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信: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5-01-31杨顺仪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书信体书信高考作文

杨顺仪

6月7日全国高考一结束,课程标准一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以“明华”的名义写一封信,此命题便遭到考生们的集体吐槽。如何正确认识高考作文中的书信写作,笔者有话要说。

一、书信不是2015年高考冒出的冷面杀手,高考作文史上曾有过她的足迹

书信体也是高考作文考查的一种形式。它的首次出现是1965年的高考作文题,(一)“给越南人民写一封信”,(一)“谈革命与学习”,二者中选一。写作要求有三点:(1)内容必须切题,要联系思想,联系实际,避免空洞议论;(2)段落、标点、字迹要清楚,不要写自造的简化字;(3)不要用诗歌的形式写。其次是1989年高考,作文要求给同龄人写一封释疑开导的信:你的好朋友XX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2015高考课程标准卷一,高考作文题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其实书信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每年高考试卷中都不乏此类文章,因为在“明确文体”的要求里,一些考生捕捉到了其中的信息,选取了自己易发挥的书信体,写出了令阅卷教师为之一亮的文章。

二、命制虽出人意料,却在考纲之中,是命题人规避热点、反押题的一种形式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语文),在“考试内容”“必考内容”部分,就写作的规定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但作文文体要求自课程标准卷从2007年实施以来,由最初的“自选文体”到近几年的“明确文体”,虽含有文体可百花齐放之意,但考生所选基本上是论述类文体,高考作文佳作推出的也多为议论文体。高三备考,老师与考生也只认定一种文体,那就是议论文,把实用类及文学类文章写作束之高阁。而书信就是实用类文体之一种,因而,2015年课程标准卷要求选用书信来完成作文命意并未超纲,只是师生忽视了实用类及文学类文体写作的兼顾训练。

选用书信体来完成作文命意,有其深刻的意义。2015年课程标准卷一作文材料是一则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材料,内容材料上要作限制的余地很小,剩下的只有拿文体形式来作限制,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回顾多年高考实践,考生考场作文基本上是纯一色的议论文,为了应对高考议论文写作,不少学校高三作文备考干脆专攻议论文,怎么立意,怎么介入,怎么操作,怎么推进等等,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议论文夺分技巧。因而,2015课程标准卷一要求选用书信体来完成作文,一可矫正写作文体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回归写作文体的多样性,让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得到落实,二也体现了命题者反猜题、反押题的意图。从网民的吐槽就可以看出,命题体现了命题人员的用心良苦。三反拨现实生活,引导青年学生回归传统文化。现在拥有了先进的通信工具,很少有人会写信,书信写作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野。高考要求写书信,就是对这种现状的反拔,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呼唤。

三、高考不回避书信,它可以承载选拔考试的使命

综观2015年课程标准一卷的材料作文,让书信写作出现在选拔性极强的高考试卷上,虽给了考生一个措手不及,回思定想,却也不乏选拔性考试的考量。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作文试题既要让考生下得了手,又要从中见出他们各自的高下优劣,这就要求试题命制既要有开放性,又要有限制性。2015年课程标准卷作文有其合理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可以就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三项中任选一对象进行写信,完成作文命意。既然要写书信,一是格式必须符合书信格式的要求;二要明确收信人与写信人,且落款必须署“明华”;三写信内容必须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只能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探讨与生发。

猜你喜欢

书信体书信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高考作文两关注
共 筑
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之死悲剧性根源
书信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未成曲调先有情妙用书信创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