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及其未来图景
2015-01-30金会平
■金会平
华中农业大学期刊社,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 430070
从1665年第一本科技期刊诞生至今,科技期刊的发展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现代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出版形态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科技期刊出版业已成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和规模虽居全球第二,但快速发展不过三十几年。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有的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对科技期刊属性的认识,李锋等提出了不同以往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单纯认识,认为科技期刊具有消费竞争性弱,受益排他性难的特点,是典型的准公共品[1]。对科技期刊作者、读者和编辑谁第一性的认识,袁桂清一反传统的编辑主导作用的认识,提出了编辑要同时重视作者和读者,并服务于他们的观点[2];而郭全中更深入地指出,把作者视为第一位,是强调期刊的科技属性,把读者视为第一位,是强调期刊的商品属性[3]。对未来科技期刊的出版形态认识,田丁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未来形态,即数字化的多媒介纸质期刊[4]。对期刊功能的认识,李若溪提出纸媒传播时代科技期刊基本的传播扩散、公布保护展示、保存传承功能将被弱化,而把关控制、筛选集萃、加工提升、评价裁判衍生功能势必上升为主要功能[5]。对商业模式的认识,高萍以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为例,描述了一个接近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即在数字平台上“做强做宽”入口,“做大做快”出口,产业链两端的“双收费”的模式[6]。对科技期刊发展动力的探讨,刘天星等提出了传播技术是科技期刊产生和变革的前提,科学本身及科学家的需求是促进科技期发展的动力,出版形态和出版模式是现实科技期刊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7];王臣松等提出传播技术是科技期刊形态变革的逻辑[8]。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基本问题,遵循历史唯物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逻辑,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只有从分析科技期刊的作者、读者、编辑三个基本要素入手,从分析它们之间的基本矛盾运动入手,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提炼出基本规律。显然,现有的研究没有做到这一点,尽管他们也提出了很好的见解。探索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加强期刊理论建设,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科技期刊的发展一日千里,面对国际化、数字化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冲击,不少同仁对科技期刊的发展缺乏理论准备,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图景认识模糊。
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包涵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运动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基本动力是动力系统的最高层次,它是构成科技期刊的基本矛盾,其相互运动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根本动力是动力系统的动因层次,它是在科技期刊基本矛盾构成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决定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直接动力是动力系统的操作层次,它能消除阻碍科技期刊发展的条条框框,直接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1 作者、读者与编辑三者的矛盾运动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动力
科技期刊起源于学术共同体成员之间对学术的书信交流,它通过传播、交流、转换、存储科技知识显现其价值,科技期刊生产的实质是科技传播,高效率和社会化传播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特征。在传播学中科技期刊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的一个子系统,其传播模式能够被维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很好解释[9]。根据维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科技期刊的传播可看成以科技知识生产者(作者)——科技期刊(编辑)——科技知识接受者(读者)为主体结构的系统行为,科技知识生产者(作者)、科技期刊(编辑)、科技知识接受者(读者)是这个传播系统的3大要素,3大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便不能完成科技传播活动。在科技期刊传播系统内存在作者与读者、作者与编辑、编辑与读者构成的三个基本的矛盾关系。
1.1 作者与读者的矛盾运动规律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直接的矛盾关系,需要科技期刊作为沟通桥梁,但这并不是说它们的关系不重要。作者和读者的矛盾关系表现为作者和读者的决定关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作者是科技论文的撰写者,是科技期刊生产“原料”的提供者,是科技期刊生存的依据,没有作者,科技期刊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者提供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客观上决定了读者接受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作者提供稿件的质量决定了读者接受文章的质量,作者对读者的决定关系体现了科技期刊的学术性、知识性的根本属性。读者是科技期刊的消费者,是期刊编辑工作和期刊价值的实现者,对参与市场竞争的科技期刊而言,读者就是“上帝”,没有读者,期刊出版就没有实践的意义。在科技期刊发展成熟期,科学家职业化,科学共同体成员急剧增加,科技期刊和稿件数量也成倍增加,为了生存或为了生存得更好,科技期刊之间开始了激烈的品牌竞争,而拥有读者的数量是期刊品牌的核心,是决定期刊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关键。期刊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满足读者的阅读倾向,读者的阅读倾向决定了作者的创作内容和形式,读者决定作者。读者对作者的决定关系体现了科技期刊的商品属性[3]。
作者决定读者是从期刊内容上来看的,是科技期刊存在的意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读者决定作者是从期刊经营上来看的,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意义,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承认作者对读者的决定关系或承认读者对作者的决定关系,都不能否认二者之间的反作用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转化。有不少科技期刊把“内容为王”奉为圭臬,认为其神圣不可侵犯,眼里只有作者,不去分析读者,很少考虑或根本不照顾读者的感受,结果只能自娱自乐地生产一堆堆学术垃圾。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内容不是最重要,过去、现在、将来内容永远都很重要,但这种重要一定要是基于读者认可下的重要或者说在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3]。
