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2-01王小周董云王文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胰腺炎胰腺

王小周 董云 王文俊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小周 董云 王文俊

目的 分析和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较对照组的36.67%更低, 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 生长抑素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疗效安全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临床效果

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胰腺炎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胰酶被激活而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水肿、出血、坏死的炎症反应[1]。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胰酶增高等,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 可出现胰腺出血坏死, 继发感染、腹膜炎及休克等, 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为主,生长抑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急性胰腺炎发展, 利于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34例, 女26例,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5.8±8.3)岁。结合临床症状, 经B超、X线及相关生化检查, 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2]。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采用厌氧菌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避免肠道细菌移位;腹部痉挛或疼痛严重者, 给予哌替啶镇痛解痉;应用40 mg奥美拉唑静脉滴注.2次/d, 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 给予6 mg思他宁+72 ml生理盐水通过微泵缓慢注入, 持续使用24 h, 病情较轻的患者持续用药3~5 d, 病情严重患者持续治疗5~7 d。入院时情况治疗效果欠佳者, 应给予手术治疗, 术后给予生长抑素, 若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 遵医嘱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包括腹痛、腹部压痛、体温改变、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每3天复查1次血尿淀粉酶、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 经胰腺B超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治愈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 B超检查显示胰腺处于炎性恢复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4.54±1.21)d, 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93±1.33)d, 临床治愈时间(16.32±3.72)d;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8.93±2.54)d, 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为(11.72±4.45)d, 临床治愈时间为(23.61±7.52)d,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4065, P=0.0001<0.05;t=11.1948, P=0.0000<0.05;t=4.0865, P=0.0003<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 对照组患者感染并发症为36.67%(11/30), 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68, P=0.0001<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 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 迄今尚未明确, 与胆结石、大量饮酒、血管梗阻、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胰腺内各种胰酶被激活, 引发胰腺水肿、溶解、破坏等, 进而造成胰腺免疫功能破坏, 出现全身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抑制胰酶释放和激化,进一步阻止胰腺水肿和破坏, 故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尽可能确保胰腺膜完整, 降低器官功能性障碍发生率[3]。

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方式, 由于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胰腺器官被损害, 难以控制胰腺炎, 严重者直接死亡。因此针对局限性区域性胰腺坏死、无感染、全身中毒症状不严重者, 可以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生长抑素是一种环状多肽, 在胃肠道、脑、内外分泌腺中广泛分布, 对胰腺内胰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有效阻断胰酶释放和激化,促进括约肌松弛, 改善肠扩张和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阻碍促胰液素反应, 抑制血小板被激活, 减轻全身内毒素血脂, 达到保护胰腺正常细胞的目的。

本组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 可见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确切,能缩短治愈时间, 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 生长抑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 可进行推广应用。

[1] 刘莉, 王芳, 於健, 等.不同剂量生长抑素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胃肠动力的影响.山东医药.2014.23(24):62-63.

[2] 郑小召.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淮海医药.2010.28(5):459-460.

[3] 韩保卫.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0):175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18

2015-07-06]

11600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外科

王文俊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胰腺炎胰腺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