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

2015-01-30□文│齐

中国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文│齐 峰

媒体融合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

□文│齐 峰

媒体融合带来的新的传播业态尚在探索中,体制机制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媒体的融合发展旨在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两张皮状况,改变其分立单干状况,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利益固化格局,打破体制内外的束缚,扫除身份障碍,树立一体化概念,实现组织再造、流程再造、机制再造,最终形成统一的资本运作、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人才管理新机构新模式,实现新旧媒体之深层融合。

媒体融合 突破障碍 产业建设

编者按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出系列论述后,媒体融合从理论到实践,受到普遍关注,政界、学界、业界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但是,本刊发现,在对媒体融合的探索中,尚有误区有待澄清,亦有模式可以总结,为此,特刊发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媒体融合重在“融合”二字。新、旧媒体间在取长补短的问题上均存在“傲慢与偏见”的情况下,融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融合”涉及体制运行、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等重大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关于推进融合,难点较多,体制壁垒、资金来源等尚在其次,对于“融合”的一些模糊认识,亟须首先加以澄清和解决,对于“媒体融合”的概念需要予以明确的界定,在融合方向给予正确的指引,唯有端正态度,搁置争议,融合才能步入正途,推进也才有了前提和保证。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什么是融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融合是在描述不同事物彼此对接、渗透创造一个新事物的过程,其前提是“融合”的外在条件完备。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按照百度文库的解释,“狭义的‘媒体融合’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从融合的本质上分析,媒体融合的条件是完备的。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和加载能力,成熟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处理的数字压缩技术,传媒媒体专业的内容体系等是基础因素;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和由技术催生的传媒产业强大的市场需求等是推动因素。融合的过程是打通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数字媒体的传播通道,达到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融合的结果是创造出一个继承了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优良“基因”的新新媒体,这个新新媒体所生产的形态各异的信息产品,能够极大程度上适应受众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从而无限放大传媒产业的市场空间。

媒体融合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受众需求。伴随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受众对媒介形态的选择和信息内容的消费日趋数字化和个性化,与之相对应,分众化和碎片化逐渐成为大众需求的主要趋势,这些都成为推动媒体融合从传统时代的“引导思维”向技术时代的“服务思维”转变的关键因素。遵从受众的选择权,开发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满足不同习惯和各类层次的需求体验,是媒体融合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也是检验融合实效乃至成败的关键因素。

媒体融合的推进来自上、下两方的双向作用力。媒体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融合不仅需顶层设计,更需要底层创新,二者缺一不可。顶层设计的核心在于探讨融合的升级路径,突出资源整合和资源优化,重在通过制度设计和产业监管,提出保证国家利益的各种手段和方式。底层创造依托于市场规律,依托于行业特征,其核心在于提高资源的运转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国内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作为媒体融合的双向驱动力,底层创造唯有与顶层设计遥相呼应,融合才能建立在科学有效的行业管控和相对完善的市场体制基础上,才具有有序推进的前提和保证,融合之后也才能更具有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媒体融合的目标是共赢。新旧媒体的融合,不是谁战胜谁、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不断强化双方依存度的过程,新旧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各取所长,逐步形成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最终达到内容与技术无缝对接、传播质量与传播效能无限提升的高度。融合的过程是新旧媒体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传播格局的重塑过程,是一体化的进程,其中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诸多深层因素的变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媒体融合的前提是整合资源。融合首先在于整合。这是推进媒体融合的关键性举措,也是融合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整合的对象包括各种媒体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的过程是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互通,整合的目标是技术、业务、终端、市场、产业的共融,整合的结果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共用彼此资源,创造共同利益,矩阵式整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整合是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工程,整合的进度与质量关系着融合的成败与优劣。在媒体资源整合中,整合的关键是互补,只有资源互补,才可能从整合到融合,最终达到契合。

