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研究
2015-01-31夏旭
“三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研究
夏旭
摘要: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在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过程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将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转型。通过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外部保障机制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不足的原因,并从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建立顶层的政策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协调保障机制、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以及社会宣传保障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夏旭,女,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无线网络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正在掀起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潮,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大力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职业教育新理念,是我国正在探索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继续提出:“开展学徒制试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则提出:“推进学徒制试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提出了具体思路;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1]然而,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校热企冷”的情况,校企合作深入程度不足,许多校企合作停留在“挂挂牌、签签字”的层面,从而导致出现劳动者技能难以和岗位技能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并造成了“技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现象。因此,如何协调校企双方之间的关系,建立长效的“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包括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由于高职教育是一种“外适性教育”,其培养的人才需要能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需要具备各种岗位的技能,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密切,所以,相对于内部保障机制来说外部保障机制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由此可见,探索和构建科学的“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的内涵
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必须构建由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构成的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外部保障机制是相对于内部保障机制而言的,内部保障机制是存在于企业和职业院校两大主体之间的保障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的各种制度,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师资力量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而外部保障机制则是由政府、行业和社会三个方面形成合力,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共同协调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保障校企双方获得共同利益,构建校企之间共同话语体系,具体而言,包括政府的顶层政策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行业组织的协调保障机制、质量监控保障机制和社会宣传保障机制。
二、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管理职能缺位
1.缺乏顶层的政策保障机制。在国外,大多数欧州国家都建立了适合新时期的现代学徒制体系。澳大利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新学徒制,在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保障,在质量上严格按标准进行评估考核。[2]
我国的职业教育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多年来在职业教育上仍然是采用以学校为本位学习为主的模式,国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和学校的关系进行规范和约束。对于企业而言,是否参与校企合作以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是否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真正的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而对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而言,很难真正获得具体而行的国家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和职业院校难以在合作过程中找到“双赢点”,企业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成本和利益,难以真正做到深度校企合作。国家虽然曾经颁布了一些类似《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但这些政策规定并不具备刚性要求,不具有实际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3],并未规定企业不接受校企合作,不接收学生实习、老师培训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也没有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能获得的具体优惠办法进行说明和阐述,因此,企业必然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校企合作,从而出现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校热企冷”现象。
2.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在其校企合作过程中必然会考虑成本和盈利的问题,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资金的投入也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在1998年1月开始实施,在其学徒制中明确要求:企业雇主和学徒签订培训合同,并支付学徒工资,学徒的学习时间一般约为2~3年,在此期间的保险、福利以及学费均由政府负担。
然而,在我国由于缺乏顶层的相关政策支持,优惠政策不明确[4],国家对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能以落到实处,同时,国家在教育上的财政比例仍然是本科院校更多,而职业院校偏少,即使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发展,但是,对于众多的企业和学校而言,有限的资金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资金的不足,使许多学校和企业将校企合作仅仅定位在“挂个牌”、“签个合同”的阶段,难以展开深度的校企合作。
(二)行业协调沟通乏力
现代学徒制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动态的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劳动力的技能需求、劳动力资源开发需求等信息,同时,需要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和监管,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保证学校和企业双方获得及时的协调和沟通,而行业组织就可以成为这种第三方机构,因此,行业组织是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在澳大利亚实施的现代学徒制中,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实施中起着主导作用,由行业组织为政府、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准确信息,主导培训包的开发,监管配套资料的完善,为政府提供最新的相关岗位技能要求和近期就业信息,指导TAFE学院的专业设置,通过调查劳动力现状和需求量,引导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我国目前并无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现有的各种行业协会(学会)大多数是由以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转变而来,其运作方式依然是旧有的行政机关工作思路,其服务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缺乏创新,机制相对僵化,没有专业权威和社会地位,对职业教育难以起到主导作用。
(三)社会价值观念滞后
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学而优则仕”和“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众心目中已经树立了重普教、轻职教和重理论、轻应用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公众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次级教育”、“混文凭教育”,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低层次的教育形式,将学生送到企业中培训锻炼或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做苦力”、“打苦工”。同时,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存在歧视的心理,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劣势,毕业后难以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也更为偏爱本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并将学历作为招聘的基本条件,这也将影响到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三、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机制建设思考
(一)从政府层面建立保障机制
1.建立顶层的政策保障机制。从国外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经验来看,健全的政策保障机制非常重要,在国家政策上,可以从招生制度、企业激励政策和学徒身份合法化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宏观的政策保障机制。(1)改革招生制度。现代学徒制的特色之一就是将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进行结合,企业招收的员工可以进入学校培训,学校招收的学生也可以进入企业学习,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以高考分数作为学生唯一的入学标准的招生制度,建立灵活的招生制度,使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招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交替培养;(2)建立企业激励制度。为了激励企业参与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企业,根据其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降低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本,使企业乐意开展校企合作;(3)改革劳动法,使学徒身份合法化。在国外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对学徒的身份有明确的界定,并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了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所享受的报酬、福利等。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在劳动法上对学徒身份进行界定,难以保证在企业学习和工作的学徒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劳动法进行改革,使学徒的身份合法化。
2.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实操经验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上加大建设力度,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了保证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构建共同的话语体系,国家应该有相应的财政政策,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其他方面的财力扶持。
(二)从行业组织层面建立保障机制
1.建立行业组织的协调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由于各自的出发点并不完全一致,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完全按照合作企业的要求来开发,有可能出现学生掌握技能单一,不具备普遍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培养的学生虽然能符合该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但是并不一定能满足其他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同时,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对同一个岗位的技能需求也是动态变化的,人才的培养需要紧随市场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因此,需要有专门的组织协调学校和企业直接的关系。我国的行业组织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为政府、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行业和企业现在和将来的技能需求、劳动力资源开发需求等,加强职业资格认证与管理,同时,动态的跟踪和开发劳动力市场,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功能。
2.建立行业组织的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控,学校和企业是否在合作过程中履行其职责,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必须有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管,并将其结果作为学校和企业能否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获得税收减免政策的条件。行业组织应改变以往的传统工作作风和僵化的运行机制,深入行业,了解实际的人才市场需求,成立具有专业权威和社会地位的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作为职业资格审核和管理的机构,负责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授予进行监控和规范,形成有效的职业资格监管体系,发挥行业组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功能。
(三)从社会层面建立社会宣传保障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虽然,已经在一些学校和企业进行了试点,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仍然有许多学校和企业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了解,由于社会上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偏见,也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因而,必须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建立社会宣传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营造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社会氛围:(1)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和电台等媒体对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学校和企业进行宣传
和推广,提升职业教育在公众当中的影响力;(2)对现有的招生制定进行改革,构建全新的职教体系,改变以往高职院校只能接收高考低分数考生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3)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倡导职业教育终生化,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教育发展模式,加强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总体来说,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建立有效的外部保障机制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现代学徒制也是创新高
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岗位职业能力与学历的最佳途径,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夏旭,潘长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14):105-107.
[2]赵鹏飞.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的评析与经验借鉴的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3):1-4.
[3]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4]赵志群,陈俊兰.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J].北京社会科学,2014(1):28-32.
[责任编辑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