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设计与情境体验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5-01-31蔡爱丽
基于情境设计与情境体验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蔡爱丽
摘要: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围绕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评价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革的具体实施,并对改革效果进行总结,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情境设计;情境体验
基金项目: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社科课题“基于情境设计与情境体验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S20140601)
作者简介:蔡爱丽,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环境、复杂系统评价与决策、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2)管理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艺术性的心智技能,并非单纯的书本理论知识;(3)管理学的学习是为了能够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管理理论,而管理实践的内容具有复杂性、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复杂的模拟环境中学习。
基于以上特点,管理学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用为导向,将管理学的技能训练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为了提升学生的体验感,情境模拟的设置也必须是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和感觉得到的内容。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1]
一、全程情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目前,高职生普遍缺乏职业实践,鉴于传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具有零散性与破碎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全程情境化:整个课程的管理情境都是围绕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管理者而设置的,设计了这位年轻的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项任务。[2]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管理工作更偏向于中基层的管理,因此,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应以知识点为主线,构建包含管理职能、管理实务、管理技能在内的三层内容体系,将教学的内容下移,注重基层、注重实务、注重技能;研究对象从传统的整个企业转变成中层部门或者小单位;研究内容从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转变为中基层管理者的实务管理,从重视计划、组织等职能转变为重视领导职能。
二、以情境、体验应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破“纸上谈兵”,强调以应用为导向,使学生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将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实训、日常生活甚至整个职业生涯辐射。
首先,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了适应学生的特点,以管理情境渗透生活的模拟管理作为教学的主线,在情境中学习管理理论,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各章各单元的情境也需要有一定的关联性,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关于管理职能、管理实务、管理技能的初步认识。
其次,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建学习团队,使用如“模拟公司”等职业化的名称,团队学生要负责从公司的成立到后期的运行等各方面的所有事宜,根据模拟公司的经营内容进行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描述、人员选聘、人员考核等多方面的工作。从而使学生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管理的相关理论。
再次,在生活中学习管理学。每次课堂都会开设“身边的管理学”专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管理元素或者机遇,从而有意识地运用管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同时,将自己的发现与分析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能够起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并且锻炼了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能力。
第四,构建全方位考核体系。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模拟公司的形式自由活动,自我控制。因此,全体学生都是考核者,都参与成绩的评定;考核的范围包含了知识测试、模拟公司的运营、身边的管理考核等内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考核对象,即考核包括出勤、问题的回答、案例的分析、模拟公司的运营汇报等教学的所有环节。[3]
三、依托平台进行课程教学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习途径已经由传统的教科书、参考书转移到了网络,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以及学习偏好,积极开辟新的学习途径,比如:微课、学校的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
首先,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由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将管理学中所有需要重点讲解的知识点分别录成微课,这样,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回顾时,遇到困难可以先向微课求解,同时,在微课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或者让学生具体练习的环节。[4]
其次,学校的教学平台可以将课程的所有内容上传,学生可以借助平台学习知识、完成作业、实现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
第三,微信公众号。借助管理学微信公众账号(management20150326),根据需求分别对一级菜单、二级菜单进行设置,主要实现传递课程信息、最新相关新闻发布、学生提问、学生互动等功能。[5]
四、课程教学中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管理学课程通过一学期的改革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课堂的学习气氛明显得到了提升,逃课的学生较少,学生课堂上的关注度增强;(2)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融入平时的实践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3)课后作业的抄袭现象明显减少,在每一次的案例分析练习中,总能发现很有见解的分析。
但是,课程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亟需加以改进:(1)关于全方位的考核。由于课时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做到真正的全方位考核。学生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不能够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引导,端正其评价态度;(2)关于平台教学。目前,平台的应用、更新还不是很及时,今后要不断完善微课、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使其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程教学改革是不断推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课程教学改革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丁芸芳.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2012(3):28-29.
[2]周乃彤,胡明,廖文,等.过程考核导向的“药事管理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药事,2015(2):167-172.
[3]刘瑛.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05-106.
[4]王任军.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5(2):57-59.
[5]徐奎玲.高职管理学课程“两次飞跃”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7-49.
[责任编辑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