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跨界搜索理论探讨

2015-01-31殷晓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动态性外部环境开放式

殷晓超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跨界搜索理论探讨

殷晓超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企业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需要的技术和市场知识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加速创新的脚步,否则企业将会失去竞争能力,以致倒闭。企业边界的模糊趋势,跨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基于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很多学者提出从企业外部搜索知识来适应竞争的需要。继企业内部开发、外部并购之后,企业跨界搜索已成为企业获得创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之一。由此看来,跨界搜索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具有显著的作用,不仅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开放式创新;跨界;搜索理论;企业

一、引 言

在开放式创新大背景下,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日渐复杂、多样化,只依靠企业自身的知识明显不能保持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企业必须从外部组织汲取知识,满足企业需求,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企业认识。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组织边界的模糊,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不仅去除了传统的封闭创新的弊端,还有利于企业对内外部知识等资源的应用,因此,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主要的创新模式[1]。与封闭式创新的区别是,开放式创新对内外部知识更加渴求,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更加迫切,大数据时代知识的爆炸,特别是异质性知识对于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愈发重要,受到了企业广泛的关注。跨界搜索是企业跨越组织边界或技术边界,进而搜索获取异质性知识,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这些年来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2]演化经济的研究显示,在帮助组织发现不同的外部资源,使得组织创造出技术的新联合时,搜索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3]开放式创新,需要企业接收外部知识和技术,又要面临原有的知识技术的传播,开放式创新的过程涉及大量的知识扩散,而这些知识扩散的过程需要组织有能力对其加以支撑,跨界搜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经有很多学者发现,跨界搜索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具有显著的作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回顾

1.开放式创新及其理论体系

创新这一概念自熊彼特于20世纪初提出以来,不管是企业还是学者都认为技术的创新是企业内部的事情。而事实是,没有创新的企业都倒闭了,技术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创新活动必须在企业内部单独地进行,以避免企业的技术被别的企业获得,不再是企业特有的资源,不能维持技术的领先地位。[4]Chesbrough的研究表明,在企业旧有的技术创新模式下,企业进行创新的整个创新过程是,创新的创意产生于企业内部,进而开发这个创意,形成技术,产生新产品,然后通过企业自身的销售团队,市场营销能力,后勤服务能力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知识是企业自己的,并没有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扩散、流通,企业依靠自身的研发团队,依赖自己的关键技术。Chesbrough把这种传统的创新模式称为封闭式创新模式。但20世纪末,因为环境的动态性以及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日渐复杂、多样化,传统的封闭创新发生了变化,有研究前景的创意逐渐出现,但是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研究,创新的效率很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逐渐落伍。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打破了传统封闭式创新下企业研发的模式。第一,企业以前只在内部研发,现在可以从企业供销商、学校、科研机构,甚至是消费者中找到灵感,知识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可以利用的异质性知识来源丰富。当然随着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企业渐渐不能长期留住创新需要的人才。第二,旧有的依靠企业自身研发团队进行的技术创新,随着知识的不断扩散,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有前景的创意越来越多。风投的兴起,很多具有创意的技术型人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新部门,转而建立自己的企业,成为传统企业的有力竞争对象。第三,以前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的创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被其他企业发现或利用。最后,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产品进入市场后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专业知识的扩散使得企业不能依靠以前的特有知识获得长期利益,企业更加需要利用内外部资源,互相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5]这些现象打破了旧有的内部创新模式的桎梏,使得创新更加的开放。基于这些现象,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被提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边界被打破,企业的创新方向不仅产生于企业的内部研发部门,也可以从企业的外部找到灵感。企业不仅要利用内部的创意,也要能够发现外部的创意并利用创意,开发产品或服务,创造价值。

2.跨界搜索理论

当今,企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技术和市场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以前的单独的封闭创新模式慢慢地会带领企业进入“能力陷进”。所以,很多学者们慢慢地开始注意从外部汲取知识来丰富现有的理论,力图避免“非此地发明”和“非此地销售”的思想。近几年来,人们继内部研发、外部收购之后找到了另外一条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就是通过跨界搜索,在搜索中获取不同专业的知识,从而来获得创意和知识,进而进行组织创新。跨界搜索理论源于Cyert 和March 于1963年出版的《企业行为理论》一书,Cyent和March认为跨界搜索是企业通过搜索活动解决困难与进行创新学习[6]。关于“跨界搜素”的认识,目前的学者大多是从资源、演绎方面将跨界搜索认为是一个可以扩展的企业的动态能力、提升企业决策者管理的能力、企业再学习与创新活动的研究领域。跨界搜索是企业搜索的分类之一,企业搜索是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下,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寻找机会而进行的信息搜集过程。学者们认为企业搜索有以下特征:首先,企业搜索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寻求一种机会;再者,企业跨界搜索实施的背景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企业搜索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并且有计划地开展,最终逐渐成为企业的常态。

