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刍议
2015-01-31王丽娟
王丽娟
电工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刍议
王丽娟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职业高中的教学应引入研究性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职业高中;电工教学;研究性学习
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是不争的现实,职业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现有的学生培养成实际操作技能娴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技能型人才去满足社会的需求。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职业高中的教学也应引入研究性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一、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巧妙地导入新课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开展新课内容讲授打好基础和铺垫。[1]在教学中笔者体会到,有3种新课导入方式比较实用有效。一种是推导引入法,即用以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推导出新课内容;第二种是提问引入法,对一些初步引入的概念和知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有意设置疑问将要讲授的问题引出来;第三种办法是实验引入法。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有很多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别电磁感应方面的知识。要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必须借助于实验,让实验来验证理论。
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真理”的乐趣。如在学习电阻串并联知识时,笔者让学生根据所给电路,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课后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扩大电表(电压表、电流表任选其一)的量程?提出五方面要求:(1)明确扩大电表量程应确定哪些数据?(2)如何确定这些数据?(3)实际用电表与你所计算的理论数据是否相符?为什么?(4)你能否制作一电表(可能的话)?并用所制作的电表进行测量?(5)如何尽可能地减小测量误差?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先让学生初步明确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后面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作好准备。当学生在近一周的准备、实施、讨论、查阅资料、教师指导等这些工作后,进行分组总结时,每组的总结报告都很精彩,其中第三组还制作了一只直流电压表。虽制作粗糙、精度不高,可它是一只实实在在的电表,当拿到总结会上时,其他组同学的羡慕之情,而第三组同学的自豪之感,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二、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电工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规律都与实验有关。掌握电工基本概念是电工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突破重点概念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形象类比。把抽象的未知概念与日常熟悉的事物或已掌握的知识类比,加强未知概念理解。比如电源(电动势)、电压、电位、电流与抽水机、水位差、水位、水流类比,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2)抓大放小。在基本概念理解中,不要过分纠缠在微观分析,而要立足“实用”,重点讲授这个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应知应会的方面。如果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规律等。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由于该定律在本章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内容,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不易理解定律的含义,特别是不易理解定律中“阻碍”这两字的含义,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定律去解决问题。基于这些原因,笔者在教学中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逐步弄清以下五个问题:(1)磁铁极性的变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2)磁铁插入(或拔出)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3)磁铁在线圈中停止不动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之间的关系;(4)通电线圈插入(或拔出)大线圈时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5)由磁铁改铁棒,看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等。当然,实验中还应时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所产生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加以判断感生电流与磁场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逐步弄清定律的具体含义。
三、结合评价体系的改革,充分凸显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新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评价体系,它力图克服传统教育评价存在的弊端,把评价看作是促进教师改善教学、学生改善学习的手段,使评价完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即从“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研究性学习过程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它只重过程而轻结果,通过学生平时的“所作所为”来综合评价学生。而平时资料的积累,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自己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就某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及进行这一项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方面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等。当课题结束之后,学生进行自评时,自己就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在研究性学习中突现的“灵感”或“创新”的想法或做法,也可以提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和延伸,以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学不是教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获取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1]任静.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学参考,2004(1—2):44—46.
[责任编辑 陈国平]
王丽娟,女,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电工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5)33—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