媒体融合的进程是动态、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媒体融合在我国尚处于概念界定和学术论证阶段,推进行为也还仅仅表现在政策层面。研究成果显示,媒体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问题众多而复杂,这也注定媒体融合不可能是生硬的、一步到位式的激进捏合,而是一个渐进摸索的过程,前期需要确立重点,找准突破口,探寻科学路径;中期需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稳步推进;后期还需对随时发展变化的媒介环境迅速做出回应,完善举措,弥补不足,实现效益。

二、媒体融合的认识误区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媒介生态的宏观角度去解读,可以看出《意见》助推媒体融合,并不是在给传统媒体或数字媒体设定行为框架与硬性规范,而是从顶层设计上为传媒行业少走弯路提供方法和策略,是重树主流话语权的基本建设思路。应当认识到,融合从根本上讲是市场行为,非组织或行政力量可以长期维持。融合的对象是传媒企业,融合的动因是提升效能。因此,说到底市场意识是融合的主要推动力。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在融合的历史拐点,都须尽快厘清观念上的误区,明确行为上的方向。唯其如此,才能顺势而上,积极有为。

1.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谁主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以新媒体为主体,正在成为媒体融合的基本思路。互联网思维没有错。新媒体为主体的认识基于两方面的现实因素,一是新媒体极大程度地迎合和满足了受众日益多样和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二是脱胎于计划体制下的传统媒体,长期高于受众的角色姿态使其正在流失受众的部分信赖。因此新媒体终将以胜利者的姿态,取代传统媒体成为社会主流媒体,或整合传统媒体的看法,目前在学术层面和实践领域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可。

然而,需要提及的是,关于媒体融合谁居主导地位的争论,本身是没有理论前提的。新兴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罢,追求融合效益的动因才是融合的主要推动力,这一推动力源于对受众消费市场的占有,源于对受众消费潜力的引导和激发,源于对受众消费习惯的适应和消费目的的满足。融合创造的“新新媒体”,并不是传统媒体内容或新兴媒体技术的一枝独秀,而是二者活力和优势的同时释放和无限延伸。事实上,并不是传统媒体或新兴媒体的某一方引导了融合,而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导致消费指向不断变化的受众,催生了媒体的融合。消费的走向将一直伴随融合的动向。推动媒体融合的是受众,也就是说,受众是真正且唯一的主体。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捏合。所谓“捏合”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团”在一起。新旧媒体“捏合”的提法,基于行政力量推动下国内出版集团的组建。观点持有者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叠加,融合就是在叠加之后,双方在生产、传播和经营上的紧密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行政主导下的集团化建设,是在当时多数出版单位尚未完成市场化进程的情况下进行的。10年来,出版集团化的实践反复证明,组建由政府推动在当时条件下是必须的。但在打破“小而全”格局之后的整合和优化,则必须由市场主导。融合本身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和原则性,不是盲目的想当然的纯主观行为,更不是各类传媒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业务的整合、优化和重组。做到这一点,前期通过行政手段将新旧媒体捏合在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在借助行政力量突破体制障碍之后,内部的质变,必须遵循市场原则和行业规律,必须与行业政策、行业趋势,与社会生产、社会消费等紧密相连。否则融合只解决了表面问题,“化学反应”没有进行,融合的目的就无从实现。

2.关于内容与技术的关系

媒体融合的诸多难点之一,除了体制、资金、人力等因素,还有被融合双方的消极态度和冷漠行为。传统媒体认为在传媒领域内容永远至上,技术不过是手段,企业随时都可以找到一个技术持有方进行合作;新兴媒体则执著于技术为王的理念,认为只要渠道快捷畅通,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找到受众。在传媒产业发展进程中,这两种观念是十分片面甚至是危险的。

媒体融合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互联网思维。这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背景,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行为。经济分析人士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或可以称之为生态经济学。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市场思维、消费思维和受众思维,“便捷”“表达”“免费”“数据思维”和“用户体验”是它的关键词,关键词的指向是商业生态圈的构建。生态圈实质是通过社交关系建立的具有某种消费指向的社会群体。构建的方式是将产品、需求、互动、数据、感官、工具等融合起来,用个性化的超值体验聚拢客户。企业则是通过对所建立的生态圈提供服务而盈利的。

