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1-31管清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矫正术显微外科斜视

管清霞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管清霞

目的 讨论并分析在斜视治疗中采用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斜视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斜视;显微外科手术;临床效果

据已有的统计资料来看,斜视是眼科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1],该类患者大多都要经过手术矫正,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手术也正在逐步使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手术,该方法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成功率高;我院将以该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取得一定的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间收治的70例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14~29岁,平均年龄(19.5±2.5)岁,本组70例患者检测斜视度均在20°~55°之间,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35)行常规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具体的过程为:首先选取1.5 g/L Alcain滴眼液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2],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在穹窿部将结膜进行切开处理,然后在尽可能保证肌鞘完整的情况下,将眼外肌进行分离处理。

观察组(n=35)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体的过程为:根据患者斜视程度的情况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率,一般情况下控制在6~10倍[3]左右。在手术过程中首先将直肌暴露出来,然后将肌间膜剪短,同时也必须最大程度的保证肌鞘的完整,勾出眼外肌对肌肉的长度进行精确的量取,然后截出眼外肌,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对患者手术后第2周和第6周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根据斜视度为具体的评价标准,将治疗结果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1)无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康复,斜视度≥10°;(2)有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康复,斜视度在5°~10°之间;(3)治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康复,斜视度≤5°。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9±9.5)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7.5±12.5)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8±3.5)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2.5±5.2)ml;两组比较观察组无论在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35)患者,有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n=35)患者,有10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

2.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术后2周,治愈11例(31.43%)、有效14例(40.00%)、无效10例(28.57%),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4%、34.29%和48.57%;观察组术后第6周,治愈患者22例(62.86%)、治疗有效11例(31.43%)、治疗无效2例(5.71%),对照组术后6周治愈、有效及无效的患者分别为13例(37.14%)、13例(37.14%)、9例(25.71%),同期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6周的治疗效果,均优于术后2周的治疗效果,这也表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斜视是一种发生率相对比较高的眼科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直视下斜视矫正术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手术效果,但仍然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传统眼外科手术由于手术切口大,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率相对较高,且部分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由于护理或个人习惯不当,导致眼部病变感染的病例时有发生,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手术效果远远高于常规外科手术,其创口面积小,患者恢复中风险因素也相对较少,护理方法简单方便,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合我院的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还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直视下斜视矫正术),此外,在患者恢复情况上,观察组术后6周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P<0.05);因此,结合研究结果及临床资料,我们得出结论,在斜视治疗中引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患者恢复效果更好。

[1] 王建荣.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6例的临床研究[J]. 现代养生,2014(12):45.

[2] 王淮,朱成,王廷友.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例疗效分析[J]. 淮海医药,2003,21(6):453-454.

[3] 洪剑威,刘梅莹,金梅,等. 表麻下显微斜视矫正术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0,29(13):11-12.

Clinical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abismus

GUAN Qingxia, Mul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Muling 157599,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in strabismus treatment use th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Methods 70 cases of strabismu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operation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eeding in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abismus, adopt the method of microscopic surgery has certain clinical value, method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FStrabismus, Microscopic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R779

B

1674-9308(2015)08-006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8.055

157599 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矫正术显微外科斜视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