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探微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班为例

2015-01-31梁飞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医学导师制实验班

梁飞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中医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探微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班为例

梁飞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中医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既是中医传统教育模式的传承,又是一种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班推行导师制为基础,提出中医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问题及建议,以期为设有中医专业的高校推动导师制建设。

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本科生导师制

我国中医药类大学本科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核心进行的,然而中医是一门经验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不开中医传统的“师带徒”教育模式。因此,不少中医药类大学开始在中医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班为例,指出了本科生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班是依托国家理科基地中医学专业建设点,于2010年创办。中医学实验班实施导师制,学生从第1学年第2学期至毕业都有导师指导,1名导师辅导2名学生,至今已在4届中医实验班中实施导师制。

1 中医专业本科生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以西医学教学模式为蓝本开展的班级教学培养了一批共性的中医学生,但由于中医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单一的班级教学形式难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而推行本科导师制,可让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老师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1 深入了解中医学专业逐渐成为铁杆中医我国高校录取主要是通过高考的方式选拨生源,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主要学习的科目并未涉及中医。除了家族中有人从事中医事业从而对中医专业有较深入的理解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中医专业的了解较少。不少学生甚至在进入中医药大学后因为并未感受过中医的疗效而排斥中医,认为中医师“伪科学”,学习积极性不大。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使得学生在与导师交流、跟导师临床学习中,逐渐成为铁杆中医,深入了解中医学专业,尽早明确中医学专业的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医学专业后,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虽然同样是中医学,然而由于现代医院的分科细化,临床各科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导师,学生可探析中医各方向(包含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等方向)的工作性质,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前做好准备。

1.2 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必须不断接触临床实践才能理解,体会和领悟书本的知识。在推行导师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病人在导师的诊治下病情发展,并及时提出问题,反思案例,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诊疗技术。甚至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直接参与临床实践,更深层次感受中医魅力。中医的学习,注重经典的学习与背诵,经典的临床应用,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很难亲身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推行导师制,可提高对经典重要性的认识,在课堂上学习经典,在临床学习中感受导师使用经典,在临床实践中领悟经典。

1.3 感受导师的人格魅力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随着社会诚信的丢失,我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从医学高校的角度而言,急需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在学校课堂中,暂时尚未设置专门的课程教授如何与患者沟通。推行导师制,学生在跟诊中,耳濡目染,能直接感受到导师“精诚济世”的情怀,感知导师如何巧妙的与患者沟通。

1.4 完善学生管理及提高学生科研水平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自主时间增多,自我管理不足,而辅导员管理几百个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在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中,2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导师可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协调管理学生。作为高等中医学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有诸多科研机会,如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学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其次,学生可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提高自身科研素质。

2 中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在本科生导师制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导师制在我国高等中医药类院校中实施历史短,经验少,在推行导师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的问题。

2.1 学生选择导师盲目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班导师制运行模式中,由学生单向选择导师。由于是在第1学年第2学期选择导师,此时,学生仅学过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这几门专业基础课。尚未接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等中医经典课程,更没有接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等专业课。在导师组中,导师的研究方向、临床方向不一样,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推拿等,学生尚未接触专业课,且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网站、讲座公布导师的简历,研究方向等,单向选择导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2.2 导师职责未得到实际性的实施《实用教育大辞典》对导师的定义中指出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观察纠正学生行为[1]。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处于试验阶段,虽有明确的导师职责,在实际过程多数并未得到实施。学校除了规定学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其它职责并未得到实际性的实施。学生可以完全不参与导师的门诊,不参与导师的课题。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也没有相关具体规定,使得一部分学生和导师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存在“名存实亡”的现象。由于导师职责未得到实际性的实施,使得“导师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观察纠正学生的行为”成为一句空话,更不用说挖掘学生的潜能。

2.3 师生交集时间少见面频率低导致师生交集时间少,见面频率低有几个原因:1)导师身兼多职,分给学生的精力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班导师都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临床一线医生,集科研、教学、临床于一身,任务繁忙。2)师生分隔两个校区,距离远。在第二学年,学生在大学城校区上课,而导师则主要在白云校区及其附属医院上班,从大学城校区前往白云校区单程时间接近一小时。3)学生课程繁重。在第三学年及往后阶段,学生与导师同在白云校区,但此时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课程安排较满,几乎每天满课。第四学年下学期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实习期间遵守医院的上下班时间,导师上班时间也即是学生上班时间,除了有一个月与导师同一科室,可跟随导师学习,其它时间导师与学生也较少交集。4)导师出诊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每位导师在一周中仅出诊2~3天中的一个上午或下午,其它时间在病房,学生可利用导师出诊时间,参与导师的门诊。但在导师组中,不少导师的出诊时间并非周末,学生由于需在校上课,导致在周一至周五期间无法参与导师的门诊。综上所述,由于主客观原因,师生交流时间少,指导频率低,直接影响导师制推行的效果。

3 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产生于14世纪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最终成为了牛津大学本科教学核心。牛津大学导师摩尔(Will·G· Moore)提出牛津大学导师制成功的因素可归结为3个方面:即关注学生的个体;依赖师生双方的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2]。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可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同时结合中医专业特点,对推行导师制提出以下建议。

3.1 举办讲座讲解导师制完善配备导师过程学校在公布导师名单的同时,应举办专门的讲座讲解导师制,对象应该同时面向学生和导师。讲座的信息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实施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2)导师应该如何指导本科生。3)学生应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老师交流。4)学校的主要科研活动包括哪一些,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5)介绍每位导师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应完善配备导师过程,导师和学生可进行双向选择,以保证师生后续过程的协调。

3.2 创造条件促进师生交流从客观条件上为师生创造更多的交集时间。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导师需在医院从事一线医疗,学校在遴选导师时,可将导师出诊时间作为遴选条件,尽量安排周末出诊的临床一线医生担任学生导师。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导师门诊次数,加强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开展科研讲座,师生共同探讨申报课题事项,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只有创造条件促进师生交流,才能让导师真正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科研潜力、思想状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成才。

3.3 完善监督及奖惩制度,促使师生完成自身职责可学习广西中医学院的经验,明确规定学生跟诊次数及上交一定数量的病例报告。广西中医学院在推行导师制过程中,要求学生收集50例典型的中医治疗病例,完成1篇跟师实习总结[3]。可学习华中师范大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要求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学生在受导师指导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或取得成果,给予导师相应的奖励,制定导师年终考核制度,导师若在年终考核不及格将会取消导师资格[4]。同时,中医药类大学推行导师制,可将导师的工作与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而学生的表现与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生、奖学金评定相关联,以此促进师生充分重视和执行自己的职责。

4 小结

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以班级教学为核心,虽然这种教学制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但结合中医专业的特色,我们可以看到,源于牛津大学本科教学核心、传承中医传统教育模式“师带徒”的导师制是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中医临床人才的必备模式。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虽然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但只要积极探索,不断发展,必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中医拔尖人才。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09:135-136.

[2]Will·G·Moore.The Tutorial System and its Future[M].New York:Pergaman Press,1968:24.

[3]黄贵华,王乃平,朱华,等.中医学专业传统班人才培养质量的初步调查[J].高教论坛,2004,05:51-53.

[4]付轶.我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of TCM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of TCM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ANG Feihong
(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

s: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of TCM specialty is not only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 but a new concept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Based on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of specialty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he study aims to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 its implementation,raise question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 in order to foster the implemen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 up TCM specialty.

TCM specialty;teaching mode;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44

1672-2779(2015)-06-0088-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周英

2014-08-22)

猜你喜欢

中医学导师制实验班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