要引起重视。
先天性心脏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先天性疾病之一,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 会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 早期自然病死率高。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患儿以及低出生体重患儿,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最关键途径[2,3]。有关研究中显示[4,5], 除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案外, 围手术期内对患儿的麻醉处理同样会直接影响手术的处理效果, 值得重视。为进一步观察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中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20例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患儿纳入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将有关手术麻醉处理的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20例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患儿纳入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0例患儿中,男13例, 女7例, 日龄4~50 d, 平均日龄(21.5±9.6)d, 6例为早产儿, 早产时孕周(33.1±0.5)周, 4例为低出生体重患儿,出生平均体重(1.9±0.3)kg。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有肺部感染症状, 出现呼吸功能不全, 或因血流动力学紊乱、药物治疗效果差等原因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0例患儿术前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6例患儿确诊为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 术前应用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4例患儿术前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支持治疗。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常规保护, 诱导环节用药为丙泊酚,给药剂量为1.5~3.0 mg/kg, 以微量泵泵入方式给药。麻醉诱导后做气管插管, 连接GE Ohmeda A/S5型麻醉剂, 进行压力控制机械通气。对患儿动脉压进行动态监测, 建立深静脉通路, 根据患儿血气参数对呼吸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
20例患儿均在体外循环条件下完成手术, 其中18例患儿在右侧卧位状态下做动脉导管未闭结扎处理, 2例患儿做动脉导管未闭结扎并主动脉缩窄矫治处理。镇静环节用药为丙泊酚, 给药剂量为25.0~75.0 μg/(kg·min), 以微量泵泵入方式给药。麻醉维持环节用药同样为丙泊酚, 给药剂量为100~150 μg/(kg·min), 以微量泵泵入方式给药。手术过程中有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0.3~0.75 μg/(kg·min)米力农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接受手术过程中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2 结果
本组20例患儿均接受体外循环手术处理, 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125.0±15.3)min, 手术过程中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为(74.3±9.6)min, 术后机械通气平均时间为(98.6±12.5)h。20例患儿中, 3例患儿术后延迟关胸, 3例患儿术后出血做床旁开胸探查。术后并发症方面, 2例患儿为肺部感染, 2例患儿为心包填塞, 1例患儿为再次气管插管, 1例患儿为膈肌麻痹。另有1例患儿死亡, 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与手术过程中所采取的麻醉方案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于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出生患儿,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麻醉用药与麻醉方案选择更是需要引起重视。在对患儿进行麻醉管理的过程中, 最关键性的内容是合理进行术中监测,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使患儿血流动力学维持在平稳状态, 并对呼吸参数进行合理调整, 减少肺损伤或其他症状的发生。根据本次20例患儿的麻醉处理, 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①在有关低出生体重儿与早产儿的麻醉药物选择上, 当前研究中还有一定争议, 有关动物模型研究中认为地西泮、氯胺酮等药物对患儿有不良影响, 可能诱发神经毒性反应, 但也有研究中显示此类药物对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价值。本次研究中麻醉药物以丙泊酚为主,术后未出现高比例严重并发症, 提示其仍然有较好的应用价值;②低出生体重儿与早产儿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时容易发生心肌抑制, 术后可能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对病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 在撤除体外循环前需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应用适当药物干预。
本次研究中, 针对有心功能不全以及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应用米力农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动脉压力, 改善心功能, 减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发生率与致死率(本次研究中仅1例患儿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 远低于同类研究中的报告数据)。
综上所述, 对于低出生体重以及早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良好的麻醉管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与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需要引起重视。
[1] 谢少波, 杜建文, 陈升恺, 等.低体重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6(8): 612-613.
[2] 曾嵘, 朱卫中, 王晟, 等.6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手术术后监护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2, 33(8):589-592.
[3] 王晟, 柯俊, 郭晓纲, 等.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临床急诊杂志, 2011, 12(1):3-5.
[4] 柯俊, 王晟, 张燕, 等.低出生体重儿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0, 8(4):229-231.
[5] 高廷孝, 陶会芹, 朱亚农, 等.心脏病类型和心功能状态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7): 1652-165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08
2015-05-15]
525200 高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