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影像诊断作用探讨

2015-02-01解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实质甲状腺癌彩色

解茗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影像诊断作用探讨

解茗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或手术确诊的TMC患者54例为TMC组, 另选择同期入院的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超声下TMC的形态特征、血流变化等。结果 两组在良、恶性肿瘤形状、发生部位、彩色闪烁伪像、多次反射伪像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C组甲状腺血流丰富, 中央型供血47例, 占87.0%;对照组周围型供血38例, 占76.0%,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下TMC具有一定的特点, 病灶的大小、形状、回声、钙化、多次反射伪像和彩色闪烁、血流等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超声影像;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价值

TM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但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难以诊断[1]。一直以来, CT被认为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重要标准, 但是CT对TMC的诊断率并不高。CT与超声在直径小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相差不大。本研究应用超声影像对TMC的病灶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4月本院就诊的TMC患者54例作为TMC组。其中女39例, 男15例;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45.7±13.2)岁;病程27 d~3年。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或手术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②术前于本院接受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检查。另选择同期于本院检查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女32例, 男18例;年龄20~71岁, 平均年龄(46.3±12.8)岁;病程25 d~3.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超声影像检查:应用飞利浦IU22, 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10.0 MHz。二维超声对甲状腺进行常规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 颈部保持伸拉状态, 平静呼吸, 扫查甲状腺右叶、峡部、左叶及两侧颈部及锁骨淋巴结, 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病灶内部、边缘血流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微小癌良、恶性强回声灶超声特征对比 对照组边界清晰40例, 占80.0%;扁长形39例, 占78.0%;圆形11例, 占22.0%;L/S>.3例, 占6.0%。TMC组边界清晰7例,占13.0%;扁长形8例, 占14.8%;圆形46例, 占85.2%;L/S>1 42例, 占77.8%。对照组位于实质区3例, 占6.0%;液化区9例, 占18.0%;交界区9例, 占18.0%;交界与液化区23例, 占46.0%;实质与交界区4例, 占8.0%;实质与交界区2例, 占4.0%。TMC组位于实质区48例, 占88.9%;实质与液化区4例, 占7.4%;实质与交界区2例, 占3.7%。对照组有彩色闪烁伪像8例, 占16.0%;多次反射伪像30例,占60.0%。TMC组有彩色闪烁伪像4例, 占7.4%;多次反射伪像8例, 占14.8%。两组在良恶性肿瘤形状、发生部位、彩色闪烁伪像、多次反射伪像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状态对比 全部患者CDFI均有血流信号, TMC组甲状腺血流丰富, 中央型供血47例, 占87.0%。对照组周围型供血38例, 占76.0%,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癌灶的生长以浸润性为主, B超下瘤体边缘不规则, 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微小癌在超声下以圆形为主, 可能系恶性肿瘤血管间质中的砂砾体所致。病理证实, 甲状腺癌病灶的纤维血管中心为单个或多个坏死细胞, 周围逐层钙化沉积,形成同心圆结构, 所以在超声下才表现为圆形强回声, TMC也如此[2]。而良性肿瘤瘤体内胶质凝聚饱和后析出, 超声穿过时在反射体内不断往返, 故而外观为扁长形。再加上良性肿瘤的无彩色闪烁伪像高, 彩色闪烁伪像低, 超声表现为彗星尾征。这也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征[3]。本研究中, 对照组80.0%边界清晰, 78.0%结节呈扁长形, 形态规则;TMC组87.0%的结节与周围组织界线模糊, 85.2%结节为圆形。超声下TMC多为实质部强回声灶, 实质区88.9%。良性结节则多位于非实质部强回声灶、高实质部的强回声灶、交界节液化区, 只有3例位于实质区。这在TMC与良性结节的鉴别中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 TMC瘤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例与肿瘤的良、恶性密切相关。金占强等[4]对30例TMC患者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61.9%的瘤体L/S>1。本研究中, TMC组77.8%的患者的L/S>1, 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肿瘤的生长需要血管供给足够的营养, 特别是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 常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5]。故而, 瘤体内新生血管旺盛, 血流丰富。本研究中, 全部患者瘤体内均有血流信号, 其中87.0%TMC为中央型供血, 血管杂乱, 呈网状或树枝状。76.0%良性结节为周围型血供, 瘤体内部分布点状、线状血流, 但在病灶周围未见血流征象。

[1] 李琳, 冯美利. CT、B超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9):2102-2104.

[2] 阿尔肯·阿皮孜, 李光来, 艾合买提·卡哈尔.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癌B超、CT诊断符合率的对照分析.医学信息.2013.26(5).344-345.

[3] 周爱香, 王玉石, 杨莱姣, 等.甲状腺微小癌高频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7):725-727.

[4] 金占强, 徐晓红, 黄星,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0):1848-1851.

[5] 马姣姣, 徐本华, 丁红, 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指标的主成分提取及价值排序.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 4(8):34-3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86

2015-08-03]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实质甲状腺癌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