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听评课中的教学行为与教学习惯观察
2015-02-01冯琳
冯 琳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 100032)
听课和评课,是中学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常规工作;会不会听课、评课,考验着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能力。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学会听课和评课,从中发现能够促进自身进步的积极因素;而教学管理者的听课与评课,还担负着评价教师和引领方向的责任,同样需要不断磨炼和提高。
学校常规的听课活动,根据听课者的不同,可以分为同科教师之间互相听课、青年教师听成熟教师的课、指导教师听青年教师的课、教学管理者听不同教师的课等。根据所上课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常态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因上课的类型不同,评价标准也会有所差异,但其中有一些基本的观察要素可以在不同类别的听课与评课中通用,帮助我们迅速抓住课堂观察的要点,发现一节课的优点与不足。
一、听课与评课的价值分析
听课的目的,一般来说,不外乎学习、对照、检查这三个方面,即学习别人课堂教学中做得好的地方,对照自己与别人在处理方式上的优与劣,检查教师日常教学的情况。总体而言: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因要应付检查而“为了听而听”;态度上也应该是积极的,不能抱着“挑刺”的心态,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做一个客观的课堂观察者。
听课时需要全面观察课堂的基本情况:既包括教师教的状态,也包括学生学的状态;既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包括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既包括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也包括接受与反馈的效果。听课时观察得越全面,评课才可能更客观,也才能更多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评课表达着评课人自己对一节课的认识和理解。但因为每个评课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所以在表达看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见相左甚至针锋相对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清楚,“评”课的过程更是“议”课的过程,不仅要对所听的课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要善于在听取别人的评议中求同存异。一言以蔽之,评课的目的不在于自我观点的表达,而在于谋求彼此的共同发展。
评课和议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议人对教学的经验和驾驭能力,包括是否熟悉教学内容、是否了解学生状况、是否清楚考试要求等。故提倡在评议中平等发言、表达观点的同时,要有“平等中的首席”,对评议方向和深入程度有一定的把控,以保证评议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二、课堂观察的一般问题
在笔者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听评课是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通过听课,我们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别是年轻教师有没有好的教学习惯,从而发现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而相对于普通教师的听评课,无论何种课型或者是何种程度的授课人,我们在课堂观察中都可以立足于一些共同的信息,作为听课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同时也是课堂评价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教师的基本功
课堂观察首先就是看教师——看教师的基本功。基本功直接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努力程度。即便是同样的教龄,努力程度的差异也会使教师的基本功呈现出高下之分。基本功主要表现在语言、亲和力、课堂调度、多媒体使用等方面。
在这些基本功当中,我们重点应该关注的是语言。教师这个职业是以口舌为生的,如果你说的话学生不爱听、听不进去,或者你一张嘴学生就犯困或者反感,那么这一节课不管如何辛苦恐怕也没有什么价值。所以,锤炼语言对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特别重要。课堂语言务必要锤炼到没有废话、没有车轱辘话、没有口头禅才算过关。除此之外,教师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能不能吸引学生,同样至关重要,不管是娓娓道来还是抑扬顿挫,不管是铿锵有力还是诙谐幽默,都需要从最基本的课堂语言入手,严格训练。
日常表达中的语言习惯极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当我们换位为听众,即学生的时候,往往才惊觉自己的表达习惯存在着各种问题,极大地干扰学生的接受。所以,只有“干净”的语言才能保证我们传达给学生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效信息。一名教师的亲和力或许与其性格有关,但通过调整语言这个“外化”的东西,调整语音、语气、语调、语速,势必影响到表情、神态、动作,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一名教师的“亲和力”。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嗓音的运用,确保长时间上课仍能保持良好的声音状态。这里面的气息、共鸣也要讲究科学,同样需要学习和训练。在这一点上,教师与话剧演员、戏曲演员是一样的,很多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二)学生的情绪状态
课堂观察的另一点在学生。我们有时候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评价授课教师,也未必充分了解教学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来实现,比如学生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是不是很自然地在与老师交流互动。如果不考虑观测干扰这个问题的话,听课时坐在教室最前面不失为一种观察角度,可以最直接地看到学生眼睛里的光彩,以及对授课内容和教师情感的反馈。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情绪状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热情。有些热情是可以“做”出来的,就像“作秀”,比如有的教师会在重要场合之前跟学生打招呼,提醒学生配合教学,这种时候学生也会在课堂上呼应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在听课时有判断“真伪”的能力。我们所说的“热情”,必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上,也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的大范围参与和投入。
2.智慧。这体现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例如,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或者观点,学生有没有反应?有没有进一步深入思考?有没有提出新的问题和见解?那些在预设之外的课堂生成,那些令我们击节赞叹的分析回答,就是深入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智慧的表现。而这些,往往就不是事先可以准备得出来的课堂效果。
3.效果。很多教师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表现出来。这些方式可以是回答问题、复述内容、课堂练习等。这体现了学生课堂参与的达成度。但事实上,如果课堂教学已经覆盖了前面两个维度(“热情”和“智慧”)的话,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听课的教师也会有体会,甚至不需要再刻意设置检查环节。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热情需要教师控制倾向,生成的智慧需要教师提炼升华,学习的效果需要教师检测反馈。由此可见,学生的情绪状态的激发与调动,是教师在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这也就说明,我们进行课堂观察,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
(三)教学目标的贯彻
通常情况下,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非是同一个学科的教师,一般人在听课过程中很难迅速把握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会建议授课教师提供教案给听课者,便于对照观察。如果想让听课和评课更有效果,我们也会建议听课人提前了解授课内容,甚至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更好地了解其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这样,在听课中才可以更为全面地观察和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素
笔者围绕以上三个“观测点”在教师中展开调查,了解听课教师最认可授课人的哪些教学行为。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听课教师对于理科课堂和文科课堂高频认可的评价要素是存在差异的,具体来看:
理科:学生积极、师生互动、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教师少讲、容量合适。
文科: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容量合适、师生互动、学生积极。
对比以上教师们高频认可的评价要素,不难看出其中有五个评价要素都是相同的,分别是:学生积极、师生互动、思路清晰、语言表达以及容量合适。这反映出文科教师与理科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是存在共性的。