作为媒体融合的基础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中内容即产品,并不是唯一的盈利点,甚至可能是免费获取的,其价值体现在吸引受众的能力上。而技术则是为产品生产和客户互动打开通道。喻国明在《媒体融合是一场革命》一文谈到:内容的竞争一般来说分两类。一个是基于资源的竞争,但胜出的机会、份额是有限的。二是基于规则的竞争。胜出的关键点在于内容与服务对象之间用怎样的关系关联在一起。因此,内容精耕细作是基础课,以此打通、触及用户的社会关系渠道并加以利用是专业课。内容作为媒体生态链的基础层,只有与用户利益绑在一起,才可能有盈利的空间。

联想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柳传志曾从融合的结果解释互联网思维,他说:“从结果看大致会产生这么几个效应:长尾效应、免费效应、迭代效应和社交效应。”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体融合,呈现的是开放、互动的特性,融合媒体的整个产业链都须顺势做出改变。从媒体存在的形式看,任何媒体的内容必须依赖一定的技术形式才能存在,信息技术层次越高,代表其技术含量越高,所能承载的信息种类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在技术层次一定的情况下,内容决定着媒体的主要质量和传播范围。在内容一定的情况下,技术层次高的媒体在内容生产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接收的便捷度上具有相对优势。媒体融合的过程将是媒体技术由低向高不断演进的过程,也是媒体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

3.关于政策引导与市场动力的关系

《意见》出台后,有人认为国家又将通过行政的力量干预融合,而不是以市场机制为原则客观地对待融合。这种认识源于《意见》所提出的各种政策更多地偏重传统媒体,而将新兴媒体框在政策之外。笔者看来,这种关于融合的认识是错误并十分有害的。无论是传统媒体据此表现出来的安稳,还是新兴媒体由之显示出的失衡,都是融合中十分危险的态度。

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在传播技术日益多样、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打牢主流话语权,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意见》推进传统媒体加速融合,除了硬件的融合外,还包括媒体操守、专业精神等软件的融合,它所提供的政策,也并不是给传统媒体安于现状提供保障,更不是上演以行政力量为主体、以“摊大饼”做简单加法为手段,以维持“分灶吃饭”为目的的“融合运动”,而是对传统媒体转型作出的明确要求,是为媒体融合下达的包含时间表、路线图在内的任务书。政策只起引导作用,融合必须是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意见》发出的声音是,一切无视融合大势的态度,不仅将丧失政策的机遇,而且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而言,小融合就要放下态度,彼此尊重;大融合就要放下利益,共通互融。

三、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就提出了“媒介融合”的学说。在媒介融合理论的推动下,媒体融合的实践一步步加深,但从世界范围看,仍然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路。9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入媒介融合的研究,随之而来的媒体融合的实践从部分资源共享、部分内容转移,到统一平台经营,方式多种多样,但依然“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能否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式的完全融合,还是一个理想。

《意见》的出台,推动了媒体融合的研究和实践,如观念的融合、人的融合、技术的融合、渠道的融合,新论迭出,探索不断。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融合的路径至少还应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体制壁垒

媒体融合发展,既需要提升技术、创新内容、拓展平台,也需要对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从现存状况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一些体制机制上存在龃龉,还不能适应融合发展的要求。如果不能突破体制机制的壁垒,媒体的融合发展就会受到束缚,这样的融合走不远。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我国传媒业的体制机制改革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从微观到宏观的渐进式发展。“市场”因素一步步介入,传媒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和数量急剧增长,报纸由1980年的188种增长到2013年的1915种,期刊由1978年的930种迅速增至2013年的9877种,图书从1990年的74973种增长至2013年的近444427种;[1]广播节目套数由2002年的1882套增加至 2013年的2863套;[2]电视节目套数由2002年的 2058套增加至 2012年的3353套。[3]

