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艺术视角下陶瓷书法对传统书法的借鉴与革新
2015-01-30郑长华
郑长华
摘 要:传统书法与陶瓷书法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门类,融合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和精神面貌。纵观中国美术发展史,陶瓷书法始终没有完全脱离传统书法的影响和渗透,文章分别就其审美、气韵、意趣等角度谈陶瓷书法艺术与传统书法艺术的关联,旨在探索如何在当代艺术视角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关键词:陶瓷书法; 传统书法; 借鉴; 拓展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7-0147-03
On the Reference an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Art Ceramics
ZHENG Chang-hua
(Fine Art of Colleg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on pottery are important categorie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combining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rt, calligraphy on pottery has not fully separat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calligraphy on pottery and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from such aspects of the aesthetic, the spirit and the charm.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way to create an epic art works remarkable in the world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Key words :calligraphy on pottery,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drawing, expanding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引言
中国传统书法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艺术领域,“笔墨”是其独特美学品格的外在符号,有着相对完整的审美标准,它不但有笔墨线条,更有气、神、韵、趣,使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在审美意味、气韵表现、笔墨意趣上有相同之处。陶瓷书法吸收了传统书法的用笔特点,讲究笔墨、气韵,追求笔势流畅、酣畅淋漓的效果,也较为注重把握韵律、意境等传统书法的内涵特征,同时利用自己独特地陶瓷载体,创造出独具韵味的陶瓷艺术作品。
一、陶瓷书法的个性与审美的共性
陶瓷书法是中国文字学、传统书法学最重要的史料,是我国传统、古老又独特的艺术。陶瓷书法与传统陶艺、陶瓷绘画、雕塑等艺术方式相嫁接,从主体形式与表现手法上互相影响渗透,又互相协调,虽然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都是陶瓷装饰的不同形式,但是它们都属于陶瓷工艺美术类别。陶瓷书法的历史可追溯到早期的古代陶文,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刻画与彩绘的陶器,中国最早的刻画符号出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仰韶文化的彩陶上面有刻画纹样的点、线形式,其中隐含着书法的笔划;东汉的瓷业较为成熟,青瓷中刻有铭文的器物以谷仓(冥器)为多;隋唐时期的制瓷业的发展推动了陶瓷书法的发展,陶瓷书法的题写除了刻画方法,融入了毛笔书写,如长沙窑的铭文以五绝、七绝诗为主体;明、清各代陶瓷书法也成为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艺术形式,在瓷器上的题写方法、位置、文字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并保留至今,反映了书写内容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也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陶瓷书法的各种形式均与陶瓷装饰相互吻合,发展不仅完善且更讲究,书法本身与陶瓷艺术的结合更加趋于完美。陶瓷书法艺术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它的表现语言与传统书法艺术一样,承载着以意境表现为追求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传统书法与陶瓷书法具有许多共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而且都是实用与艺术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感悟、审美趣味化为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线条,最终在作品中得以传达与升华。二者在题写方法上基本都以毛笔书写为主,在书法字体上都是真、草、隶、篆四体皆备,在书法内容上流行堂名、斋名款等……
但是,陶瓷书法作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工艺美术,由于其独特物质及媒介材料的审美属性与工艺性,更有着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它需要综合陶瓷工艺运用的形式、技法、手段等。陶瓷书法是一门集造型、装饰、烧成工艺的综合艺术,它的装饰颜色和装饰手段都极为丰富。陶瓷书法的载体是陶瓷材质,从造型区分可分为瓷板与器型,瓷板包括矩形、方形、圆形、扇形等基础的几何形态,器型包括瓷瓶、瓷盘、箭筒、镶器、茶碗、壶等三维器型;从工艺特点上进行区分,可分釉上与釉下二大类,其中包含粉彩、古彩、新彩、青花、颜色釉,还可以应用各种颜色为底色,采取写、刷、拍、扒、刮、粘、贴等不同手段,使之达到或细腻、或古朴、或典雅、或明快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传统书法不能企及的;从应用色料上进行区分,釉下以青花为主,有的釉下彩也可以使用,釉上多用特黑,也有用新彩书写的,另堆书形式则以玻璃白为主,如果堆上有颜色的字,玻璃白就必须添加其他色料,如新彩或粉彩等。endprint
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有着同样漫长的历史,有着同样深厚的文化内涵,二者都经历了发生、发展、成熟、繁荣的不同时期,但其各个发展阶段与各时期的艺术特点都不尽相同。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有着艺术审美的共性,伴随现代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近年来各地陶瓷艺术家利用各地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书法形式美和陶瓷独特的材质美,为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
二、气韵表现的异曲同工