但是理科与文科的教学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在对于理科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中,有一条“教师少讲”是教师们比较关注的,而评价文科教学时并没有将其作为重要因素。其实很多学生对理科学习都有这样的体会:光听是听不会的,即使上课听得懂,但写作业或考试时还是不会。理科的学习需要充分地训练,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训练自然就少,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对于文科学习而言,反复训练也有必要,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有限,只有知道和了解的信息越多,才越有利于开阔眼界和培养思辨能力,从而有利于学习和考试,所以评价文科课堂时教师们没有将“少讲”作为重要的因素来反思,而是更看重教学过程中的“讲”要“重点突出”,这是符合学科特点的。
我们可以把上述六个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素大致分为对文理科均具有普适性的三类:
1.容量合适,重点突出
这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深入挖掘教材。在此基础上,恰当处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如导入、设问、案例、环节、小结等),才能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2.思路清晰,语言简洁
这是针对教学呈现方式的。语言简洁的前提是思路要清晰,所以可以把这两点并列在一起。要做到这两点,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刻苦锤炼基本功,灵活应对课堂的问题生成,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主线和教师的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在行进过程中的流畅和准确。
3.学生积极,师生互动
这是针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要在备课时对教学设计精雕细琢,围绕教学的核心问题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情境;另一方面,努力营造相互信任和彼此平等的师生关系也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人们才可以畅所欲言,学生同样如此。
把教师自己在听课和评课中重点关注的要素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就可以从中找到反观自我的镜鉴。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作为教师培养良好教学习惯的目标,让教师从中明确自己调整教学行为的路径和方法。这也再次证明了听评课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自我反思和促进教学。
四、课堂教学的深度关注
除了前面涉及的课堂观察的三个一般性的“观测点”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更加深入地体察一节课的内在意义。
1.学科教学的知识结构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知识,还要讲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把知识结构化。这也是课堂观察中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虽然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会有自己的知识目标,但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一课时与一本书、一单元、一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前后呼应、彼此关照,让学生掌握成体系的知识结构,而不是七零八落的知识点。
事实证明,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尽可能地结构化,在应用过程中才可能快速、高效、准确地提取出来。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这样的教学习惯: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而不是任意删繁就简,注重构建学科知识的逻辑框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熟练地提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知识的应用首先定位为顺利通过考试的话,《课堂密码——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一书中的相关阐述是很有说服力的:
“在现实意义上,不管学生储存了多少知识,如果在考试中提取不出来,掌握知识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在教育意义上,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不在于储存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能够提取出多少知识。”
“不以知识提取为目的的知识储存是毫无意义的。”[1]
2.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
笔者常常会在听课中注意教师能否在教学中贯穿着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本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以及具体的解题技巧。例如,文科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看起来很简单的教学行为,甚至被很多年轻教师忽略,但是其中一以贯之对学生条理性、规范性乃至逻辑性地训练,虽则无法在一节课中就有完美的表现,但假以时日,学生的能力定然会有长足进展。再如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以及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些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教师不断引导。
3.学科教育价值的挖掘
由于目前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对主科和副科、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难免持有厚此薄彼的态度,我们也很难去苛责学生。但是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会发现,有的教师对本学科教学充满了感情,他的自身认同会深刻地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走进这个学科的世界。这种力量甚至可以超越学科的知识层面和世俗判断,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更长久地回味。
每一个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学科的教育价值。教师们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在学校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是有差异的。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尊严,就要从理解、认同和挖掘本学科的教育价值开始,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当然,理解的切入点还是离不开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这些最基本的内容,由此开始确立自身的价值。
五、结语
课堂观察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发展的维度和方向,但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和误区,值得我们警惕。
1.课堂的目的。一节课的目的究竟是“教学”还是“应考”,这是一个教学甚至是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例如,以“应考”计议,教师会为了节省时间而删去某些知识点,反而导致后续教学的繁、难、偏;但从“教学”计议,就不应该轻易删减知识点,因为知识点之间有客观存在的逻辑联系和梯度,在广义的范围内,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2.课件的使用。很多年轻教师在备课时做搜索课件和捏合课件的工作,从网上下载大量的课件后,可能觉得都有可取之处,于是东拼西凑,唯独没有自己的思路。所以,备课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课件而不是研究教学内容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时要面对一个究竟是你掌握它、还是它控制你的问题。
3.提问的设计。以问号结尾的句子就是“问题”吗?不能引起思考的“问题”有价值吗?还是仅仅是一个“问句”而已?在我们所观察的课堂中,难免还充斥着无效的问题,这种情形提醒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引导教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通过听课、评课等一系列课堂观察的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对照,可以促进自己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学习惯的养成,最终带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见“教学相长”不仅可以发生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可以发生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自我之间。课堂观察,正是打破教师个体劳动的封闭性,使教师在开放、多元,甚至存在冲突的环境中反思、借鉴,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周彬.课堂密码——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