这首七律写在小溪边生活的游禽,描写它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写它们美丽的羽毛和如云的溪花、如练的溪水混成一色,写它们快若闪电、隐现无常的飞翔姿态,写它们翻动羽毛自我炫耀的神情面貌,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最后两句曲终奏雅,点出主旨,提醒鸟儿们,不要以为这个偏僻之地就没有了罗网,到时被罗网网住,就只能被人类豢养在樊笼中了,那时虽然有吃有喝,但这种生活哪有自由飞翔时的生活值得羡慕。这首诗就把形象和哲理结合得非常好。

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极大地释放了被凝固的制度体制能量,然而,计划体制的惯性思维至今还在传媒业中存在,文化市场的条块分割、区域壁垒的陈旧格局还没有改变,由行政壁垒造成的市场各自为政、守护部门利益的局势还在继续;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死”,传统媒体还在纠结。

相对于新媒体而言,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扮演着公共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处于信息链的上游,掌控着信息资源和传播渠道,以专业的编辑按照自己的要求定期为受众提供信息、确定传播内容,单向的、高高在上的传播体制让受众与媒体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新媒体一开始就以市场定位,通过与受众互动、根据受众的需求随时随地收发信息,从在线收听收看到移动收听收看,受众群体呈指数级增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体制机制基因大相径庭。

面对受众的一步步流失,传统媒体也在积极介入新媒体,办网站、上微信、办数字报、推手机报,然而收效甚微。许多传统媒体人在焦虑,努力,但他们的改变只能在自身的体制内画延长线,在体制内找人才、找资源,在体制内找逻辑,与社会逻辑、市场逻辑远不能对接。

推动传媒融合的主要动力应是传媒机构自身。在体制机制能够适应融合发展时,体制机制对传媒融合起推动作用;当体制机制不能适应融合发展时,体制机制就对传媒融合起阻碍作用。体制机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成为传媒融合的推动力。媒体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的状况,改变他们分立单干的状况,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利益固化格局,打破体制内、体制外的束缚,扫除身份障碍,树立一体化概念,实现组织再造、流程再造和机制再造,最终形成统一的资本运作、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人才管理的新机制。

2.突破业态束缚

开放传播业态。做好内容,只是媒体实现价值链条中的一个起点,而当今这一链条上的环节要比以前复杂得多。做好内容用什么方法送给相匹配的受众,才能决定媒体的价值是否落地、是否实现。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人均每天上网50.78分钟。另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电视机开机率甚至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4]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正在受到严重挑战。扭转传统传播方式,改变传媒市场的传播业态,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形态不断变化,有研究表明,90%甚至95%的内容,会以别的媒体形态表现,受众用户不经过原发媒体,也可以完全从别的渠道获得。[5]所以,如果固守一种传播方式,保持一种传播业态,就必然自绝于时代。

用户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是融合媒体的基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必然要重视用户的价值,重视用户生产内容,模糊生产者与接受者的界限,让用户成为信息的共同生产者。媒体从用户生产的内容中获得了更丰富、新鲜的信息,有的网站还开放了实时更新服务,受众可以编辑或修订已经发表的内容,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把知识生产变成了全体大众的事,更新快,知识新,成本低。这种传播方式,是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此外,媒体融合带来的新的传播业态还在探索中,新上线的新闻门户网站“澎湃”、个性化信息引擎“今日头条”及“机器人”媒体,这些新兴的媒体形态尽管还有许多不足,如盈利模式还在期待、版权问题还在争议、机器人新闻还有局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新探索必将促进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在媒体的传播业态中具有历史性的标志。

开放资源领域。今天,借助互联网,任何人的体验都是资源,都是采取相关决策和服务时的依据。学会利用资源、开发资源、积累资源,还要学会开放资源。传统媒体历史长、生产经验多,再加上,传统媒体产业资源丰富,在新媒体时代,这些资源的价值会被重新激活。

