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校园实践路径
——以X大学为例
2015-01-31韩荣雷
☆韩荣雷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探索智慧校园实践路径
——以X大学为例
☆韩荣雷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数字校园越发受到中小学及高校的青睐,数字校园的出现使高校信息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变得更加系统化,集成化。然而目前的数字校园仅仅集中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对于用户的支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另外,数字校园对信息的整合也不够深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数字校园正不断迈向形态更为高端的“智慧校园”。本文结合X大学智慧实验室建设说明了当今教育信息环境下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X大学建设智慧校园的实践过程,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
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智慧教室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提起“智慧校园”,应该追溯到“智慧地球”,智慧地球也叫作“智能地球”,其核心目的在于解决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短缺、效率低下等问题,它是2008年由IBM提出,2009年IBM颁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中国智慧地球战略的序幕,所谓的“智慧地球”,就是将感应器嵌入到生活中的各类物体中去,基于物联网技术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相应地,所谓的“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各种服务系统为载体的集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各种工作为一体的智慧环境,同时,也是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井然有序的校园管理、高效保质的教学以及谨慎严谨的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
(二)“智慧校园”的内涵
透过国外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智慧校园”走过了设备供给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已经应用到教育创新阶段,在国内,以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智慧校园”为代表,其他省市也逐渐在推进“智慧校园”试点建设工作,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面的融合,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二、X大学的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数字校园硬件建设现状
1.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室
为了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的有利实施,在教育领域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初期建设中,设计开发基于3D打印的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同时,也设计开发了基于乐高机器人的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课程。在此基础上,该校创设了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室,实验室设有3D打印机、3D扫描仪及辅助设备、教学用机器人、计算机等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可能。
2.校园网络中心实验室
为方便师生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设置了校园网络中心实验室,建设大容量存储、备份数据备份系统的数据中心以及虚拟化服务器集群,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服务器集中整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主要的软硬件及设备包括机房制冷、环控报警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集群与虚拟化、数据中心等。
3.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室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打造集教学、研究与培训于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可以实现教师网络电子备课、异地协同教学、基于课例的集体教研、网络研修、远程培训等功能。
4.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当下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必然发展趋势。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
智慧教室设有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提供电子教材管理与交流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教学评价分析平台,实时追踪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还可以通过网络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设有记录平台,以无纸化的形式加强课堂互动功能,提高学习效率;反馈平台可为课堂的教师提供及时反馈,使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智慧教室在四种平台分工合作下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多年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已基本上具备了教学设计、多媒体综合应用能力,并且能够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于智慧课堂中的教学系统维护,安排有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
2.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基本上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计算机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尽管在课堂上还是有个别学生使用智能设备上网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但总体而言,智慧课堂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三)与“智慧校园”之间的差距
“智慧校园”是一个多元的、泛在的、多功能的服务支持平台,“智慧校园”也逐渐走向移动化,目前,使用手机借阅书籍已经在很多高校得以实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将会应用到更多的移动领域,例如:手机开门、手机考勤、手机消费以及手机课堂等移动领域。手机开门是指在许多高校中的寝室和教学楼等地方设置了安全划卡门,将该技术整合到手机当中,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也方便了管理,手机考勤、手机消费以及手机课堂等都与该功能类似,同时,也将建设其他类别实验室,例如:微课优课制作实验室、数字化理科实验室和家校互动实验室,等等。这就使得在促进学校管理的同时也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践路径
(一)需要克服或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规划的前瞻性与调整性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智慧校园的有力支撑,我们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上需要前瞻的规划;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顾前瞻性的综合考虑而盲目追求最为先进的技术体系,应该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把关。
2.管理制度以及负责部门的建设问题
智慧校园需要有专门的实权部门或者团队进行管理与维护,以便充分调动和调整学校各方面的资源系统。另外,管理制度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大家必须按照严格的管理制度去履行各自的职责,只有这样智慧校园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
3.智慧校园的后期维护问题
随着智慧校园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智能化应用升级问题显然将是一个挑战,所以,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是一个不会停止的工作,我们应该在后期维护上长远规划,以确保智慧校园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
4.智慧校园与教学效率问题
部分教师在智能化应用方面不是特别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学生则自控能力不强易导致学习的分心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智慧校园的教学效率。
5.基本措施
就X大学而言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是对现有的教学环境的改造,因此,难免会出现规划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就不得不面临规划的调整,而由于技术的发展,原有规划如果明显落后,也有必要做出新的调整。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坚持需求。
第二,避免改动基础计划。
第三,务必重新评估调整的项目。
第四,确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结论
从目前来看,“智慧校园”还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智慧校园”仍然处于建设初期,虽然其在当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是基于“数字校园”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但在某种意义上讲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只有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改进,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向新的高度发展,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智慧校园”的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引导性的作用,各地区、各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总体发展,逐步实施、统筹规划,使基于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智慧校园”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
[1]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6.
[2]吕倩.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计算机科学,2011,38(B10):18-21.
[3]周彤,刘文.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4,(11):86-90.
[4]吴颖骏.浙江大学:基于“云”的智慧校园[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25-26.
[5]刘启新,沈李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序I.
[6]徐春林.高校校园物联网的探索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23.
[7]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8]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9]黄荣怀.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10]鲁东明.智慧校园已经不只是理念[J].中国教育网络,2011,(11):29.
[1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黄小卉,黄宇星.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1,(11):8-11.
[13]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5-19.
[14]Z.Yang andL.Dan.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toring forSmallFilesinHdfs[C].Computer Science&Service System(CSSS),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 2012,2239-2242.
[15]蒋东兴.“云端——一体化”高校智慧校园畅想[J].中国教育网络,2014,(1):49-52
[16]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编辑:郑方林;实习编辑:阮士桂]
G434
A
1671-7503(2015)19-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