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2015-01-31向征康清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向征 康清杰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向征 康清杰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完善、课程内容和形式单一、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不足、医德匮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本文就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总结,并为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基金项目:重庆市渝中区科技项目(20130120)
通讯作者:向征,E-mail:18580707275@163.com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但自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施以来,社会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源于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误区;二是源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1]。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及职业技能基本培训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功能定位不清,形成相互干扰。认清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1 培养宗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和年轻的临床医师加入了研究生学习的行列。面对新型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许多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者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一部分老师将科研型硕士的培养模式照搬于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的培养。那么对于教育者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宗旨来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的有关规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不仅要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还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症,更需要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2]。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从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价值观、医学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等七大领域界定了高等医学人才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2 评价和考核

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需要一套恰当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我国多采用多级制,主要包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3]。轮转科室通过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科室的轮转;轮转至一半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技能、总结汇报等,合格后进入下阶段的轮转;所有科室轮转完成后进行毕业考核,形式与中期考核相同,内容包括所有轮转科室涵盖内容。但各单位制定的考核体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国家也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使得多级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目前有人建议,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的临床训练制定量化指标,如管床数、患者数、病种、手术或操作的数量等,并随时进行考核。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质量约束体制,可以予以尝试。专业型医学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和考核是培养的重要核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3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种类型,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器官系统定位的课程体系,其各有优缺点[4]。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学科课程体系,专业型医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来进行设置的,普遍缺乏临床思维、技能以及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专业型医学硕士应该首先学习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和技能,其次是医学前沿和方法类课程,再是实验技术和交叉学科课程,最后是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最终建立起以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本科化特征明显,缺少启发式、讨论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尽管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发现问题。网络教学、模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教学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在国内,华西医院是最早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和考核的院校之一,它让研究生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学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各个学科整合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4 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质,它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表现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操作能力,能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大多数院校通过病例的规范书写、体格检查、临床操作、医患沟通以及临床紧急事件处理的培训来提高临床技能[5]。但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在临床轮转期间很难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其进行轮转指导,这影响了他们临床技能的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重道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保证他们有完备的科室轮转体系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其次培养单位应转变观念,完善培养制度,科学制定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规划;最后专业学位导师也应该清晰认识自己的的教学责任和义务,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从多方面、多层次使专业型医学硕士临床技能的提升达到最优化。

5 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和临床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专业型医学硕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应具有科研创新精神。但是很多医学院校往往忽略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课题研究、临床轮转及毕业要求中,都对他们创新性培养的比重进行一再的压缩。而且许多学生由于临床工作繁重,缺乏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有的导师也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管理和指导,使得他们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各院校需要改善培养模式,建立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导师队伍创新精神的教育。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别于科研型硕士,其研究课题应该与临床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应当能够应用于临床,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现有知识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并且要对学生的科研思维进行引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注意事项,在实验工作开展时结合实际对相关科研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6 医德

医以德为本,无德不为医,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至关重要。专业型医学硕士作为一种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类型,将医德教育纳入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内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和学生都普遍将教育学习重心放在提升临床技能上,医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19所国内首批开展专业型医学硕士教育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调研结果表明[6],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忽视对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而在一些注重医德教育的院校,其内容大都是一些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没有从实际中教会他们如何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德环境文化和导师队伍医德素养建设,转变教育理念、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能力、医德素养得到协调发展。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将会提高我国临床医疗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仍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应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海斌,付雍,杨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改进策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5):478-481.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J].中医教育,1998(5):3-4.

[3] 董靖竹,张东华,方明,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 (6):115-116.

[4] 吕胜青,赵平,刘海鹏,等.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以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为例[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949-950,1031.

[5] 周健,田宝鹏,叶玉梅,等.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与管理[J].中国医院,2008,12(8):32-33.

[6] 袁羽西,冯跃林,陈地龙,等.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3(36):4473-4475.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 Graduate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XIANG Zheng KANG Qingjie,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edical cause.But th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s of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s are inadequate, course content and form of is single, clinical skills and research capacity is inadequate, medical ethics is scarcity,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weak and other issue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training and the status quo, and made some view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develop high level of clinical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Training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012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015-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G643.7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