《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6]传统媒体应该打开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把眼光投向广阔空间,在产业融合中善于利用资源、开放资源,进而整合资源,形成新的社会功能。

开放资源,实现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就可以在强势媒体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新的价值。这是一个低消耗、高收益的融合方式。但也应该做好预测,这种媒体融合是双赢的,如果你不能成为别人的机会,别人也不会给你机会。

美国这几年的报业倒闭潮,所关闭的报纸都是素有影响的严肃大报,而非街头小报,这些报纸一直占据着舆论界领袖的地位,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他们不变的最好理由。等到他们不得不改变时,倒下去已经不可避免了。[7]

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在不经意间会将分散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资源、沉淀在每个角落的资源发现、激活、储存,甚至会被分拆、重新组合,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种功能,都会出现大量可以替代的对象,来覆盖它的价值。所以,拥有资源仅仅是基础,开放资源才可能获得机会。

3.突破产业形态

突破内部组织形态。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这就意味着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组织模式、组织形态的变化。[8]

组织结构是一个从顶层到基层设计的完整的系统体系,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组织模式,难有统一形式。但不论哪种结构,在融合媒体中,内部组织形态应该趋向连接、开放,趋向互动,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在媒体融合中,媒体的核心还是生产,媒体融合需要打通各种旧的组织形态的限制,建立一个适合融合发展的新的组织机制。传统媒体组织形态中的多围墙形式,割裂了人与人的联系,割裂了相同行业的信息流通和碰撞,使得每个人成了孤岛。只有能够促进连接的组织形态才是有活力的组织,也才更适合融合媒体。目前,国际媒体通用的做法是设置一些新型的整合机构,比如,《华尔街日报》以社交媒体编辑和数据分析专家为主力创建了新闻部和受众互动部。《华盛顿邮报》正在构建统一的新闻部。让媒体有更多的受众,不能仅仅依靠一个部门、几个人来完成。英国广播公司(BBC)主要采取部门迁移,整合之后,BBC不再按原来的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和广播新闻分设机构,而是将三者以工作组的形式共同组成BBC新闻中心,在BBC新建大楼的同一层工作,三个工作小组彼此相邻,可以随时交流,共享资源。[9]

此外,组织结构的网状化、扁平化、松散化,也是发挥人的潜力的最好形式。有人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U盘生存,“自带信息,不带系统,随时拔插,自由协作”。《赫芬顿邮报》到2010年,已拥有3000多“可信任”因而“无需编辑审核”的博主,其签约的“公民记者”数量已超过1.2万人;又与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以及美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英国广播公司(BBC)、半岛电视台等近150家知名主流媒体签约合作,并和全球60多个机构博客建立链接,使新闻的来源不仅大大超过传统媒体,也领先于各类互联网新闻机构。目前,该“报”每月可获得200万条来稿。[10]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如果只满足于内容数字化、台网互动、报网联动,在组织架构上依然保持不动,那么,要让记者成为全媒体记者、编辑成为全媒体编辑,且要实现全媒体效益,这是很难的。

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人类的协作方式正在改变,组织逐渐宽松或者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媒体融合中,究竟以怎样的组织结构来运行,没有定式。管理大师戴夫·欧瑞奇说,人们能够记住一个组织或者组织形式,不是因为它的结构,而是因为它的能力。所以,突破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局限,以融合业务为要务,去建构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创造力的组织,尤为重要。

突破外部产业界限。2012年以来,原新闻出版总署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支持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2013年,启动了国务院机构大部制改革,传媒的跨界发展掀起高潮。2014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一系列媒体融合研究和实践如火如荼;刘奇葆专门撰文《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出,传统媒体要融合发展,就要增强借力发展的意识,不能坐等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不能关起门来搞融合。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突破产业边界,跨界发展的成功事例确实很多,微博、微信在做媒体的业务,余额宝在做银行的业务。过去15年,互联网行业之所以能够以超过平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资源和目标市场突破了地域和行业限制。[11]

