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法在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30王长松朱欣佚刘志刚
王长松 朱欣佚 刘志刚
(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南京 210009)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是东南大学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向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介绍中医的养生理念和实用的养生方法。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综合性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接受,都存在不少的困难[1]。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不断总结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通过6轮的授课周期,逐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笔者在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课堂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方法
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质疑、思考、接受新知的热情,避免灌输式教学,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在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的互动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1 现场调查法 根据教学需要,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举手的方式做答,这是最简单的现场调查。此法可以迅速吸引所有听课者的注意力,并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整体状况,为其他课堂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时须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应简明扼要,问题的答案能够通过“是与否”进行回应。比如在本门课程的第一节课上,笔者提问:“在选修这门课之前,听过养生讲座,看过养生书籍,或者关注过养生话题的同学,请举手!”问题提出之后,环顾教室,发现原本在玩手机、看其它书、窃窃私语的同学,都把头抬了起来,目光投向讲台,并有部分同学思考后举起了手。通过举手的比例,与以往在社区的养生讲座调查的结果对比,发现大学生对于养生的关注明显较少,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基础。
也可以采用现场举手的方式进行分级、分类的调查,以了解授课对象某些方面更多的细节。此法须注意,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分级明确,没有遗漏重要的可能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提问。比如,通过提问:“大一的同学请举手;大二的同学请举手;大三的同学请举手;大四和研究生的同学请举手!”“理科的同学请举手;工科的同学请举手;文科的同学请举手……”,这样,在2分钟之内,便能了解学生的年级和专业分布,有助于因材施教。
再如,对于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动机,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选修这门课”。
1.2 师生答问法 教师提问,学生做答,这是最常见的师生答问方法。授课教师在进行一定的知识铺垫之后,提出一个问题,指定学生回答。须注意,所提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又不能太难,让学生能够通过短时间的思考说出答案。例如,在讲解阳气的重要性的时候,PPT课件上显示一段《黄帝内经》的经典条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指定一位同学首先大声读出这段经文,然后对这段经文做出解释。这是一个前易后难的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阳气很重要,但是对于“失其所”不可能准确理解。教师因此针对“失其所”进行详细讲解,进而解读中医养生为什么特别强调顺应自然。
除了一对一的问答,也可以采用一问多答的方式。比如,“大家知道的中医经典名著有哪些?大家知道的历代名中医有哪些?”然后在同学们的纷纷应答中,选择重要的、一致的,或者有分歧的,进行讲述或评论。
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诱导,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当场作答。须注意,要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就自己感兴趣、有疑问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提问。比如,在本门课程的最后一节课,笔者留出3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就养生、疾病以及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状况现场提问,教师给出养生方法或治疗的建议。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能激发学生的课外补充学习。
师生答问也可以与现场调查法结合起来,调查之后辅以提问,在举手或不举手的学生中指定一位或多位,进一步提问和回答。
1.3 讨论辩论法 课堂上,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进行知识背景的介绍,然后让学生围绕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笔者采用的是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组选派一人汇报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教师进行现场评说的方式。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师生互动方法,参与积极性很高。比如,针对“哪些养生方法适合大学生?具体应当怎样做?”每次讨论,气氛都十分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组织课堂辩论也是值得推荐的互动方式。如,针对“冬季游泳好不好?”“大学生应不应该按时睡眠?”都进行过激烈辩论。通过辩论,使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以及健康与学习工作的相关关系。
讨论辩论法的缺点是现场不容易控制,占用的时间较长,在课时有限时不容易实施。
1.4 现场演示法 教给学生简便实用的中医养生方法,是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为了让大家掌握这些方法,笔者在课堂上充分应用了现场演示的方法。比如,药膳的制作过程,通过提前录制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演示;梳头养生、点穴、撞背、颈椎保健法,则是在课堂上一边讲述,一边亲自动作示范。需要时,请一位同学上来,配合演示。
本课程的一个亮点,是让学生进行现场展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讲述“幽默养生,修复身心的疲劳”之后,让同学们课下准备,用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制作幽默短片等方式,体现幽默养生方法。在下次课时,学生们轮流上台演示。教师则进行现场组织、时间控制和间断点评。实践证明,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2 结果
通过师生互动,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课堂授课效果明显提高。首先,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应答十分活跃;其次,每次课的出勤率较前明显提高,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每次都能达到设定的最高人数。有同学告知,他的这门课是抢来的。第三,从同学们课后递交的听课感悟得知,许多同学十分喜爱这门课程,认为从中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笔者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第四,从网上评教的结果来看,本门课程的得分高于大学和院系的平均分。经过多年数个教学周期的努力,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课程得到了众多师生的认可,目前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3 讨论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包括概念形成互动、联系实际互动、创新实际互动、逻辑推理互动等。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相比,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将互动式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明显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3.1 能够维持课堂秩序 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在东南大学向非医学专业的各个年级、各个专业开设,大学生可以自愿选修。虽然大部分学生是基于兴趣而选修的,但也不乏只为得到学分的学生。课堂授课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课堂秩序就会出现混乱,玩手机、说小话、开小差、谈恋爱、看其它书籍、迟到早退等。此时,采取警告、喝斥、批评等方式维持秩序,都只能使学生被动地安静下来,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认真听课,因此秩序维护的效果不好且不长久,有些同学甚至干脆逃课。而采用现场调查、师生答问、讨论辩论、现场演示等互动方法,能立刻使现场安静下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3.2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及时、恰当的互动,能够引发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促使其踊跃发言,大胆表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讨论辩论,都能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从而促进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使授课过程充满乐趣,气氛热烈而活跃。
3.3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魅力,授课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这门课程最具魅力的地方展示给学生,激发其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师生互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状态,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3.4 能够深化学习内容 与被动接受的模式相比,亲身体验更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互动教学要求学生参与的过程增加,必然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和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充实自我,满足课堂上参与主题讨论和学习的需要。这些都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深化。本课程所介绍的各种养生小方法的现场演示、幽默养生法的身体力行,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3.5 能够增进师生交流 通过师生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语言行为风格等,而这些都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对这门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的程度。只有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本门课程实施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笔者还体会到,认真备课、做好课堂设计是成功实施师生互动的重要前提。师生互动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必须精心备课,在互动方案的设计、互动时间的把握、教学场面的控制等方面认真策划,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互动方案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总之,充分利用师生互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的有效方法。
[1]王长松.综合院校中医养生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中医教育,2014,33(5):74-76.
[2]窦丽萍,黄续,刘昕.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53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