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先学后教”,实现高效课堂

2015-01-31张仪元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先学先学后教自学

张仪元

为实现课堂高效,洋思中学独创了“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先学后教”的内涵

“先学后教”是课堂教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先后环节。所谓“先学”,就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按照老师预设的最有效的学习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先学”就是指在课堂上,在语文老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的引领下,学生自我走进文本、研读文本、剖析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问题、疑惑,努力通过自己的力量,解读文本中的问题,获得文本中所得到的最大的启示与发展。

所谓“后教”,就是指在学生在充分“先学”的基础上,在老师有效的组织与引导下,同学们彼此之间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

二、“先学后教”的本质

“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让学生读,让学生思,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调整教学策略。

“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是全程让学生进行体验——“先学”是自我感悟、联系自己、联系他人、联系社会、联系课文,从中理解文章情感;“后教”是彼此交流、沟通思想、互通情感、加深理解文章的内涵。

“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主导”——课堂不是作为老师的讲堂,老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老师只有顺乎学情、尊重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学做到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课堂的意义才能得到体现。

“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主动性,让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独立性,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独特性,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体验性,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问题性,一方面学生通过问题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先学后教”的实施策略

实施“先学后教”,可采用“一课一教”的方法,在教师导入,揭示目标、出示自学指导以后,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问题。自学的效果如何,教师可通过提问来检测,再针对检测中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若有学生们都不懂的问题,教师才讲解评点,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把疑难解决在课堂上。

教与学的顺序安排,是在上课开始,教师用2分钟时间出示教学目标和问题导学,然后让学生用10到15分钟时间自学。接下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细读品味,加深理解,最后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学生听讲由以往的“教师要我听”变成“我自己要听”,听课效果就会有质的飞跃。课堂时间主要用在学生自学、研讨和独立完成作业上,确保了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四、“先学后教”的意义及价值

新课标倡导“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就是自主学习,也就是自学,是第一位的,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这种学习与实践都与学生的学习时限紧密相连,而且学生带着任务去学,去完成任务。

猜你喜欢

先学先学后教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