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制定中应考虑的问题
2015-01-30孙芳
孙芳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通过某一次或几次教育活动所期望幼儿获得的某些发展,它是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在活动目标中反映了教育活动的方向,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时,第一步就是要确立活动目标,如果这一步从一开始就没有设计好,那么后面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制定活动目标也是幼教工作者们尤为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从教育活动目标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教育活动的全面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是从体、智、德、美各方面促进幼儿发展的。我们在制订教育目标时就要从认知、技能、情感方面考虑,设计能够体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而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领会教材的内容和精神,充分了解幼儿的能力和水平,充分挖掘某一活动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幼儿经验完整性的角度来考虑活动目标框架的建构。如小班科学活动《猜猜它是谁》这一活动中,教育目标有两条:“1、喜欢参加活动,能从动物的局部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并能将动物完整的拼出来。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这两条教育目标中第一条目标着重对幼儿技能的培养,第二条目标有认知和情感的培养,同时这两条目标的确定一方面反映了科学活动中对幼儿探索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很好地反映了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二、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与总目标保持一致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明确规定了五大领域的总目标,它规定了在某一领域我们最终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对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相反,在设计某领域的教育活动时都也要与本领域的总目标保持一致。如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阅读有关的汉字;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等。在大班语言活动《春姑娘的悄悄话》这一活动,目标有以下三点:“1、引导幼儿通过看图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带给我们的快乐。2、能用喜爱、充满趣味的语气说一说,并能认真倾听别人描述春天美的语句。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春天的变化理解诗歌,并通过比较,知道"滴答滴答"、"哗啦哗啦"、"嫩绿嫩绿"、"摇摇摆摆"、"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诗歌。”在这一活动中,三条目标的设定分别体现出幼儿倾听、说、理解的能力,可以说是紧紧围绕着语言领域的目标的。
三、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
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中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差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目标。如果目标的制定要求过高使幼儿难于达到,或者目标的制定过于简单,幼儿太容易就实现都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也难于实现了。如小班体育教案《滚皮球》的目标是“1、掌握滚小皮球的方法,动作协调灵敏;2、喜爱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而中班关于球类的活动,我们通过体育活动《调皮的球》来完成,它的目标是“1、能用身体控制球进行多种小游戏;2.能与同伴合作,共同玩球。”同样是对球的玩法,但是小班和中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班儿童只要求能滚皮球,喜爱参加游戏就可以了,但是中班的儿童要求就要高一些了,要能用身体控制球,并于同伴共同玩球,这就是由于小班和中班儿童在身体发育、在动作的灵敏度、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
四、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笼统
教育活动目标应当是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目标制定得越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就越容易。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目标,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欣赏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等,类似的这种表述过于空洞,操作性差,只适合作为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而不适合作为某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如大班体育活动《碰一碰》的活动目标是“1.尝试接触地面,并减少支撑点,保持身体平衡,锻炼耐力;2.在游戏中感受快乐”,这两条目标的制定就比较模糊,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难度就比较大,尤其是怎样接触地面?在游戏中感受什么样的快乐?如果把这两条目标改为“1.尝试用身体各部位接触地面,并逐渐减少支撑点,保持身体平衡,锻炼耐力;2.在游戏中感受形体造型的快乐”就很清楚了。
五、教育活动目标的落脚点是要看它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如果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儿童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确立幼儿短期内可能达到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但是,有些一线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经常会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把握不当,没有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导致目标无法实现或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与浪费。例如,某教师在一次学习培训中看到了一节非常优秀的打击乐演奏活动,于是照搬照抄到自己的班级,结果发现实施起来很费劲,而且收效甚微,因为孩子们好像都看不懂、听不懂老师的指令。究其原因,原来该班以前很少组织打击乐演奏活动,幼儿对常见的几种乐器都认识不全,也缺乏相应演奏技能,对教师的指挥手势就更看不懂了,而该活动的目标“在欣赏教师的舞蹈动作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和舞曲风格,并从中了解乐曲结构”;“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能根据教师的舞步和手位动作将舞蹈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并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对于该班幼儿来说要求实在太高了,是幼儿“力所不能及”的。换言之,忽视幼儿原有经验基础和本班实际情况是导致这次活动以失败告终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活动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几乎是没有作用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参考《3-6岁发展指南》,在《3-6岁发展指南》里分别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目标部分,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并在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因此,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可以依据《指南》制定有利于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而整体的发展目标。
[1]陆丽华.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常见问题评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04).
[2]王晓芬.钱慧.小议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J].教育导刊,2011,(3).
[3]丁海东.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Jl.教育导刊,2011,(4).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07).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频道.华龙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