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范生培养的提升路径

2015-01-30李美玲陈钦炳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顶岗师范生中学

文/李美玲 陈钦炳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范生培养的提升路径

文/李美玲 陈钦炳

在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海洋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在海南省的基础教育领域,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本文通过访谈与调查,发现海南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同时参考国内外其他院校的成功案例,提出若干针对海南地方情况的英语师范生培养提升路径。

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提升路径

一、现在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笔者通过对海南省内三所设有英语师范专业的高校学生进行访谈,通过整理与总结,发现其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的教法课程不适用。

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学法课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在真实教学中根本用不上。一名学生称,在教学法课上,老师倡导在中学课堂要使用全英文教学,可是,当他走上讲台时,发现用英语授课,学生根本听不懂。因为海南省教育的现有水平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的特殊性,不少学生的基础薄弱得根本无法想象,一些学生甚至连字母的正确发音都做不到,遑论全英教学,此理念存在一定的不可行性。

(二)实践机会少,时间短。

三所高校的师范生都共同反映实践的机会主要有二,一为见习,一为实习。在见习方面,时间最长的学校为两次,每次两周,最少的只有一周,但实际时间也就两三天。实习方面,三所高校都采用学校安排顶岗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模式。但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由学校安排顶岗实习的方式—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期为十二周。但在2011年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以中学教育为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以四年本科为例,教师教育实践部分为18周。教育课程标准中还指出,“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而且需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

(三)实习机会太单一。

三所院校的合作实习单位都主要集中在海南省中部与西部地区,如乐东、琼中、保亭、东方等地的中小学,只有海南师范大学在实习中与海口市的重点高中—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合作,但市区重点中学的实习机会不多,且学生上讲台的机会就更是少之又少。

(四)缺乏见习前指导。见习时该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如何做。不少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在见习中就会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以及任务。

二、国内外师范生培养案例

沈阳师范大学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实现教师教育战略性转变,以培养“合格教师、特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为目标,确立并实施了“3+1”(即3年理论学习加1年教学实习)老师教育模式,建立了专业发展导师制,其主要模式为通过大学与省内中小学的合作,聘请基础教育领域资深的教师担任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导师,与校内的一系列教学指导教师共同组成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发展活动。

在美国的实践教学中,许多大学的教育见习时间为150学时,贯穿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师范生除了参与进学校的各种活动也会参与不同阶段的教学,还会有为期两周的时间独自管理见习班级,具体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其次,学生会参加大学教师管理的师范生见习小组讨论,并完成教学笔记。(陈俊珂,徐彦伟,2001)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周边地区三百多所中小学建立了PGCE的合作培训关系,PGCE是由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共同联合进行师资培训的,既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又有利于中小学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发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2003)

三、提升的路径

根据海南省中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以及海南高校师范生培养现有的模式,同时参考一些国内外的培养模式及做法,如沈阳师范大学的“3+1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以及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周边中小学建立的PGCE关系,笔者在下文提出四条解决以上问题并改善现状的建议。

(一)见习常态化。

高校应当与所在城市的中学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关系,并把见习设置为整个大三学年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可每周设置一次见习课,由学校组织到合作单位去听课学习。一学期十六周,学生有十六节听课机会,可以听至少三个年级的中学英语课程。在见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并记录所听课教师的优点与不足,见习结束后,可以报告的形式将所见所学反映给其他同学及教学法教师,以便学校及学院能及时调整教学法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及设置,能更好地解决实问题。

在大三学年的下学期,见习课程的任务和内容可以逐渐上升到与所听课教师沟通探讨英语教学,与学生沟通了解其状况,同时了解班级管理以及考核评估等相关知识。

(二)实习科学化。

根据参与国培计划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反馈,在实习过程中,很多时候没人指导,或者指导得太应付。实习中,学生所在的院校会派出一到两名带队老师。但带队老师主要是进行实习生的管理,没有进行足够的指导工作,有些带队老师甚至是非英语专业的老师。实习单位为学生指派指导老师,但指导老师通常为顶岗实习中所被顶岗的老师,通常学生到岗后的一周内,指导老师就离开学生的实习单位到高校进修,接受培训。所以,名为指导,实为交接工作,指导老师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指导的可能性。因此,实习生在顶岗过程中,有不解之处只能要么自已研究想办法,要么和指导老师电话沟通。

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科学地设置并指派指导教师。单纯地由高校派出英语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专业知识上确实有保障,但是会存在不了解中学学生及学校实际授课情况等缺陷。由于实习所在地区为海南省教育较为薄弱的地区,当地教师会存在教学理念更新慢,知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被顶岗进行培训。如果单纯地由实习单位指派指导教师,也有其不足之处。

所以,指导教师应由高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指派。如此,在专业知识上可由高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在涉及实习单位具体情况的问题上,可由实习单位指派教师指导;在教学法及其他问题上,可由双方指导教师沟通共同给予学生指导。

同时,应当完善见习与实习的前期指导与后续的考核评估。在参与见习与实习前,如果没有合理的前期指导培训,在过程中就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明白自己的任务,必然会出现不知所措、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的现象。所以,科学合理的培训与指导必不可少。可由老师培训为主,以实习见习结束后返校的同学介绍经验为辅。学生参与完实习与见习,除了由指导教师评分外。应当更加地注重反馈。有效地反馈,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加了解当地中学的教学现状。进而能完善对本科英语师范生的培养,同时还能提升对参与国培计划中学教师的培训质量。

(三)教学课程的改进。

一些师范院校采用的教学法教材是全英文教材,教材中大多讲述国外知名的教学法及理念。此为教法理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法课不应该只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能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只学教之法,不学法之用,必定无益与实践。所以,教法课不但要教知名的教法理念与理论,还要让学生了解地方的情况,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用所学到的教法。学了理论不会用,无异于没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借助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构建主义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更多侧重于学生意义构建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真实的,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活动和课堂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切实的运用到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应该开设与中学英语教材相关的课程。教材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师范院校根本没有针对中学英语教材的课程,只是要求学生自己研究自己看,所以大多师范生对中学教材还是相对陌生,这对教学而言,是一大忌。个别院校已经意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琼州学院,专门开设了“中学英语教材分析”这一课程,由三亚市重点高中的资深英语教师任教。此课程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在熟悉教材这一环节的不足。

(四)高校师范专业教师应该“走出去”。

高校师范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到底合不合理、能否满足地方需求、是否做到与时俱进?师范英语专业教师到底存在哪些不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读文献,也不能仅依靠学生的反馈。更要依靠师范英语教师们自己去解决。

“走出去”应该怎么走?

首先,应该走向行业。每一名有师范英语专业教学任务的高校教师,都应该每个学期到当地,甚至到各地的中学去看看,看看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去看看存在什么问题,眼见为实,发言权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第一手的真实信息。

其次,应该走向同行。高校师范专业英语教师应该定期地进行研讨、沟通、交流。还应该到其他师范院校,看看其他高校是如何进行英语师范生的培养。

只有经过亲身经历、亲临现场,通过坦诚交流、相互学习,才能扮演好“老师的老师”这一角色。

[1]陈俊珂,徐彦伟(2001).国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特点与趋势.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8,4,99-102.

[2]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4

[4]张冰.(2010).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环境设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5]张朋.(2012).大学教师、师范生、中小学在职教师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漳州师范学院.

李美玲(1991-),女,湖北荆州人,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陈钦炳(1987-),男,广东省潮阳人,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

G

A

2095-9214(2015)03-0228-02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2012年招标科研课题(编号:QMZJD2012-26)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顶岗师范生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