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一语”在高职素质教育课堂上的实践探索
——以“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程为例

2015-02-01郭全美

职教通讯 2015年3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人文环节

郭全美

“一课一语”在高职素质教育课堂上的实践探索
——以“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程为例

郭全美

作为一个5分钟的教学环节,“一课一语”穿插在高职素质教育课堂上,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知识素养,完善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认识。从课堂操作层面,阐述“一课一语”在高职素质教育课堂上的实践尝试,为丰富高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环节提供了一个实践视角。

高职;素质教育;“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一课一语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概念,[1]从而开启了持续21年的轰轰烈烈的中国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在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洪流中,素质教育在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一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环节,它的特点在于在几分钟之内用一句话去浓缩一个人生的哲理,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较为便捷的去感悟到一些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文化因子,同时,丰富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感知能力。

一、“一课一语”实施背景

“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是一门全面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一门核心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它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为起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落脚点,提炼出多项素质作为大学生成功训练的必备内容,以此来完成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训练导航、增强个人进取心、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诚信素养、培养积极心态、科学管理时间、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个人自信、学会有效沟通、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就业能力、户外拓展训练等14个项目。这门课程贯穿于高职大学的5个学期,每个学期2-3个项目。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经师和人师的二者合一。”《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是能以其精湛的专业技艺传授他人知识技能的老师比较容易找到,而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去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老师比较难找。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做到经师与人师的并重合一。光做经师,只是一个教书匠;光做人师,学生学不到应学的专业技能。只有经师与人师并重教学,才能培养出真正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高职毕业生。[2]

“一课一语”教学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的就是“人师”角色要做的事情,不光讲专业知识、课程理论知识,而且在讲授专业理论或课程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程实际情况,穿插一些教学生如何做人处世、进德修身的人生之道。“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这门课程正切合“一课一语”教学环节的导入。它本身就是一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的课程,在课堂中穿插“一课一语”教学环节,对于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课堂内容有一定的协助和补充作用,对整体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有一定的裨益。

二、“一课一语”在高职“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堂上的实践

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多为高考成绩偏低的高中毕业生或职业高中毕业生,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对基础文化知识学得不够扎实,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素养,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法制观念、公德意识也比较淡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辨别是非的科学价值观,或者说他们在精神上还没有完全成人。[3]为此,在综合素质课程“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堂中穿插“一课一语”教学环节,可以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下面,笔者将较为详细的阐述“一课一语”教学环节在高职“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堂上的实践运用和体会。

“一课一语”,即一次课、一句话,在开始正式上课前5分钟,教师在专门的“一课一语”PPT里播放出一句“一语”,即与学生一起分享的一句话。首先让2-3位学生主动发言,让他们参悟PPT里的这句话。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句话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几位学生分享完对这句话的参悟理解后,教师再对这句话的原义做讲解分享,并联系当下,对这句话在当下的启示意义作分享。一个学期15次课,共15句话,这些话并不是世人经常诵咏、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和警句,而仅仅是散落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些让人值得回味的句子。句子来源较为广泛,出自古代先哲之口、作家之口,企业家之口者皆有,也有出自佛家高僧之口,等等。

在”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这门素质教育课程中,导入5分钟的“一课一语”分享环节,持续了3年6个学期。一些学生可能忘记了在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但部分学生对“一课一语”中的某句话却记忆尤深。一些句子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

一位在平时生活里和其他室友相处不太友好的女同学学习了“你看不惯别人,证明你的修养还不够”这句话之后,开始反省自己,她慢慢的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看法,学会去欣赏和包容身边的人,并做出了一些行为上的改变。逐渐的她和其他的室友相处变得越来越融洽,室友们也越来越喜欢和她相处了。

当分享完“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话后,一位在学校加入了6个学生社团的学生在电话里和笔者分享了他的烦恼,他说加入太多学生社团之后产生了诸多烦心之事,每个中午基本要开会,经常晚上做彩排,周末要参加社团活动,有时上课不得不旷课。他读到这句话后开始明白,之所以自己烦心事太多,在于先前的欲望太多,既想学手语,又想学演讲、学摄影、足球等等其它兴趣爱好,到头来爱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还影响到了学习。最后他退出了4个社团,心里轻松了许多。

“年轻人阅读的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这句话对好几位本身就很爱好阅读的学生更加对阅读产生了信仰般的追求,在图书馆里经常能看到他们借书和读书的身影;他们读到一些好的书籍,会忍不住在电话或网上把书名推荐给笔者。笔者也从学生身上吸收到了不少有营养的信息。

