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探讨
2015-02-01尉妍岩
尉妍岩
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探讨
尉妍岩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进一步对新生儿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痊愈78例、有效6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7.67%。满意70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 总满意度为95.35%。结论 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护理措施可提高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临床可积极采用。
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属于早期新生儿中一类较为常见的病灶。针对该疾病, 临床主张采取蓝光治疗[1]。在治疗期间,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 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本次将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是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于本院,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有关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 女38例;足月儿40例、早产儿46例;发病时间分布:24例在出生1 d内发病、28例在1~3 d内发病、20例在4~7 d内发病, 其余14例在1~2周内发病。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缺氧、产伤以及体温低等。
1.2 方法 此次入选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主要采取蓝光治疗方法,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病情观察 在护理期间, 需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详细了解患儿相关的喂养方式、保暖方法以及体质量等。定期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测量, 同时严密观察患儿尿液以及大便的颜色改变情况, 从而获取患儿黄疸状况。
1.2.2 健康宣教 由于新生儿年龄的限制, 因此主要需做好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告知家属黄疸疾病的危害性,引起家属的重视。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 从而增强治疗的配合度。
1.2.3 饮食护理 对于黄疸患儿来说, 倘若有吸吮乏力症状发生, 则会导致喂养艰难, 因此需要实施少量多次喂养措施, 或者采取间歇喂养措施;与此同时, 需将奶量摄入维持在合理水平内。
1.2. 4 病理整体护理 针对患儿具体病理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①若患儿血清胆红素过高, 需采取蓝光治疗措施。在治疗期间, 需采取黑色眼罩保护患儿的双眼, 以此避免视网膜损伤。保护患儿隐私部位, 治疗时长维持在3~5 d。在治疗期间, 倘若不显性失水明显加重, 需及时补水。对患儿采取保暖措施, 同时对腹泻以及发热做好相应预防工作。②合理采取白蛋白以及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 给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提供便利, 进一步有效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③规范科学进行补液, 以不同补液内容为依据, 合理调控速度, 充分避免高渗性药物快速滴入的行为, 以此使胆红素流入脑组织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临床护理效果 结合罗文英[2]作出的研究, 并以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为依据, 将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分为三个等级:①痊愈:皮肤黄疸完全消除;小便颜色恢复正常;经复查, 患儿血清总胆红素<90 μmol/L。②有效:皮肤黄疸部分消除;与入院时对比, 血清总胆红素降低维持在100~120 μmol/L。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3.2 满意度 采取自制调查问卷, 将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由家属辅助填写完成。总满意度为满意和较满意两者之和。
2 结果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痊愈78例、有效6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7.67%。满意70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 总满意度为95.35%。
3 讨论
在医学领域中, 将出生28 d内新生儿引发的黄疸视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儿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胆红素生成偏多、胆汁排泄障碍以及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是主要的致病因素[3]。此类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缺氧、产伤以及体温低等[4]。在临床中, 主要采取蓝光治疗。为了改善患儿预后,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显得极为重要。本次提到的护理方法包括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以及病理整体护理等[5,6]。有学者经研究表明,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对症护理效果显著, 能够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此次得出了与该学者相一致的研究成果[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痊愈7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67%。在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 满意70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4例, 总满意度为95.35%。
综上所述, 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护理措施具有显著优势, 能够提高护理效果, 同时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但需充分注重的是, 需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后遗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进一步为患儿预后效果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1] 许敏.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护理.现代养生.2014(6):231.
[2] 罗文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2013.19(15):115-116.
[3] 陈玲, 杨梅.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医药前沿.2013(14):294-295.
[4] 蒲玲 .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86-1787.
[5] 高鸿英,苗福荣,刘春平, 等.35例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医疗装备.2013,26(7):90-91.
[6] 王燕,刘娜,孟丽.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医药前沿.2013(31):15-16.
[7] 丁静, 廖卫华, 吴宏丽, 等.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分析.中外医疗.2013(36):154-15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59
2015-07-09]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