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

2015-01-31刘克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息肉直肠复发率

刘克俭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

刘克俭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选择常规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及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显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广基;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结肠疾病,病变程度直接决定了息肉大小,且息肉直径越大表示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将息肉彻底切除是避免癌变发生的重要内容[1]。我院为研究内镜黏膜

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选取收治的68例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158322密山市857农场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53.1±4.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53.5±4.6)岁;其中位于回盲部6例,升结肠4例,降结肠2例,直肠42例,乙状结肠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选用Olympus CF-Q240电子肠镜以及EU-M2000内镜超声系统,术前均行内镜检查,确定病变位置及病变深度。使用氩气刀于病灶边缘5mm处行环周标记,顺着标记外缘分点行粘膜下注射(注射美兰及甘油果糖),每点注射2ml,病灶隆起即可。选用IT刀于标记点外侧行环周切开,使用Hook刀沿肌层分离粘膜下层,使病灶组织充分与肌层分离,最后进行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其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5.1±25.7)min,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28.1±4.1)h,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2.9±0.5)个月;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8.1±30.8)min,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41.1±4.5)h,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5.1±0.6)个月。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延迟性出血1例,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术中出血2例,延迟性出血3例,穿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9%;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7.1%,观察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直肠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根据临床研究可知,息肉大小与癌变发生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而广基大息肉一般指直径超过2cm的息肉,所以其癌变的危险性较高,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肛门直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年复发率为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复发率为1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并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肛门直肠功能恢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一种新方法,具有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组织的优点,同时还可有效防止分块内镜黏膜切除术术后高复发率的弊端,并且术后可为病理检查提供完整病变标本,符合微创技术的治疗特点。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时,需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黏膜下注射,要求注射部位准确,并且要保证充足的注射量[3]。且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中要确保剥离术野清晰,做好出血紧急处理,提高手术安全性。

[1]陈萍,王继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4):475-476.

[2]时强,钟芸诗,姚礼庆,等.国产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786-3787.

[3]张大奎,李明.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3(9):28-30.

Effect of Dissection for Broad Based Evaluation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Colorectal Polyps

LIU Kejian,Mishan City in the 857 Farm Hospital,Mishan 158322,China

ObjectiveDissection for broad based colorectal polyps Endoscopic Submucosal effect evaluation.Methods68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polyps with wide b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case,it th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chose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choice of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ileorectal anastomosis,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peration time,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anorect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was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in 1 year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 wide base of colorectal polyps was significantl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Wide base,Sessile colorectal polyps

R574

B

1674-9308(2015)12-009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2.074

猜你喜欢

息肉直肠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