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出是为了成就

2015-01-31熊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月台朱自清背影

熊艳

《背影》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全文不足1500字,朱自清先生却把父子间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文是经典之作,不少教师认为,没有教师的讲解无法挖掘经典的魅力。笔者用“356”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没有使经典失色,反而让经典更添光辉。

一、定向导学

定向导学是“356”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模块。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有下发导学案、整体感知、明确任务并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环节,教师简介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对朱自清先生作进一步的了解吗?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开始了自主阅读。随后,教师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并结合导学案,确定了各小组的预习任务。一组:走进作者,介绍背景;二、三组:品析20岁时朱自清眼中的父亲背影(买橘背影、离别背影);四组:品析28岁时朱自清回忆的父亲背影(首尾背影);五组:悟背影、说背影。

自主预习是定向导学模块的中心关键。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完成80%左右的教学目标。

二、展示提升

展示提升环节,教师要积极搭建舞台,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自主展示预习中的学习成果。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主动隐身,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来看第二小组自主展示的片段。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写人物一般从正面着笔,朱自清先生却另辟蹊径,选择了背影,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抒写了父亲买橘时的感人瞬间。我们请第二组展示学习成果,首先请二号上台。

二号:请同学们听我朗读“买橘背影”部分,大家边听边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父亲的背影?

生1:作者从外貌、动作两个角度刻画了父亲的背影。

二号:真准确。下面我们组将结合课文内容,给大家作具体的分析。

三号:同学们,我们来看父亲的穿着。(朗读)我发现父亲的帽子和大马褂都是黑色的,我想那是因为祖母去世,父亲还在哀痛中的缘故。然而,父亲却怕儿子伤心,安慰儿子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可见父亲的坚强。卸职加上丧母之痛,此时的父亲可以说是祸不单行,但他却强忍悲痛来车站为儿子送行,可见他对儿子深沉的爱。这是我的理解,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2:我发现父亲的衣服都是布做的,说明父亲卸职后生活贫困。

三号(追问):他给儿子准备的是什么衣服呢?

生3:他给儿子准备的是一件紫毛大衣。

三号:毛大衣是很高档的衣服。父亲自己穿布衣,却给儿子买毛大衣,显示出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请下一位同学展示。

四号:请同学们看作者对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描写,谁能将句中的动词找出来?(生默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并互相补充。)大家找得很准。我们来看月台图,了解一下父亲买橘子的路线。(在黑板上贴“父亲攀爬月台图”,带领同学们感受每个动作的难度。)从父亲的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请五号具体分析。

五号:同学们,爱具有双向性。父亲爱儿子,儿子也爱父亲。望着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背影,儿子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这是感动的泪,也是爱父的泪。请听我朗读这一段文字。(全场因感动而静默。)

师:是啊,这是一幅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的美好画面,它的名字叫父子情深。作者没有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选取了爬月台买橘子这件小事表现父爱,这种写法叫什么?(生:以小见大)对,以后我们要尝试着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学生的展示可谓异彩纷呈:有精彩的开场白、精美的图片,有独到的分析、动情的讲述,还有互动合作、起承转合。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出场了一次,但教学效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三、当堂反馈

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说和演,可以是画和练,也可以是读和写。

学习《背影》,应该让学生珍视亲情,理解父母。教师据此设计了拓展内容:一是读网络诗《儿子眼中的父亲》,找触点,谈感受;二是写一段心语送给父(母)亲;三是做一件小事,给父母带来感动。

精心的准备,让学生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有的说,趁父母健在,我们要做个孝顺的儿女,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说,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远在云南打工的父亲,我想把刘和刚的《老父亲》送给他(深情演唱);有的说,走近《背影》,我看到的不仅是亲情相拥,血肉相连,还看到了一个人生的轮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背影,我们应该思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该留下一个怎样的背影!

这样的理解洗涤了学生的心灵,让情感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猜你喜欢

月台朱自清背影
匆匆
所有的……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两个背影
仓库月台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背影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山里的背影
月台(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