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特征及经验启示
2015-01-31甘涛
甘 涛
(周口师范学院 教务处,河南 周口4660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强劲的增长。但近年来,“中国制造”却遭遇到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受人力成本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制约,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产业中心原有的粗放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后发展国家的崛起,以及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除了加紧实施转型升级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推进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至关重要。目前,引导和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明确要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明确指出,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和中高端水平跃起升,具有重大意义[1]。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产业转移集聚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转移项目的层次也不断提升;同时,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入了一批较为先进的产业项目。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产业转移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同质化发展、恶性竞争、落后产能转移等。
河南省地理空间优越,交通发达,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首要承接地。通过产业转移加快河南省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东西融合、南北对接,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随着中原城市群及郑州航空港区的成立,河南省正着力构建区域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地带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构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开成经济隆起带,推动中部崛起。
一、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一)吸纳式梯度产业转移推动河南省产业规模崛起
作为次梯度地区,河南省主动吸纳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不仅优化了本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而且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持续增长。从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2009-2013年,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34.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全国比重比2009年提高了2.11个百分点,不仅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全国水平,在中部地区对外资也具有最强的吸引力,表明国际产业向河南省转移的速度高于其他地区。河南省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若干次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2014中国 (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643个产业转移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3548亿元。
(二)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网络、智能终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向中原经济区转移集聚,带动了相关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配套企业向河南省转移,河南省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河南省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承接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同时,正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承接更多的以技术为核心的高附加值行业。2009年至2013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信息网络、节能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向中部地区持续转移聚集,传统产业在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过程中,河南省的一批规模较小的资源耗费型轻工企业作为低端产能被淘汰和重组,因此轻工业比重略有下降。食品、纺织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点,机械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电子信息行业具有劳动力和技术密集型特点,这些产业在河南省比重均有提升,表明随着河南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劳动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产业承接环境不断改善,产业承接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转移初期河南省大规模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当前的梯度转移已转变为能够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各类特色优势的、不同层次的产业向中部地区协同转移。这些产业在河南省从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并在配置产业链的需求下不断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了产业链式集群转移成为新的产业转移态势。产业转移正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三)产业转移带动河南省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近年来,集群化、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新趋势。例如富士康在河南郑州高新区航空港区转移建厂后,带动50多家电子信息配套企业跟进,形成了电子代工产业链。产业集群转移是区域产业关联性增强的表现,有利于整合要素资源,突出区域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在产业转移集聚带动下,河南省城市群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支撑带动能力明显提高,已经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主要力量和重要依托[2]。中原城市群以相对较少的空间面积集聚了相对较多的人口和产业。2009-2013年,河南省人口向中原城市群集聚明显,经济总量也向中原城市群集聚增长,中原城市群显示出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极化效应。在城市群区域,产业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充分流动,获得高效配置,城市群已成为劳动力、技术、资源、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产生了极强的产业集群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价值链效益。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河南省的区位优势,打造黄河中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而且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区域品牌,为中部地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区位空间。
(四)劳动力回流支撑河南省产业承接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不断向河南省转移,劳动力同步转移趋势已逐步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一直是劳动力输出的大省,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珠三角和长三角,支撑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如今,随着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这批劳动力开始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回流,而经过在东部沿海企业的历练和培养,这些劳动力已从普通农民工成长为技术技能人才,从文化知识、技术知识到工作理念、创新理念都达到了一定层次,这为“中原崛起”注入了强劲的支撑力。河南原本就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回流是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形成一定规模的标志。据统计,富士康集团将苹果手机生产线从深圳总部转移到河南郑州后,至少带动了30万劳动力回流到河南。这些劳动力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支撑当地工业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形成了产业与劳动力相辅相成的良性局面,对中原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流出量明显减少。
在东部沿海企业不断转移到河南省大好环境下,近几年河南省各集聚区发展较快,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但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3],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集聚区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受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影响,部分集聚区产能发挥不足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部分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负增长。同时,部分集聚区招商引资进度滞后,投资增速回落,并产业集聚区活力不强,缺少新开工的项目,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大提升高空间。
二是集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未完全消除。河南省集聚区的发展受到土地因素、资金要素、技术要素等方面的制约,相应制约因素未能及时消除,集聚区发展存在很多困难。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是土地,然而目前河南土地指标少,缺乏节约用地或利用非耕地的具体支持措施、土地审批制度烦琐等问题仍然存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各种基础及配套设施需要投入资金量较大,而地方财政难以支持。技术的制约因素也不可小视,受资源、环境、已有产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集聚区内发展的产业急需加强创新力度和提高科技含量,而这些技术因素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也并非易事。
三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缺少规划和前瞻性。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缺乏前瞻性、基础设施规划不科学、配套设施不完善。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应具备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和较快转化科技成果的特点,而河南省众多产业集聚区内,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比较少,大部分集中于传统的产业领域。同时,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的布局缺乏统一规划,部分集聚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等设施不符合发展要求,污水处理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此外,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研发平台、企业孵化、人才市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休闲娱乐等需求尚未完全满足。
