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分析
——基于中职英语教学的视角

2015-01-31陈建波

职教通讯 2015年33期
关键词:礼貌跨文化汉语

陈建波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分析
——基于中职英语教学的视角

陈建波

在英语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对英美文化了解甚少,往往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交际中,而如果语言学习者不遵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语用原则,不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误用,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会被认为不礼貌。通过一些常见的英汉语用失误案例,分析了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英语;汉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礼貌原则

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交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和手段。(1)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是彼此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际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是双方互动的结果,也可以说“教学即交际”(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2)教学是活动,通过交际活动,学生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上认识、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可以说,“教学用交际”(Teaching is by communication);(3)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教师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正是教学促进了这种交流,所以“教学为交际”(Teaching is for communica—tion)。[1]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对英美文化了解甚少,往往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交际中,不能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以致被认为不礼貌。因此,本文基于中职英语教学的视角,结合一些常见的英汉语用失误案例,分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一、礼貌原则

人们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交谈来实现的,但是,在交流中又经常出于种种原因,使语言的表达变得不那么直截了当。为此,G·利奇(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即尽力增加礼貌的表达。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使双方加以配合的前提,它指导我们应该说什么,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跨文化交际

在人类交际空前广泛、频繁的当今世界,不少人都有可能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即进行跨文化交际。而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学会并掌握礼貌原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避免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误场面,从而保持友好、和谐的交际气氛。

三、礼貌原则与英汉语用失误

本文通过一些在中西文化交际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来分析如何礼貌地进行跨文化交际。[2]

Example 1 B邀请他的美国朋友A在家里吃饭。

A:I enjoy the meal very much.

B:Good.Taste this,Eat slowly.Eat more.

分析:中国人的“劝食”是好客的体现,但这种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外国人视为不文明的行为,外国客人习惯于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很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饱后,不必劝他再吃。

B可以这样礼貌地说:Help yourself,please.

Example 2 B帮助A修好了录音机。

A:Thank you very much.You have helped me a lot today.You must have been very tired.

B:Well,It’s my pleasure to help you.But I’m not tired at all.

分析:A本想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但他按照汉语的习惯来表达对方很辛苦,而且帮了很大的忙。汉语中的“辛苦了”是一句很热情的话,它可以用来肯定别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做出的成绩,并表示慰问。但如果我们将它直译成英语,英美人听后就会觉得不自然,他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干这活就累,我是不是太无能了?”显然,A的话不适合英语的文化背景,所以会显得唐突、不得体。

A可以这么说:Well done,that was a hard job.Thank you very much.You’ve helped me a lot today.

Example 3 A是来自英国的教师,他应邀参加了一位学生B的生日晚会。

A:You are very beautiful in white,B.

B:No,this white dress is old.I don’t think it is beautiful.

分析:显然,此对话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B是按照汉语的习惯回答别人的称赞。因为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自己时,总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赞扬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但是,中国人的自谦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与不快,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同时,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是很不礼貌的。

此例中的B应该这么说:Thank you,I am glad to hear it.

Example 4 A为中国学生,B是美国来的教师。

A: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B:Well,…yes,I have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A:Well,you should go to the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B:Er…What do you mean?

分析:在我国,对别人的健康表示关心,这是有教养、讲礼貌的人应该做的。可是,如果对外国朋友表示关心,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就不能按中国人的传统方式了,因此,直截了当地问对方“Are you sick?”会吓着对方,从而伤害了其自尊心。

对外国朋友的健康表示关心时口气要委婉而诚恳,如可以说:You seem rather tired.Are you OK?(你似乎很疲倦,你好吗?)

或者说:You look a bit pale.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你脸色有点苍白,你感觉好吗?)

另外,根据我国的习惯,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时,常给人提出劝告性的建议。如例句中的学生所说:“You should…”但对英美人来说,他们很不习惯这样。除非他们明确地表示需要你给予这方面的建议,否则极不礼貌。

因此,例句中的学生可以这么说: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多加保重。)

Example 5 A是美国来的客户,B是来机场接外商的中国职员。

A:Hi,nice to see you.

B:Hi,I’m afraid 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

分析:显然,此对话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B是按照汉语的习惯回答外商的问候。虽然B说的话符合语法、语义规则,却不符合英语的文化背景。

在这种场合下,英语的寒暄往往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Did you enjoy your trip?或

者说How was the trip?

Example 6

A:Thank you for your help.

B:That’s my duty.

分析:根据汉语的意思和习惯,B说的话是一种礼貌的答谢方式。但duty一词在英语里的意思是“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会使英美人误解为不是诚心情愿的。中国人喜欢反复强调自己的谦虚之意,并喜欢用“责任”、“份内事”、“您过奖了”等表示谦逊;而英美人则不同,对于别人的道谢,一般说声“My pleasure”即可,因为在英美国家,过分的谦虚反而显得不太诚恳,令人感到虚假或另有用心。

正确的回答应为:It’s my pleasure.

Example 7

A:The book is very well written.

B:No,I don’t think so.Some patches are rather boring.

分析:西方人通常先扩大相互之间的相同意见,然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样,既照顾了听话者的脸面,也使听话者容易接受说话者的意图。中国人却很少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常常直截了当地发表不同的意见。

例句中B不妨这么说:Yes,well written as a whole,but there are some rather boring patches,don’t you think so?

Example 8

English teacher:I miss my son very much.I dream his coming.

Chinese student:If he can come to China,he will spend much of your money.But it seems that you have saved a lot of money,really?

分析:在我国,熟人之间或初次相识的人之间发问很随便,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工资、婚事、体重等,但在欧美,这样发问令人反感。他们觉得自己的年龄、婚否、收入情况、宗教信仰等是他们的私事,对别人的私事不应乱打听,也无需随便奉告。英国人有个说法:“不要把你的鼻子伸到邻居的院子中去。”随便询问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而对于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方面,可以让人们随便谈论。

例句中的学生应该这么说:I hope to meet your son.Welcome him to China.

Example 9

一位中国学生对他的外籍教师说:I a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friend killed herself.

分析:死亡是人们最畏惧、最不愿意谈论的事。亲朋好友死后,人们在与死者有亲密关系的人面前,不宜用“死”这个词直接谈论死者。在对死者的朋友、家庭表达同情时,只允许说得含糊、笼统。

因此,那位学生可这么说:I am very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friend.

Example 10

在日常交谈中,英国人彼此见面常常喜欢以“Good morning/Hello/Hi”打招呼,并且喜欢以谈论天气(Nice day,isn’t it?)作为交谈的开始,而中国人却常问“吃过饭了吗?”;客人要走,英美人决不留客,通常说一句“Good—bye!”,而同样是客人要走,中国人会极力留客,留不住也会送客很远很远,嘴里说:“慢走!”。

从以上对语用失误例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会结合语境,不懂得对方文化,就不可能得体地使用英语,从而表现出唐突、失礼、破坏交际气氛等状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实际的语言操练中,教师应注意语言形式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应用和功能,要深刻了解英语语言行为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接受原汁原味的表达,克服套用汉语思维表达英语的习惯,从而形成“地道英语”[3]的表达方式,力求避免交际中的失误。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有助于知晓如何礼貌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而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要求学生认真了解文化差异并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1]冯生尧.发现学习模式的历史透视与评价[J].现代教育论丛,1998(3):38—41.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谢一红.礼貌原则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盛 艳]

陈建波,女,江阴市徐霞客综合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5)33—0048—03

猜你喜欢

礼貌跨文化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