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途径的研究

2015-01-30孔俊英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咨询服务就业指导毕业生

文/孔俊英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途径的研究

文/孔俊英

随着社会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已从精英群体转变为大众群体,而高校毕业生如何适应市场就业就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了缓解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求职困境,本文就如何推进高校个性就业指导的途径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提前从思想、行为、能力上做好就业准备,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就业需求,提高其就业成功率。

新形势;高校;就业;指导;途径

最近几年,高校的招生规模是越来越大,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与之相对应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大量增加,这就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使这一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让大学毕业生都能寻求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大部分的高校都为此开展了相应的就业方面的指导。但是,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是针对毕业生的,比较注重就业率,没有把学生的专业、喜好、以及性格等因素给忽略掉了,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很强的就业意识,具体的就业目标,以及很强要的专业能力。

一、要设置比较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

高校对在校学生进行教育都离不开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所学专业是每个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如果就业指导跟所学专业脱离开来,那就业率肯定提不上去。所以,针对这一问题,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跟所学的专业有效的结合起来,把就业的特色以及需要给突显出来,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把学生的自己的就业目标跟当前的就业情况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使就业指导比较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充满希望和憧憬。就拿专业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对本专业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时,可也邀请本专业的工程师来为学生们讲一下本专业当前的具体就业前景和具体的工作实例,会让听课的学生有兴趣,从而认真的去听,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做就业生涯规划

学校设置比较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为的是让学生学习有效的就业理论,提高其就业的能力,为其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了功利的色彩,大部分学生注重的一般是学分,而不是到底学到了什么,使得理论教学应用的价值被弱化。就业生涯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的就业经历,所谓就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通过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将来自己在事业上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做一个具体的规划。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就业形势也比较的严峻,但是很多在校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未来的就业没有做好准备,造成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就是很多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在刚入校的时候就开设了此课程,然后就中断了,学生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早就把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使得学生在就业中为一些不比压迫的麻烦苦恼。要想使大学毕业生有一个理性的个性化就业选择跟追求,就得把高校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的开展起来,让就业指导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对学生做个性化的就业生涯规划合理的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三、开展体验式就业指导

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生涯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一般都比较的盲目,而且还比较感性,虽然相关的就业指导教师已经给他提出了大量的建议,自己也把比较合理的就业生涯规划做出来了,但在实际当中,却不能保证他能按照就业生涯规划来执行。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校在对学生培养的时候,没有与社会实际需人才进行有效结合,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想录用大学应届毕业生。所以高校就业指导应该把学生的就业经验给重视起来,对在校学生开展体验式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就业生涯,提高就业率①。

四、实现个体化的就业咨询服务

一个专业的学生一般其就业方向和就业方向都一样,因此能够对他们开展具有共性的、多元化特点的就业指导,使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往往有一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因为不善言谈,所以在实际的就业体验等活动中,虽然自己有疑问,但由于不善交流,问题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对就业就会没有积极性,严重影响到自己未来的就业。为了使个性化就业指导全面展开,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其应该覆盖到每一个在校学生,不但要满足学生的共性需求,而且要满足特殊群体的个体需要,实现一对一式的个体化就业咨询服务②。

在校的很多大学生大部分都有就业有关的问题,热切希望过来人能帮助他来有效解决掉,但出于种种原因一般很难主动去咨询。鉴于此,高校需要构建针对就业的咨询服务三级机构。其中一级机构主要是由学校负责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组成,成立专门的校级就业咨询服务部门,把学校的就业咨询工作开展起来,并指导二、三级网络开展工作;二级机构主要是以各个院系的就业老师为主,负责本院系的就业咨询有关的任务,同时还要配合校级的在这方面的工作;三级机构主要由班级的主要成员组成,每班可以推选两名学生来负责就业咨询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班级同学比较关注的就业问题,上报给院系就业指导老师,这样有利于老师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解,并及时地为之排忧解难。三级就业咨询服务机构的构建,可以使学校对就业咨询工作实现统一指挥、合理分工、层层负责的局面,使得个体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对就业方向进行探索的关键阶段就是在大学里,把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工作进一步做好,不但能使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得以实现,而且能够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得以提高,进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虽然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但是只要各大高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的形势发展,大力开展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其实做到设置比较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做就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就能有效的帮助大学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基础、做准备,从而使自己的就业愿望的一实现。

G

A

2095-9214(2015)03-0257-01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课题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 课题编号:NJSC14314

注解:

①徐德斌:《高校职业指导模式个性化创新探索》,《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②郭捍华:《高校就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实用模式探析》,《就业》,2010年第35期。

猜你喜欢

咨询服务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