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提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2015-01-31高华成

职教通讯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课文思维语文

高华成

让提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高华成

作为课堂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提问是频繁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高质量的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角度的准确性、方法的灵活性,要在启发思维上下功夫。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思维品质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直接的有效方式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在古代,无论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提问都是被极力强调的。在当今的课堂上,作为课堂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提问更是频繁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然而,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无论是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还是观摩别人教学,或观看有关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都可以看到,这些“精彩”提问的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

一、问题设置的误区

(一)缺乏目标针对性

首先,是提问没有紧扣教学目标,甚至是伪问题。例如有的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出诸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有哪些作品?”这样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用动脑子,扫一眼课文注释就可以了。其次,是没有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以致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的质量也不高。尽管老师教材钻研也很深刻,问题设计也比较新颖,但长此以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二)忽视内容准确性

设计的问题大而空,没有严格确定的答案。这个同学答了之后,老师不置可否,又让另外一个同学回答。几个同学的回答均不尽相同,或大同小异,或有同有异,老师不置可否,似乎所有的回答都有些对,又都不全对。一位老师教《荔枝蜜》一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通过写“我”对蜜蜂感情的变化来赞美蜜蜂,请说说“我”对蜜蜂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对于这样的设问,学生的回答是各式各样的,都能说上一些,但很难说得明白无误,更不易讲得准确精当。这样答来答去,很难使学生就“我”对蜜蜂感情的变化获得深刻明确的认识。

(三)缺乏教学创新性

一些教师若干年一贯制,只要讲到某篇文章,就是这样几个因循守旧的提问,什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分几段,这篇文章通过什么的记叙,赞颂了什么,抨击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千篇一律。个别教师甚至“唯教参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提问时没有体现教师的智慧与魅力,更谈不上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只是按照设定的“程序”,把学生引向所谓的标准答案。这种绑架学生思维的行为,显然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宗旨,使学生失去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一直都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让提问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高质量的提问固然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角度的准确性、方法的灵活性,但最根本的是要在启发思维上下功夫。

二、优化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一)提问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悦以解。”(《礼记》)学生的思维是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向未知延伸的规律。因此,提问必须切合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有明显的思维层次。如讲授《石钟山记》中的“三笑”,如果直接发问:这“三笑”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学生恐怕很难跨越过问题的鸿沟。可以采用分总式层次法,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最后使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充分的理解。针对“三笑”这个问题,先设计比较容易的问题:苏轼3次“笑”分别在什么场景?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此一问,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就能逐步达到最后问题的理解。可谓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此外,还可以运用搭梯子层次法,通过教师铺设台阶,让学生能踏着梯子蹬到问题的顶点。如讲授《项链》,如果我们这样问:“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可能难以回答。如果采用搭梯子层次法,问:“路瓦栽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追求享受,梦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再问:“法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工业革命后,法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究排场,追求虚荣之风大盛。)这样问题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二)提问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课堂教学中,采用“对比提问法”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的综合归纳,达到对事物规律性认识。对比提问,使学生从对比中加以比较,在不同之处加以分析,然后再综合得出新的结论。这样,他们就会在深入认识事物、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很好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良好品格。如在鲁迅小说《药》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主题,有位教师就提出这样一对问题:其一,这篇作品写了两条线索,两个故事——华老栓的故事、夏瑜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两个故事,形成两个主题——华老栓爱子之心和革命者夏瑜不畏牺牲,那么,请同学们想想,这样的主题与原文的主题,在反映问题的本质上和深度上,将有什么不同?其二,这篇课文,鲁迅是将两个故事情节揉合在《药》的特定作品中,又用人血馒头将两个独立的故事联缀起来。那么,请大家想想,这样表现的主题好在哪里?从这两个对比提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要解答得完满和恰当,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这个对比提问,恰恰能刺激学生学习探索问题的兴趣,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因此,也就可以促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对问题得出很好的结论:后者的主题,旨在说明革命者为群众流血牺牲,而群众却不理解,反而把沾着革命才鲜血的人血馒头作为医治疾病的良药。而前面的主题,既浅显、简单,更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一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思想差距,而学生也正是从这样的对比中,不仅惊叹作者深邃的哲理思想,而且也促使自己随着作者的意图,去进行深入的思索,达到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从而很好地培养自己思维深刻性的优良品质。

(三)提问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所谓思维的广阔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学生思考问题的范围越大,思维的质量就越高。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设计的提问应面向全篇课文,对教学文本的覆盖面越大,思考问题的范围越宽广。有位老师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提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听了教师的话,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骗”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最准确。因为,课文中的两个骗子是骗人的,那个皇帝和两个老大臣、骑士、百姓等,都是既受骗,又骗己,还骗人。总之,文中的人物,除了那个小孩之外,都在围绕一个“骗”字活动。由于教师的提问是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而要概括得全面、准确,就必须把思维引向全篇课文。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提问时,还应注意结合语文知识的归纳和延伸设计问题。一位老师在教授《长亭送别》环境描写的内容时,设计的提问不是就仅仅简单设计“这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而提问,而是结合《江南的冬天》《祝福》《我与地坛》《边城》等课文相关内容设计了提问,从而归纳出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气氛、显示心理、提示性格、提供背景、推动情节、深化主题。这就把零碎的知识序列化了,在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责任编辑 陈国平]

高华成,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金陵分院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5)33—0060—02

猜你喜欢

课文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