作者和读者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在科技期刊系统内,这种转化经常发生。对科技期刊而言,多数作者同时又是读者,他们通过科技期刊这个信息源吸纳和储备知识。作者在进行下一轮科学研究前,要大量阅读相关的研究进展,作者成为了读者;当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研究有所突破时有可能再次成为作者。
1.2 编辑与作者的矛盾运动规律
编辑是科技期刊生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他不仅是期刊稿件的组织者,也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编辑与作者的矛盾运动主要体现在编辑主观能动的、创造性的组织和加工稿件,使之更加科学、明晰,更加适合科技传播。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以成果的形式被固化的科技论文,应是包含期刊编辑在内的学术共同体的创造劳动。编辑的创造性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稿件和组织评审,二是编辑加工,三是期刊汇编。现代科技期刊已不是简单的来稿照登,编辑往往会根据期刊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并有针对某类主题向相关作者约稿,对作者的自然来稿编辑会用一套完整而成熟的审查机制和运作流程进行甄别和选择。其中,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审查制度。这种评议制度不仅奠基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把关人”的地位,也体现出了编辑的再创造。经过同行评议和编辑评审后的稿件,编辑还要进行加工。编辑除了对稿件的逻辑结构、表达规范和语言通顺问题进行加工,还要发现稿件中的行文纰漏,纠正表述中的科学性错误。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发文风格和编排风格,栏目安排、篇章结构处理、版式设计都融入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10]。
承认编辑的主观能动的创造作用,不能否认稿件作者的主体地位。作者的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没有作者提供的稿件,编辑劳动将会变成无米之炊。编辑离不开作者,必须依靠作者,编辑和作者共同完成期刊的出版,他们都是科技知识的生产主体,是科技知识生产的第一线的劳动者。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必须是以原有作者稿件为基础,作者稿件才是科技期刊出版的源头和起点。编辑在评审、编辑加工活动中要尊重作者的人格、学术观点和创造风格,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颠覆作者的思想,编辑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
1.3 编辑与读者的矛盾运动规律
读者是科技期刊的消费者,是编辑劳动价值的实现者,期刊出版的目的就是给读者看的,没有读者,期刊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编辑与读者的矛盾运动主要体现在编辑对读者的服务,满足读者的正当需求,一切为了读者。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刘杲在《我们是中国编辑》一书中谈到编辑和读者的关系,他认为“我们是读者的知己。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读者的正当需求是对我们的无声命令。满足读者的正当需求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11]刘杲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编辑与读者应有的关系。编辑对读者的服务重要的是要分析读者、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一切从读者需求的实际出发。读者是一个多层次的群体,期刊的定位要满足特定群体读者的多样化需要;读者的需要和接受是编辑劳动的动力源泉,期刊编辑要加强与读者的信息交流,多倾听读者的心声,把读者的反馈作为编辑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为读者服务,并不是要求编辑完全被动的满足读者的所有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引导读者,提高读者。开辟一些新的栏目,就读者比较关注的问题组织一些高水平的文章,引导读者对某个问题更广泛、更深入地思考,从而提高读者的研究能力。为读者服务,编辑要主动适应读者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时代,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由被动转向了主动,读者不仅可以从更大范围选择信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接受信息的方式、时间和地点,更为重要的是读者可广泛地参与到科技知识的生产中来。这些变化的本质是传播时代由单向向双向的转变。期刊编辑的编辑活动要适应读者环境的新变化,尽快实现数字传播时代的生存转型。
2 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科技期刊的三个基本矛盾中,作者与读者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处在基本矛盾的关键位置,决定着其他两个矛盾的走向。作者和读者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科技期刊的作者和读者高度重合,二者同属于某一学术共同体,作者和读者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动力。
2.1 学术共同体的需求是科技期刊产生的直接原因
17世纪的科学研究只是少数人的业余爱好,科学信息产量小,通信是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信件的复制主要靠手工抄写完成,复制速度慢,信件的邮寄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往往要花几个月才能到达相关科学家手里,传播效率十分低下。同时,也容易产生“优先发现权”争议[12]。在这种背景下,奥登伯格将学会会员的通信集中起来,采用印刷技术进行复制,并连续定期出版,创办了第一本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的创办是科学共同体解决科学传播效率和优先发现权认证需求的产物。在科技期刊的产生过程中印刷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印刷技术并不是科技期刊产生的直接原因,因为早在15世纪末古登堡机械印刷技术就已发明和广泛应用。周汝忠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活字印刷与机械生产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印刷机,为科技期刊的问世创造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开放性文化格局的出现,为科技期刊的创办奠基了文化基础;科学复兴和科学团体的涌现,需要加速信息的交流,成为科技期刊产生的直接原因”[13]。Schaffner也认为真正促使科技期刊出现的动力不是印刷技术和通信系统,而是科学本身[14]。