彭兰教授在《中国网络未来(2014)》报告中总结移动媒体创新经验时指出,通过限制寻找突破,让业余速成专业。可见,突破产业界限无疑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对于欧美和中国的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对日本报业的冲击较小,这是因为日本报业收入除主业外,还有业外收入。从近几年的趋势看,其业外收入占比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2002年的业外占比是13.8%,2013年的业外占比20%左右。在75家地方性报纸中,有64家介入业外经营。业外经营项目主要包括:文体赛事活动、讲座服务、网络电商运营等。[12]从日本报业经营可以看到,突破产业界限,利用新技术实现跨界经营,是传统媒体走向融合的出路之一。

事实上,我国媒体的产业跨界实践也在一步步加深,吉林出版集团与腾讯文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百度钱包与中信出版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首次向传统出版伸出“橄榄枝”并推出“融剧宝服务”;中南传媒旗下的《潇湘晨报》成功将业务拓展至房地产、家装建材、车展、电商等多个业态品种,这些相关活动已经在《潇湘晨报》开源及稳固收益上显见成效。上海报业新推出的三个新媒体跨界产品也在业界掀起了层层涟漪。

有人说,媒介跨界发展必须基于一个系统的协同支持。任何缺少系统支持的单兵突进,都有可能昙花一现。也有人说,跨界的,大多都不是专业的,可能都来自另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门缝都在裂开,边界也正在打开。从以上跨界实践可以看到,与产业有关的、与产业无关的,都在信心满满地前进着。将来是昙花一现,还是风光无限,还有待时间检验。

媒体的跨界发展,还有许多奇迹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当我们打开冰箱准备做饭时,冰箱上内置的屏幕,就可以按照冰箱里的食材,为我们演示可以操作的食谱。图书产品,不再进入传统的新华书店,直接变成了电器产品的组成部分。这是“物联网”还是“跨界出版”?不论叫什么,其实质就是信息技术的延伸带来信息生产和接收方式的变化。我们期待有新的理论,期待有新的实践。期待融合发展有更奇妙的世界。

融合与跨界正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战略重点。《人民日报》的一篇短评,强调跨界融合的紧迫性,“我们不敢跨界,就有人敢跨过来打劫。媒体产业如果不自我革新,就可能被推向边缘。”

突破产业边界的跨界整合,如何跨界,界限在哪,尽管声音不同,但不难选择,只要清楚我们的能力界限,跨界就很容易了。能力在哪,产业的界限就在哪。

四、结语

数字技术打破了媒介壁垒,但媒介融合的过程,仍任重道远,技术融合—内容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的路还很长,伴随着瓦解与重构,正在艰难中探索,未有现成模式。媒介融合的实现尚需政策法规的支持,其首要突破在于认识误区及固有模式、固有界限,如此方有跨界跨域可谈。

媒介产品即信息产品,通过融合使信息产品以不同的销售形式,获得收益最大化。随着新闻出版广电业界的整合,媒介融合进度将加快,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融合的结果,使传统媒体得以新生,也使公众更为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作者单位: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1]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中国新闻出版网,2014-08-13

[2]吴名.盘点2013年:广播电视增幅收窄 电影产业一路高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7-14

[3]简析未来几年我国电视节目行业现状[EB/OL]. jingyan.baidu.com/albu...?2014-12-11

[4]程鹏,叶丹.互联网电视能拯救电视开机率吗?[N]. 南方日报, 2014-01-17

[5]喻国明.媒介融合转型中的三大创新[N].综艺报,2014-11-30

[6][8]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 2014-04-23

[7]喻国明:媒体融合是一场革命[N]. 综艺报,2014-10-27

[9]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纽约时报融合发展战略与举措[J].中国报业, 2014(9)

[10]辜晓进.《赫芬顿邮报》的成功。2013年6月4日14∶56 来源:人民网

[11]朱春阳,张亮宇,杨海.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目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4(10)

[12]王洋,尹秀娟.日本地方报纸业外经营现状及启示[J].中国报业,2014(11)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