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信为平台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

2015-01-31王庆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处湖南长沙4005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管理模式高校

滕 远,王庆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处,湖南长沙4005)



以微信为平台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

滕远1,王庆辉2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处,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已经走进大学校园,微信的特点和功能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微信这一平台,针对传统思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创新思政管理模式,以微信为契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新台阶。

关键词:微信;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出现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公益等“微”字网络文化和形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微信,以其强大的应用功能和丰富的内容平台,现已成为“微”字家族中最为活跃且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员。微信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1]

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力军,他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是其它社会群体不可相比的,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可以通过微信这个新平台,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网络互动管理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管理瓶颈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和破冰点。

一、微信的特点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低资费、跨平台沟通、用户体验丰富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与另一微工具微博相比而言,则更有个性。微信现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即时沟通的主要工具,并且微信的强大功能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跨平台、低资费适合大学生群体。微信在iPhone、Android、Symbian等系统平台上都可以使用,只要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开通GPRS服务,便可以通过网络数据传输进行各种互动,真正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完美对接。只要用户下载注册腾讯微信,便可通过手机通讯录、QQ好友等多种形式,迅速添加微信好友,建立属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腾讯微信的费用很低,几乎为零。费用1块钱的1M流量,可以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后台运行只消耗约2.4K/小时,这对于尚无经济实力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相对于短信和电话,微信绝对是一种更为节约、快捷、时尚的沟通方式。所以,随着大学生对微信的广泛应用和喜爱,微信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各方面的影响也将更为深刻。

功能强大、用户体验丰富吸引大学生群体。微信改进了传统聊天工具的基本功能,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通过QQ好友、手机通讯录和微信号等多种渠道自动推送添加好友提醒,并且开发了实时对讲功能,使得聊天形式更为丰富多样。[2]微信的即时聊天功能,使大学生只要通过手机便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时间与朋友进行互动,并且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聊天,方便快捷。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让大学生可以有一个展示自我想法和生活的平台,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可将他人的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还可以对好友分享的东西进行“评论”或点“赞”。因为微信中的朋友都是通过自己认证的好友,不用担心会有陌生人,所以很多学生都乐于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是照片上传到朋友圈,微信已成为好友之间的一种亲密互动,具有可信度和安全度。微信的一些特色功能,如“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这些特色功能可以进行匿名交友,也可以认识新朋友,对于好奇心强的大学生具有吸引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功能具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一些恶性事件都源于对陌生人的过分信任。

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直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说教、灌输、要求等,这些“填鸭式”的理论教育管理方法,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已不能起到良好效果,并由于受校园、班级等环境的限制,沟通疏导的方式还很单一,缺乏情感交流,使学生很难从内心真正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

1.主客体关系不平等。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对重要范畴,主体对应教育者,客体对应受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客体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3]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以主体的强势姿态向作为客体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和理论灌输,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使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很难深入学生实际,触动学生心灵,学生作为这种关系中的弱势群体,也很难积极主动地将思政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素养。

2.沟通疏导方式单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疏导方式主要以说服教育、灌输理论、学习活动为主,这些方式方法都比较枯燥无味,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应付了事。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主要在课堂、寝室等固定场所,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素养无法真正得到提升。

3.思政教育情感缺失。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语言正规教条、语气严肃认真、多以长辈、老师的姿态进行,没有俯下身、沉下心,以平等、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由于大学班级管理较为松散,师生之间交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很多学生都感觉与老师关系不亲近,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距离感和疏离感。思政教育中情感的缺失成为思政教育深入学生的一道屏障。

三、微信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创新了新模式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需要互动式、探讨式、情感式的教育方式,求新、求变、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教育方式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所喜爱。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微信特色、利用好微信的功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跟上“微时代”的步伐。

1.发挥微信沟通功能,提高思政管理效率

针对大学中师生之间沟通途径不广,交流时间不多等情况,微信的强大沟通功能弥补了此不足。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将微信号告知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微信好友关系,师生之间便可以通过发送消息、图片、语音聊天、拍摄微视频进行及时的思想沟通,使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沟通无障碍。在微信中的师生,平等性、亲切性都更强,学生也乐意通过此途径将心事或是思想中的困惑进行倾诉,老师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沟通,使思政管理摆脱以往的教条束缚,提高思政管理的效率。