有学者认为可以将跨界搜索分为技术知识方面的跨界搜索和市场知识方面的跨界搜索。跨界搜索是组织为了在新环境下解决问题或发现机会而进行的知识搜集活动。知识搜集不仅是搜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跨越组织边界开展知识基础的搜索活动,使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更加专业,而且,因为外部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容易使企业产生一些核心的刚性和能力的陷进问题。[7]所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愈加复杂,不断有企业进行研发模式的创新,进行跨界的搜索,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与外部环境相适应。[8]与此同时跨界搜索活动必然也会增加一定的搜索成本,使得可靠性降低。但是,跨界搜索却可以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异质性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库,促进与现有知识的融合,从而进行创新。

创新的成功需要两个方面的知识,即技术和市场。所以,这两个跨界搜索是知识创新的两种最重要的搜索行为[9]。技术知识的跨界搜索,是指跨越了组织边界和认知的基础,得到与企业生产方法相关的新知识。企业不仅要密切关注现有专长的相关技术,还必须跨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领域,甚至是不同国家,从更开放的环境获取创意、创新所需的差异性技术知识。[10]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则是指企业跨越组织边界和认知基础,探索新的市场划分、新的产品或服务设计、新的销售渠道与新的商业模式等相关的市场知识,企业不仅需要关注现在的顾客和竞争对手, 企业还需通过跨越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 从更开放的环境获取潜在顾客、潜在竞争对手以及替代产品提供者等方面的有关信息。

按照路径依赖和演绎经济学派的观点,技术发展对企业的技术搜索与创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企业的搜索活动具有路径依赖性,也就是企业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现有知识搜索新技术或新知识。Nelson 和Winter等演化经济学者们将知识搜索分为本地搜索和远程搜索,而且还说明了搜索的类型与目前对知识的应用情况对搜索过程的影响。[3]本地搜索不仅使组织更轻易地获得企业已有的周边的知识,而且还使得组织陷入“能力陷进”的问题,更严重的情况是还会使组织失去环境的敏感和适应性。但是也有理论认为,如果企业应用本地搜索类似的技术,会使企业渐进的创新。所以,如果要克服本地搜索的一些弊端,比如本地搜索的倾向和能力刚性,就必须克服自身的一些物理、技术的边界来进行探索。[7]

研究创新和学习的理论学者将跨界搜索概括为:“组织在进行产品创新活动中,为解决问题,对企业外部不同来源的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的过程。”[11]企业可以通过跨界搜索连续地吸收新的技术知识,来加强组织的知识基础,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目前企业跨界搜索的维度划分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而且不一样的划分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也不一样。已有很多研究跨界搜索的文献主要从三种维度来划分:第一种,科学、技术、产品市场的维度;第二种,认知、时间等边界的维度;第三种,组织网络边界的维度。本文认为跨界搜索是指企业跨越认知维度和地理维度的边界找寻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活动,然后将跨界搜索分为两个维度:认知维度和地理维度的跨界搜索。

三、跨界搜索的理论研究框架

本文围绕着企业跨界搜索这一根本问题,以知识管理和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企业进行跨界搜索活动的动因,希望解释跨界搜索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探讨外部环境对企业跨界搜索的影响,希望对以后的跨界搜索理论有些启发。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从企业跨界搜索的前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绩效等方面考虑构建跨界搜索的简单研究框架。

1.跨界搜索的动因与影响因素

有关跨界搜索活动的动因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一部分学者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进行研究,企业跨界搜索活动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有:环境的动态性、环境竞争性、外部技术可得性、既往搜索经验与类似企业竞争者的搜索活动等。一部分学者从信息处理的流程视角,研究了跨界搜索活动会被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层意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企业愿景、企业的战略前瞻性以及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等因素都会使组织逐渐进行跨界搜索活动,探索新的技术、产品、销售等知识。[12]研究结果还显示,企业的共同愿景、企业的战略前瞻性、吸收能力等都会正面影响到企业的跨界搜索活动。共同愿景有利于企业吸收、理解外来知识,会使企业有动力进行跨界知识搜索,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必然会影响企业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影响到企业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大背景下,因为环境动态复杂性和竞争程度的不断加深,行业技术、原材料供应以及消费者偏好改变等因素,企业必须有随时发现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下面对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稍作解释。环境的动态性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指的是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的程度。总的来讲,环境动态性的主要特征是技术知识的不可预测性、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行业进入障碍的降低等。已经有研究通过一定时间内企业生存环境变化的次数反映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也通过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反映环境的动态性。环境的竞争性指的是企业在主观上感觉到外部环境竞争的激烈程度。总体而言,环境竞争性的特征有: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产品研发到生产时间缩短、生产成本降低、质量保持高水平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持续监督市场环境,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自身的产品或服务做出调整。环境的动态性、竞争性使得现有的产品或服务不断被淘汰,迫使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

