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整合策略

2015-01-31陶流月周汝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麻城校本活动

陶流月+周汝波

现以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们麻城人》为例,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问题。

首先,要注重学生实际生活需求。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其目标总是指向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整合课程时,应围绕本校学生实际需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而形成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发现学生当前的需求主要是心理方面,如调节心理压力,改善父母关系、同学关系、安排闲暇时光等需求;还有对未来的需求,如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婚姻家庭观的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需求等。

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分析和调查,我们设计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安排学生在假期开展相应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在布置任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克服过去组织社区服务往往局限于搞卫生、送慰问等单调方式,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体验到社会对人基本的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了五个专题,具体如下:

[专题 \&内容分支 \&培养目标\&涉及学科\&生活环境\&⑴麻城水资源状况调查 \&环保意识\&地理 \&⑵麻城土地资源状况调查 \&化学 \&⑶麻城某一项污染情况专项调查\&生物 \&生活状态\&⑴麻城人衣着变化 \&消费观念\&语文 \&⑵麻城人的饮食习惯调查 \&生物 \&⑶麻城人的住房调查 \&化学 \&⑷麻城人的汽车消费观念调查 \&政治\&休闲方式\&⑴麻城人主要休闲方式调查 \&健康观\&体育 \&⑵麻城民间体育健身热潮研究 \&心理 \&⑶麻城一中闲暇方式调查 \&健康 \&成功人士\&⑴麻城各行各业精英研究 \&成功观 \&历史 \&⑵麻城名人来校报告 \&语文 \&⑶我们身边的无名英雄 \&政治 \&未来思考\&⑴当前麻城发展的隐忧 \&社会责任感\&数学 \&⑵杜鹃旅游节发展问题、市民素质、交通陋习\&物理 \&]

既然我们强调从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角度出发,就不能简单地推进整合进程,就要满足学生生活需求,要体现新课程人本化的倾向。待时机成熟后,我们再逐步规范和精细化,避免多而杂的课程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其次,要结合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结合麻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的世界,增强生活责任感;还能使主题富有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实践,克服活动中的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不仅有时代烙印,而且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以麻城人为例,他们在优良的革命传统熏陶下形成的奋斗精神、开拓精神不需要国家课程的重复培养,然而,他们在创新精神、多元文化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是缺失的,因而在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标时,就应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缺失的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

此外,过去的地方课程,往往明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其功能只是增加了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常识,如麻城杜鹃文化、麻城花鼓戏等。现在,我们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提升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者是学生自己,主题也是他们自己关心的身边的话题,必然能激起学生的足够兴趣,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

最后,积极倡导“资源共享”理论。首要整合的是学校内政教处、教务处、共青团、学生会、心理辅导室等各部门的活动。我们把它们纳入统一的校本课程的规划之中,以减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压力,减少对学生正常学习的干扰,确保学校教学的稳定。整个设计操作充分发挥了整合完善的功能,体现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

其次,加强与文化对口部门的联系。我们承接他们的一些社会调查任务,利用学校庞大的人力资源为公益事业服务,以此赢得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充分重视家长在学校与社会沟通中的桥梁作用,发掘家长的社会资源,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例如,我们在设计寒假职业体验的活动中,许多家长明确表示支持,承接了活动中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及途中接送任务,减轻了学校的压力,也让家长体验到了课程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麻城校本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湖北麻城上半年石材出口达1467万美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湖北麻城石材税收达4.16亿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绿色崛起中的麻城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