气韵,指具有畅通的气息、浓情的诗意与和谐的律动等含义,它是我国艺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命题和概念。气韵在书法中意味着艺术的生命线,所谓“书之气”,讲究书法之根本。美学家认为,美根源于物质的本源,“气”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和艺术境界的追求,是艺术家审美因素的总和,经过物化成为蕴藏于作品中的“气”是作品美感力量的来源。一个艺术家以“天人合一”的思想,达到形与神、法与意、理与趣、文与质的完美统一,以积极的精神求变、求雅、求美,才可能在其书法作品中赋予生命的力量,流露出高雅脱俗的风度。书法不仅追求气韵合一,还追求气韵生动。“韵”指精神之韵,是超越于艺术符号之上的潜在之韵。五代画家荆洁在《笔法记》中曾提到:“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亦立形,备遗不俗”,提示人们在创作时要抽取对象的内在神韵,将自我的精神熔铸在对象之中,使作品尽可能表达出内在气节而获得神韵,才能脱然出纸,使观赏者能目注神驰,浮想联翩。
显然,陶瓷书法艺术也讲究气韵。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的最大不同在于书法表现的载体与媒介,它是以陶瓷为表现对象,以笔含釉料在陶瓷上书写,经高温窑变后而体现的一种艺术,它具备的独有特性与传统书法在表现和用笔上是有一定差异性的。但陶瓷书法所呈现的效果与传统书法相比,却有着异曲同工之意。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一样,它的风格、模式、法规、原则、内涵都受到中国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制约,追求的是气韵之美。中国作陶的祖先初始就赋予陶瓷以精神文化的涵义。“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水成型”,因此有了“陶冶”、“陶铸”等由“陶”字而生的人文意味,也有了陶瓷书法作为精神与文化象征的观念。陶瓷书法是泥和火融合的特殊语言,陶瓷艺术家在陶瓷创造过程中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求陶瓷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形式面貌,而是内在的气与韵,创造出的是独具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象。清人陈介祺在其《习字诀》中提到“练行不如练气。”正是受到陶文与金文布局结构的启发,表现出气韵生动的审美情感。
三、笔墨意趣的共通之处
中国传统书法依托笔墨语言来表达自然神韵,在审美上追求笔端流畅,讲求物化天然、清淡空灵的意趣之美。传统书法中的笔墨情趣是一种艺术升华的领悟,强调主观情感对笔墨的促发,在行笔运墨中传达活力。陶瓷书法艺术与传统书法艺术在笔墨意趣上艺疏理同,无论是长沙窑茶具的书法,酒坛上的俗诗文与民谚,还是耀州窑、磁州窑均以书法装饰的酒坛、酒壶,都可以感受到如书法般的笔墨趣味。尤其元青花表现形式更具水墨意趣,如果把磁州窑线描比作熟绢上的笔墨效果,青花则可以比作能产生晕染效果的宣纸的笔墨意趣。因此,陶瓷书法是一种书法艺术效果新的演变,它的完成需要材料和工艺结合,这种结合也给传统书法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表现形式和平台。
以青花为例,青花是陶瓷釉下的一种色料,书法者直接在泥坯上进行书写,再施上一层透明釉以1300℃高温一次烧成。创作者在泥坯上书写的手感接近于传统的宣纸书写,泥料具有渗透和晕染,同时也需要掌握原料的干湿度等技巧。古时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的釉下书法作品不常见,但釉下书法在现代陶瓷创作中非常普遍,尤其是景德镇当代艺术名家中的青花作品,它将中国画的“墨分五彩”演绎为“料分五彩”,通过用笔发力与“锋变”分出深与浅、浓与淡,表现出明暗变化。青花虽然看似单调,但其表现力却十分丰富,由于水性的青花材料和具有吸水性的干胚胎,与国画的笔墨工具在性能上有极大类似之处。运用青花在陶瓷上写书法,将传统书法技法与青花技艺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笔简意骇、笔墨浑厚的崭新艺术表现语言。书法中的笔意或朴实无华、或苍郁劲健、或恬淡虚静,体现了中华文化艺术独特的审美情愫,彰显出了“青花”陶瓷书法的风采。
“纵横变用,在乎笔也”,这是两种艺术形式在笔墨意趣上的一种默契,这种意趣的相似性表示出传统理念与审美思想的相合。陶瓷书法继承和发展传统书法中笔墨丰富的表现力,在精神意境、气韵表现、笔墨意趣上的交融是难舍难分,它将传统书法的笔墨在陶瓷艺术中得以继承、丰富和发展,开辟出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四、当代艺术视角下陶瓷书法艺术的拓展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流,传统的表现语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视觉体验。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陶瓷书法如何在现代的语境下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传统诗性的文人艺术的碰撞和现代艺术理性化的形式追求,使陶瓷书法艺术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独放光彩。
陶瓷书法中薪火相传的传统艺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划时代的符号意义,它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参照,时代赋予陶瓷书法内涵拓展和延伸的契机。陶瓷书法艺术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能力,重新认识陶瓷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获得当代艺术语言新功能。陶瓷书法艺术在时代的潮流中显得那么质朴,它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陶艺家们理应运用这一独特的陶瓷语言,去表达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必须保持艺术感觉的敏感性和独立的个性意识,必须具备真诚的人文关怀。只有把创作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中,陶瓷书法艺术作品才能在同时代的文化中拥有独立表达、自主发声的地位。陶瓷书法如果仅仅是将传统书法生搬硬套移到陶瓷上,缺乏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作品则会显得干涩且缺少生命的活力。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陶瓷书法艺术理应合理应用多元化思潮带来的艺术语境,将陶瓷书法置入一个更高的审美状态。创作者在陶瓷作品的书法元素运用中,必须将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表达出来,应尽可能更多地体现对自然和人性的亲和,远离商业化机械性的复制,这样才能展示与传递出不同的艺术理念与生活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邵徽亮.论当代艺术语境下陶瓷绘画与纯绘画的关联[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6):23-26.
[2]沈文中.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J].中国陶瓷,2007(4):75-78.
[3]李凌.论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J].景德镇陶瓷, 2009(4):26-27.
[4]徐南.书法艺术与陶瓷装饰[J].美术大观, 2007(6):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