2.发挥微信群组功能,建立思政管理团体

针对大学班级无固定场所,凝聚力差等特点,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群组功能,建立“微班”(即以微信为平台,建立班级管理沟通平台),以“微班”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包括下达通知、班级活动、课程安排、讨论学习等都可以在“微班”中进行,有困难、有疑惑、有建议可以随时提出,老师和学生在同一沟通界面,可以进行及时解答和情感交流。老师还可以以班级名义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组建一个由辅导员老师牵头的微信信息小组,负责对班级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老师可以向学生定时推送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一些优秀的、有启发性的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素质。通过“微班”和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起以微信为媒介的班级管理团体,重新构建一个具有凝聚力、沟通力、互动力的管理团队。

3.发挥微信圈子功能,强化思政管理手段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微信的“朋友圈”,是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可以传递正能量的舞台。老师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一些积极正面的言论和思想感悟、上传一些乐观向上的照片图片、推送一些有深刻内涵的文章或是链接一些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东西。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朋友圈”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喜好点、关注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影响和走进学生。

4.发挥微信提醒功能,拓宽思政管理路径

由于大学生活比较自由,业余时间较多,有些学生无法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的时间,作息不规律、上课迟到、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大学生持久性、自治性不强等特点,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提醒功能,利用语音提醒、QQ提醒、短信提醒等方式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有时候一张提醒笑脸、一句温暖的提醒话语都会让学生倍感温暖,打从心底接受提醒并努力去改变。其实,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潜在的感染和影响,能以更好的方式走进学生,才能最终走进他们的心里。

四、微信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提供了新契机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微信正在逐渐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交往方式,作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和辅导员,应积极抓住这个契机,接受微信、应用微信,通过微信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交流沟通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植于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

1.微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

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作为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要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才能对其思想和价值观进行良好的引导。微信正是一个契机,微信已经日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交往方式,成为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媒介,成为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学生愿意通过微信来进行交流沟通、交友互动、心情传递、信息分享,因此,微信便成为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走进学生生活和内心的最好平台。教育者可以与学生建立好友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朋友圈”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征,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引导,使思政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并具有针对性。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展示一些图文并茂的具有正面思想导向的资料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传统的说教灌输模式,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沟通交流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2.微信有利于学生自我思想管理主动化

在大学,老师与学生直接的交流沟通机会并不多,教师上完课便走人,学生上课教室不固定,上完一节课又忙于去另一个教室,彼此之间很难有机会沟通;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也只能通过开班会、布置工作、搞活动、下寝室等机会进行短暂的沟通,并由于场所、时间限制,很多同学都无法和辅导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心,同时又不愿意去办公室单独找辅导员聊天,致使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疏离感。微信的出现,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伙伴关系,可以关注彼此的动态和想法并能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当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自身不能解决的困难或困惑时,可以通过微信主动与老师进行语言甚至视频互动,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得到答案,以此来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这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身的思想和素养也得到了升华。

3.微信有利于思政教育人员工作创新化

在大学,师生之间的沟通时间十分有限,仅仅利用上课时间,并且多数进行的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根本无法达到内心层面的沟通,很难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另外,由于大学班级没有固定的教室,导致学生和老师缺乏归属感,无法拥有静下心来进行交流沟通的平台,即便可以走进学生宿舍,也因种种限制无法和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交流沟通。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能一学期过后还没有和老师说过一次话,更别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但是随着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彼此的日常动态,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了解从课堂扩展到日常生活的点滴,还可以通过发送消息、语音和图片进一步沟通,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升。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微信交流则避免了面对面的约束感和紧张感,使交流更加顺畅,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很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掌握微信的特点,灵活应用微信的功能,以微信为平台,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百科名片:微信[EB/OL].(2014-11-24[2015-02-13]http://baike.so.com/doc/5329667.html

[2]肖祥,孙晨阳,朱媛媛.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269-272.

[3]杨化.“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3,26(1):118-122.

(责任编辑:娄刚)

Structuring a New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sing Wechat as the Platform

TENG Yuan,WANG Qing-hui
(1.The Student Affairs Office, Hunan No.1 Normal School,Changsha 410205, China;2. The Student Affairs Office, Hu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410205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e of wechat age, wechat has already entered our university campus,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which have imperceptibly affected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thought and life. Work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actively use wechat as a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to innovate a new one,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 new level with the wechat as a good opportunity.

Key words:wec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作者简介:滕远,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新型校园网络舆情与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相关性探究》(XYS13Z12)阶段性成果;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湘教工委〔2014〕89)《“互助学习型”宿舍思政辅导员团队》(15F30)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2-2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5)-0120-0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管理模式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