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15-01-30丛中凰李婷李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青霉素革兰本院

丛中凰 李婷 李琛

2014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丛中凰 李婷 李琛

目的 对本院2014年住院患者所采集的病原体分布和耐药谱进行综合分析, 为临床医师提供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对2014年度本院各科感染患者送检标本11981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 ①11981例送检标本中, 革兰阴性菌5998株(50.1%), 前三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4233株(35.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别为41.8%、18.3%。③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分别为83.1%、97.3%;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分别为28.2%、41.4%;对红霉素的耐药分别为68.9%、82.9%。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分别为12.5%、79.2%;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分别为32.5%、77.4%;对红霉素的耐药分别为94.7%、92.3%。结论 应加强对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监测,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性高、安全性好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监测;下呼吸道感染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种类的日益增多, 抗菌谱逐渐加宽,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多种有效途径。但对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 接踵而至的便是细菌耐药性的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 明天就无药可用”。细菌的耐药性具有地域特点,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医院细菌的耐药性亦有所差异[1]。所以准确、及时的明确病原菌种类, 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至关重要。现根据对本院2014年住院患者所采集的病原体分布和耐药谱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菌株来源 2014年度本院各科感染患者, 标本11981例, 其中痰标本5755例, 尿标本2246例, 血培养1663例,其他标本2317例。

1. 2 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仪器和试剂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通过纸片扩散法(K-B)以及微量(MIC)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参照CLSI2013版标准判定。

2 结果

2. 1 经病原菌分离鉴定发现11981例送检标本中, 革兰阴性菌5998株(50.1%), 前三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4233株(35.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其他菌株如真菌1750株(14.6%)。

2. 2 病原菌的耐药性

2. 2. 1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 在本院革兰阴性杆菌中前三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氧哌嗪)的耐药率分别为54.0%、70.5%、20.9%, 见表1。

2. 2. 2 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 本年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28.2%。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分别为83.1%、97.3%;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分别为28.2%、41.4%;对红霉素的耐药分别为68.9%、82.9%。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分别为12.5%、79.2%;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分别为32.5%、77.4%;对红霉素的耐药分别为94.7%、92.3%。见表2。

表1 常见肠杆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验耐药结果(%)

表2 常见革兰阳性球菌药敏试验耐药结果(%)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抗菌素种类不断增多, 并被广泛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甚至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这就造成了严重菌群失调,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细菌耐药是进化的自然规律, 同时也是病原菌与抗菌药物之间永恒的矛盾[3]。

本文数据显示, 本院送检的病原菌标本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50.1%。其中, 前三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3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

从表1中, 可以看出, 在本院革兰阴性杆菌中前三位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氧哌嗪)的耐药率分别为54.0%、70.5%、20.9%, 在本院所有检测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一、二代头孢抗菌素的耐药率有的甚至达到100.0%, 对三、四代头孢抗菌素的耐药率相对偏低, 最高达46.8%。根据此项数据,在临床治疗上, 如遇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应该避免选用一、二代头孢抗菌素, 必要时需应用青霉素及三、四代头孢抗菌素时应避免长期应用。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耐药性的升高, 与三代头孢素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 ESBLs菌株增多与临床应用产超广谱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增多呈平行关系[4]。所以在临床治疗上, 应根据药敏结果,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该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综上所述,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不断发生变化及其耐药率增加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各种广谱抗菌药物, 造成严重菌群失调, 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 所以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监测,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性高、安全性好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减少预防性用药, 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更好地治愈更多的感染性疾病。

[1] 周伟, 母丽媛, 苏敏, 等. 2011 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华西医学, 2013, 28(1):71-75.

[2]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452-550.

[3] 黄健.某院近10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性分析.中国新药杂志, 2015, 24(1):112-117.

[4] 穆新林, 何礼贤, 周昭彦, 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2):94-96.

[5] 高海燕, 陈希胜, 张文艳, 等. AECOPD痰培养及药敏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4):491-4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119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四医院一汽总医院呼吸内科

2015-06-09]

猜你喜欢

青霉素革兰本院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