二、河南省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和区域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引导和支持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国家和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推动下,中部地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域,在东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中部地区为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重塑竞争力的有利空间,成为东部地区及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河南省依托交通发达,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和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已经凸显出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区的建立,都为河南省承担国内外产业转移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河南省已成为全国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重点示范省份,创新了一批工作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河南省产业承接环境的改善对产业转移产生较强吸引力
为顺应产业转移需要,近年来河南省在城市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产业承接能力持续增强。2010年开始,河南省实施了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全力加快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五大载体建设,着力推进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建设,产业承接环境得到显著改善[3]。在投资的拉动下,河南省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大中城市道路、排水、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信息通信等得到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各种公用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产业承接发展环境显著改善[4]。
(三)综合成本优势凸显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2009-2013 年,河南省平均工资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吸引产业向河南省转移集聚的原因之一。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出新的“人口红利”,能够促进东部地区转移到河南省的企业重塑竞争优势。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河南省转移,带来一大批劳动力回流,这些劳动力经过东部沿海企业的培养、熏陶和经营活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管理意识均远高于省内本土的农村劳动力,这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也是“二次人口红利”的集中体现,将对产业向河南省转移产生强劲的吸引力。
河南省平均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差距不断缩小,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并没有丧失。按照科学发展观规律,评价一个地区的投资优势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工资水平,还应当考虑居住成本、环境容量、创新能力、产业配套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等,这些会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与东部地区相比,综合成本仍然相对较低,优势依然明显。河南省的综合成本优势成为其吸引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
(四)较高的经济活力成为河南省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012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持续偏紧及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工业增速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工业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疲软,国内需求增长放缓。虽然如此,2012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价格走势分析,2010-2011年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相比有较大涨幅,河南省价格指数的回调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河南省保持了相对强劲的经济复苏的执着和较高的经济发展热度。在2012-2013年间,受工业经济下行力的影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走低,但河南省总体降幅小于全国,呈现低通胀的局面,有利于带动产业转移集聚。企业向河南省转移既能控制生产成本在预期范围内,又能充分利用相对景气的市场状况,因此直接形成了企业自发向河南转移的动力。与此同时,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更清晰地揭示了市场活力的保持,2010-2012年河南省的指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河南省经济景气程度高于全国,是承接其他地区产业进行持续发展的重要承接地和集聚地。
三、河南省产业转移经验总结
(一)建立全省动员的“省长模式”,力促重大项目转移落户
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有良好的制造、组织、生产环节发展环境和强劲的工业成长力。为抓住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将引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组装产业链环节作为重点目标,省委省政府领导亲力亲为,全省动员,确保重大项目落户。富士康苹果手机生产线落户河南省郑州市,看似是一个工业领域的事件,其实是各部分协同推动的结果。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富士康落户郑州高度重视,不仅由省领导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直接会晤,协调项目落户的具体细节;而且专门成立了富士康项目产业转移办公室,由省领导牵头,协调发改、工商、教育、金融等部门,为富士康转移营造良性、宽松、舒适、高效的承接环境,充分提供所需资源。在上述“省长模式”的推动下,短时间内形成了巨大的联动合力,使郑州航空港区的厂房、工人、宿舍、物流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迅速到位,苹果手机生产线快速开工,创造了“郑州速度”。这一转移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富士康降低了苹果手机生产的用工成本,实现战略转型,而且为河南省带来了几十万的就业岗位,培养了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并且使河南省各项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富士康与河南省的双赢局面。
(二)搭建多个产业转移对接平台,促进转移对接
河南省是全国产业对接活动、展会、论坛、交易会、博览会等举办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通过搭建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促进产业转移“一对一”“点对点”对接。中部及相邻九省 (区)共同构建的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正成为区域性、常态化的产业合作发展平台。中国 (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成效显著。该平台的特点是不仅仅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而推动产业对接,还举办了中原院士行、行业论坛、工业转型成果展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以沟通交流、思想碰撞的方式深入探讨产业转移、区域发展的趋势,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总结规律、经验和教训,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合作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三)突破行政壁垒,让市场机制配置产业要素
河南省在建设中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过程中,打破了行政壁垒,促进产业要素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内自由流动、集散、调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要素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为充分保障产业要素按照市场规律流动,全省联动,突出经济区概念,弱化行政区概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突破行政壁垒,是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的重要实践,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产业转移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变革,必将形成一个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效能的良性预期。承接地在转移产业融入发展时从产业配套、人文环境、发展理念、行为模式等方面提供较好的衔接,减少适应成本,增加产业合作双方对产业转移的认同感和产业承接便利性,对产业转移到本地区发展能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四)产业转移手段选择必须依据本地的特色优势
引导和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部门所采取的手段与地方特色优势相一致,是科学发展观要求下分类指导的体现。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地区,应当推动产业链整体转移。如河南省引进富士康等龙头代工企业手,积极打造产业配套,吸引全国配套企业跟进,带动了一批产业转移。具有禀赋优势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禀赋优势,如河南省劳动力优势在产业转移手段配置上理所当然地成为考虑重点。具有不同产业优势的地区,相互之间应当进行分工合作,各地区明确各自不同的产业定位,进行差别化发展,杜绝盲目复制,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格局。
(五)政府服务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要破除行政壁垒,强化政府部门服务职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要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产业落户的相关成本,创造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低税费成本、低物流成本的“五低”商务环境。要减少审批环节,尤其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建立一站式通知和绿色通道机制,大幅度提高行政效率,节省审批时间,帮助企业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为企业营造自由开放的经营环境和高效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指一切依靠市场政府无须作为;而是指政府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手。加强产业转移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防止落后产能转移,仍然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能。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才能充分保证产业转移有序推进。
在产业转移集聚的带动下,中原城市群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支撑带动能力明显提高,已经成为促进中原地区崛起的主要力量和重要依托[5]。引导和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注重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部门要特别注意跟踪产业转移发展态势、分析产业转移规律,总结产业转移经验成效,集中优势,全省联动、协调发展,由此带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河南省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
[1]方烨.国务院五项政策促东部产业西移[N].经济参考报,2014-06-26(1).
[2]冯飞.要素成本上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78-80.
[3]张守营.中部地区城市群“隆起”[N].中国经济导报,2013-05-23(3).
[4]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产业转移研究报告2014-2015[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9-91.
[5]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1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