综上,目前已有的跨界搜索研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与竞争性两种情境因素。企业面对复杂动态的外部环境与知识环境,企业自然愿意开展知识搜索活动来改善自身对外界的吸收能力,这也使跨界搜索活动的效率高、范围广而且灵活性增强。

2.跨界搜索的结果

基于上述讨论,可以发现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跨界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的文献。奉小斌等学者检索国内外主要学术数据库中的关于跨界搜索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实证文章,对符合元分析要求的33篇文献进行客观分析,发现组织跨界搜索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3];郭国庆、吴剑峰实证分析了141个美国的大型电子医疗设备企业,研究技术创新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新绩效会受到企业技术探索的强度的直接影响,而且企业现有的知识深度、广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有所调节,其结论对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4]魏江、冯军政通过界定搜索环境的边界,分析影响知识搜索的因素,认为企业有四种有效的知识搜索模式,并且分析不同搜索模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知识搜索是及时发现创新信号、抓住创新机会的途径,企业必须构建自身的知识搜索系统[15]。综上所述,企业跨界搜索正向影响企业知识搜索,进而对创新绩效与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四、小 结

一是跨界搜索维度的界定标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从空间、时间以及认知等角度来界定,而对企业组织网络的嵌入性、企业自身知识库的特征等因素研究缺乏,而且对跨界搜索活动的根本动因研究也较少,对企业跨界搜索的特殊权变因素的研究也缺乏。未来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研究跨界搜索,区分各种情境因素,分析特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更有信度和效度的量表。网络嵌入性特征影响跨界搜索机理应得到更多重视。

二是什么样的跨界搜索能得到最好的搜索结果。已有的企业跨界搜索理论研究中主要考察技术和市场知识等外部环境中的外生变量,对外部知识的状态以及外部知识对跨界搜索结果影响、怎样实施跨界搜索得到最好的搜索结果等研究较少。企业跨界搜索方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成果缺乏,跨界搜索是怎样影响企业的知识吸收和转化以及跨界搜索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除跨界搜索直接影响组织绩效之外,有可能存在中介变量,以后的研究需要探索中介变量的介入情况。

三是是跨界搜索的影响因素。在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中,什么因素会调节跨界搜索活动,以及对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跨界搜索为组织提供了多层次的知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之分,而且跨界搜索受到多方面、多层次因素影响。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重视跨界搜索的动态性和多层次性,探讨深层次跨界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机理。

[1]Chesbrough H. 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3):35-41.

[2]Sid hu J S, Commandeur H R, Volberda H W.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Value of supply, demand, and spatial search for innovation[J]. Organizational Science,2007,18(1):20-38.

[3]Nelson R R, Winter S G.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4]陈钰芬.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2-11.

[5]朱朝晖.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学习协同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

[6]Cyert , R M , and March , J G.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M] . NJ : Prentice- H all,1963.

[7]Rosenkopf,L. and A. Nerkar .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 -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287-306.

[8]Laursen,K.and A. Salter . 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2):131-150.

[9]Sofka and Grimpe,Specialized 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across Europe[J].R&D Management,2010,40(3):310-323.

[10]陈钰芬, 陈 劲.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09,(30):2-9.

[11] Sidhu S, Volberda W, Commandeur R. Exploring exploration orientation and it s determinant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6):913-932.

[12]钟 竞,陈 松.外部环境、创新平衡性与组织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67-71.

[13]奉小斌,陈丽琼.组织跨界搜索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元分析[J].技术经济,2014,33(7):41-49.

[14]郭国庆,吴剑峰.绩效管理企业知识库、技术探索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美国电子医疗设备行业的实证分析[J].南幵管理评论,2007,(10):87-93.

[15]魏 江,冯军政,企业知识搜索模式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56-60.

责任编校:田 旭,马军英

The Cross-border Search Theory in Open Environment

YIN Xiao-chao

(Business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Because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which,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technology and market knowledge enterprise need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companies adhere to the old closed-end innovation, will lead to their own capacity can not meet the increase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rends in enterprise boundaries blur, the importance of cross-border self-evident. Therefore, under the ope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a knowledge of desire and lack of technology, many scholar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from outside the enterprise search needs to adapt to competition. Following internal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acquisitions after the cross-border enterprise sear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ways companies access to innovative knowledge, foster innovation and impro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een in this light, cross-border search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back of ope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not only is a hot research field theory,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pen Innovation;straddling;cross-border search

2015-08-10

殷晓超,男,河南固始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F270

A

1007-9734(2015)05-0102-05

猜你喜欢

动态性外部环境开放式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自组织多主体系统动态性的推理研究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管理者认知视角的环境动态性与组织战略变革关系研究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电网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NG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