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治疗大肠息肉176例再次病理结果及随访分析

2015-01-31陈敏皮军亮孙泽徐田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圈套电凝大肠

陈敏 皮军亮 孙泽 徐田田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治疗大肠息肉176例再次病理结果及随访分析

陈敏 皮军亮 孙泽 徐田田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大肠息肉病理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76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对照组行活检钳除术,观察两组病理结果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实验组再次病理癌变检出率4.0%,随访期间息肉复发率6.8%,平均复发时间(2.2±0.5)年,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疗效显著,降低复发率,再次病理诊断准确率高。

大肠息肉;内镜;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病理分析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从黏膜面突出到肠腔内一种赘生物的总称,而不管其大小、形态、及组织学类型。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良性肿瘤。肿瘤性赘生物是癌前病变的重要表现,及早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本研究以2006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6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76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内镜检查明确诊断,术前活组织检查,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88例):男46例,女42例;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2.2±6.4)岁;单发息肉57例,多发息肉31例。对照组(88例):男44例,女44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2.7±6.1)岁;单发60例,多发28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内镜下进行微创治疗,手术前1天晚饭后起禁食、禁水,术前使用导泻剂排空肠道,保证术野清晰。

实验组患者行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即内镜直视下以一次性息肉圈套器套扎息肉,高频电刀套切、电凝切除。

对照组患者行活检钳除术,即内镜直视下以活检钳直接摘除息肉。息肉摘除后再次病理检查,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病理特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息肉切除成功率;对比术前病理结果分析再次病理结果特征;术后随访,观察息肉复发及患者生存情况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例术后并发症(2.3%),对照组10例术后并发症(1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前后两次病理结果的比较分析

术前病理结果显示,腺瘤83例,增生性息肉62例,炎性息肉17例(改前20例),淋巴性息肉11例,P-J综合征3例。腺瘤中,管状腺瘤43例,绒毛状腺瘤32例,混合型腺瘤8例。其中,良性病变174例,癌变 1例,癌变率0.6%。再次病理结果显示,腺瘤85例,增生性息肉 62例,炎性息肉20例,淋巴性息肉9例。腺瘤中,管状腺瘤43例,绒毛状腺瘤33例,混合型腺瘤9例,P-J综合征3例。其中,良性病变169例,癌变7例,癌变率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随访分析

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3±0.7)年;每例患者内镜随访次数1~6次,平均(1.8±0.3)次。随访发现,实验组6例息肉复发,复发率6.8%,复发时间为7个月~5年,平均(2.2±0.5)年;实验组17例息肉复发,复发率19.3%,复发时间为3个月~4年,平均(1.3±0.4)年,两组患者大肠息肉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随访期间,5例患者肠梗阻(2.8%),4例患者严重营养不良(2.3%),2例患者死于P-J综合征(1.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大肠息肉最常用方法,适用于摘除多种类型的息肉,尤其适用于有蒂息肉[2-4]。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以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摘除大肠息肉手术成功率为100.0%,与吴伟健[5]报道结论一致。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后,实验组2例残端少数渗血,未见穿孔、灼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复发率6.8%,与报道一致[6],考虑为高频电凝圈套下息肉摘除更为彻底,有效降低了原病变处息肉新发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需进行活检,以了解息肉性质、类型及有无癌变等,以指导后续治疗[7]。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息肉切除后病理组织检查癌变检出率(4.0%)高于术前活检(0.6%)。再次病理结果癌变检出率与郑恩典[8]报道的大肠息肉癌变率(4.4%)基本一致,提示术后病理活检诊断准确率更高。此外,对全部患者进行6个月~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6例息肉复发(6.8%),复发平均时间为术后(2.2±0.5)年,对照组17例息肉复发(19.3%),复发平均时间为术后(1.3±0.4)年,实验组大肠息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发肠息肉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延缓复发时间,考虑可能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对突出性息肉组织的切除率更高有关。随访期间,5例患者肠梗阻(2.8%),4例患者严重营养不良(2.3%),2例患者死于P-J综合征(1.1%),组间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个体差异性有关。

综上所述,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疗效显著,对癌症病变的早期检出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屈银宗,黄景荣,余贻汉,等. 尼龙绳和钛夹在大肠粗蒂息肉切除过程中的风险评估[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6):413-414.

[2]杨勇,裴一奭,冯涛. 108例大肠息肉电镜下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71-572.

[3]张磊,董向前,张颖慧. 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258例[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10):672-673.

[4]史小燕. 大肠息肉221例临床病理分析[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211.

[5]吴伟健,何炎尧. 内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2):1822-1823.

[6]杨姣,方海明,章礼久. 491例胃及大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7(2):265-266,267.

[7]查德华,李明,王建民,等. 318例大肠息肉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79-181.

[8]郑恩典,郑亮,林细州,等. 胃息肉与大肠息肉临床和病理特征的比较[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6):444-448.

医学论著的写作要求

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医学论著应具有四大特点:

一、在写作的形式上有比较规范的要求,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属地、邮编,符合问题内容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前言(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体会)和参考文献等各项内容(论著字数应在2500~3000字)。

二、医学论著是作者从自己已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性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

三、医学论著所表达的结论比较明确、可信,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

四、医学论著应为一次性文献(含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

Endoscopic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and Snare in the Treatment of 176 Cases of Colorectal Polyps Again Pathological Results and Follow-up Analysis

CHEN Min PI Junliang SUN Ze XU Tianti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enjinting Hospital of Sihong County, Sihong Jiangsu 2239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snar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polyps.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6 to October 2016, 17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poly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high-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resection, biopsy forcep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hological results and follow-up.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two groups was 100.0%. The detection rate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4.0%,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6.8%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average recurrence time was (2.2 ± 0.5) years. The index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coagulation, snar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polyps signifcant efect,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nce agai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high accuracy.

Colorectal polyps, Endoscopy, Electrocoagulation ring resection, Pathological analysis

R735.35

A

1674-9308(2016)35-008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46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消化科,江苏 泗洪 223900

猜你喜欢

圈套电凝大肠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狼的圈套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