“人人都有九九八十一难”,是想让学生们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富而不贵”,是让学子们思索,人仅仅有金钱是不够的,内心的高贵同样重要;“寂寞者自怜,无聊者自厌,孤独者自强”,是让当代部分90后的大学生少一点空虚、寂寞、无聊,偶尔培养一下孤独、独处的能力;“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是让他们知晓比智商、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理想青年的象征:运动家的体格,科学家的头脑,宗教家的热忱,艺术家的胸襟”这句话是想激励学生趁年轻时在体格、思维、执着、胸怀方面多加历练,力争向理想青年的目标看齐。如此种种,对学子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塑造或多或少能产生一些正面的引导和强化。对学生积极良好心态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一课一语”里的这些词句,并不是艰涩难懂之句,对于18到20岁的高职大学生来讲,他们基本都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只是把这些词句放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和时间点上,由一群思维活跃的学生在一起交流碰撞后产生出的那一丝丝思想的小火花,能点亮某些学生内心深处的智慧之光,让他们变得更有思想、更有素养、更有见地。

三、“一课一语”教学环节在素质课程中穿插实施的意义

首先,“一课一语”可以作为高职素质课程中素质教育的补充。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课一语”教学环节像是素质教育课堂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奔涌前进跳跃出美丽的水花。一句看似并不出名的话或许可以影响到某位学生的一生,一花可以一世界,“一语”可以一人生,何尝没有道理。

其次,“一课一语”可以丰富高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综合素质教育类课程不像专业教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本身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它提高的不是专业能力,而是方法能力、感悟能力、思辨能力。在“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等综合素质或人文素质类课程中穿插5分钟左右的“一课一语”教学分享环节,不仅有助于丰富高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且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再次,“一课一语”易操作,学生受益度较为深广。只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善于收集和整理这些有益的句子,就会有大量的“一语”收藏在自己的脑库里。教师一个学期只需要用约15到17句左右的“一语”即可,而且针对不同的年级有时可以重复使用。此外,从实施3年来的情况看,学生对在素质课堂上穿插“一课一语”教学环节的接受度和受益度都比较高。

四、“一课一语”在收集和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从收集的渠道和内容上看

首先,“一语”的句子应收集一些既非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又非没有太多人文素养内涵的句子。名言警句过于常见,学生看后可能不觉得有新鲜特别之感,对学生思索的兴趣可能不够大,人文内涵不够丰富的句子缺乏一定的分享价值;其次,“一语”搜集的句子应该是能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正能量的词句。那些消极负面的、调侃式的句子不宜在课堂上分享;再次,“一语”忌晦涩难懂、高深莫测、歧义较大的词句,如若语句过于晦涩,对学生理解可能会产生一定难度,不宜参悟和消化。

(二)从应用时间和方法上看

首先,“一课一语”在分享运行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控,时间以5到7分钟为宜,不要超过7分钟,不然对整堂课有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之嫌。“一课一语”作为素质课程中的课前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活动环节,不宜时间过长,以免耽误正常的课程教学。其次,课堂上,在学生参悟“一语”的过程中,应以开放、自由、无严格意义的标准答案为原则,多以鼓励、赞赏、引导学生为主。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对于接近或类似“一语”解释的参悟要多鼓励和表扬,对于偏离“一语”本意的参悟理解,应多加引导,或换个角度对学生的阐述进行鼓励和表扬,以此发挥学生思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在教师对“一语”的分享参悟中,应全面阐述“一语”的内涵,并联系当下社会实际或学生实际,分享出它的现实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句恒久不变的真理,理论能联系现实当下,针对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去深化“一语”的内涵,让“一语”产生更深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感触才更真切、深刻、彻底。

(三)从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上看

分享“一课一语”的教师应多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率先垂范,既做学生的“经”师,也做学生的“人师”。老师如若不能以身作则,作好表率,在课堂上分享“一课一语”的过程中,就可能会让一些学生对其产生质疑,长此以往,“一课一语”这一教学活动环节将难以为继。即便持续下去,可能还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而成,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修炼、参悟、内化、提升并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勉励和完善自己“做人”的过程。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过,“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古今中外的诸多学者、大家对人文教育思想认识是一脉相承的。5分钟的“一课一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和完善高职素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为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一定作用。

[1]郭大成.素质教育20年发展成果回顾与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15(3):47-49.

[2]郭全美.经师与人师并重,共铸教育强国梦[J].中国培训,2014(3):46-48.

[3]胡炼.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97-99.

[4]张玉芳.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2):65-66.

[责任编辑 陈国平]

郭全美,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高等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5)36-0022-03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人文环节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人文绍兴
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调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