2.2 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是科技期刊新功能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术共同体就是一群科学研究者的聚合体,科学家是构成学术共同体的基本单元,学术共同体需求变化主要由科学家的职业角色变化引起的。在科技期刊发展的早期(17-18世纪),科学研究主要是少部分人的业余爱好,科学家人数不多,科学家的行为规范符合默顿提出的普遍性、共有性、无私性和有理性怀疑的特征,学术交流是学术共同体成员之间毫无私利的成果共享,这个时期科技期刊的功能主要是传播和优先发现认证。19世纪后,科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科学家大量涌现,各种专业学会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个学术共同体;科学家开始关注科学研究的自身利益,希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在学术共同体中赢得声誉,学术交流开始私利化,发表的成果需要学术共同体确证其研究水平和质量;学术成果丰富起来,并逐步成为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不断加深,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前需要参照同行的研究成果。来自学术共同体的这些变化,催生了科技期刊的新功能,即科学知识的聚集与存档、确证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评价、聚集学术团体成员。20世纪40年代后,各国政府逐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社会的重要性,把科学技术水平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把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纷纷加大科研投入,科技信息爆发式增长。科学交流和竞争范围突破了单一学会、国家到达全球尺度。学术共同体对学术成果的评价需求强烈,科技期刊的评价功能进一步强化。
3 科技期刊创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满足学术共同体的特定需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技期刊的管理制度、编辑制度、传播模式和经营模式等会随着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而产生诸多不适应。创新就是要不断变革科技期刊发展中不适应学术共同体需求变化的内外因数,使之与学术共同体新的需求相适应,从而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科技期刊创新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对科技信息的产生、采集、鉴审、加工、传播和使用中创造的,能推动科技期刊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新的理念、方式和手段[15]。科技期刊创新的外延主要包括出版内容创新、出版形式创新和传播技术创新。
3.1 出版形式的创新,催生了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是人们为适应科学家学术交流的一种新的图书出版形式,是图书出版形式的创新。在期刊出现前,图书一直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媒体[8]。但图书具有出版不定期、传播方式单向、产品一次性的局限,很难满足学术交流作者读者互联互通的要求。早期的科学家采用通信的方式来进行学术交流,然而通信方式存在交流的效率低下和优先发现权争议的问题。于是人们在图书出版的技术基础上,创新的采取了一种能够让作者与读者互相沟通,且连续、定期出版的出版形式——科技期刊。
3.2 出版内容创新促进了科技期刊数量和品种的大发展
科技期刊出版的内容是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科技期刊创新直接表现为科技出版内容的创新。历史上科技知识的翻番与科技期刊的数量变化趋势以及科技信息的内容表述形式与科技期刊的品种出现存在很大相关性。公元初至1750年,科技知识出现第一次翻番,1750年科技期刊数量为10种;1750—1900年,科技知识出现第二次翻番,1900年科技期刊数量为10000种;1900—1950年,科技知识出现第三次翻番,1950年科技期刊数量达到50000种[16]。如,第一本综合性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创办于1665年1月,第一本学术性期刊《哲学汇刊》创办于1665年3月,最早的专业科技期刊《库尔提斯植物杂志 》创办于1787,最早的检索类文摘期刊《德国化学文摘》则创刊于1830年,最早的检索类索引期《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第一本年度评论期刊《生物化学年评》创办于1932年[17]。这些期刊品种的出现都是围绕着科技信息表述形式而产生的。
3.3 传播技术的创新,极大丰富科技期刊的出版形式
传播技术一直是科技期刊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变化因素。从印刷技术来看,早期的有雕版、泥活字、金属铅字,现代的有照相排字、激光照排,目前出现的编排印一体化技术。印刷技术的不断创新,使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制作更加便利。从传播媒体来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期刊传播形式融入了多种媒体的特征,形成了纸本期刊、网络期刊和手机期刊等多种传播形式的并存[18]。不远的将来,语义出版将使科技期刊的内容编排形式同时综合文字、音频、视频信息,甚至即时互动窗口。
4 科技期刊的未来图景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科技信息成为各国的核心战略资源,科技传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先进传播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变科技期刊的发展样式,未来科技期刊的使命将真正回归到科技传播与知识服务上来。
4.1 语义出版成为重要形式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技期刊必将回归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基本功能,更加便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语义出版成为科技出版的重要形式。所谓语义就是数据符号的含义。语义技术的实质就是信息在撰写、录入、发布过程中,将关键数据、图片、表格、摘要、结论、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解释等进行标记,通过自动化程式化的链接将这些标记关联到其他信息[19]。当读者需要获取某方面的信息时,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链接快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单个的、静态的信息就会变成丰富多彩的无限延展的、动态的信息。基于语义技术的信息发布,增强了信息之间的关联,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更加方便用户发现、理解和学习复杂的知识体系,它必将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
4.2 资源服务更加多维化和精准化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模式尚未建立起资源间的关联,科技期刊的服务功能形式还比较单一,服务手段也不够深入。未来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期刊可以利用海量数据进行知识挖掘,快速聚合优质资源,实现知识提纯、内容关联、资料拓展和链接,为用户提供多维的资源服务。科技期刊不再注重科研最终结果的首发,转而强调科研全过程的过程发表,为作者提供更深入的知识服务。科技期刊编辑利用大数据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作者的研究动向和读者的需求变化,可以推测未来的科研动向,组织高引用率的,高关注度的科技论文,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实现数字期刊的精准推送。
4.3 读者服务更加便利化、个性化
由于信息载体介质、信息表达媒体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必将深层次地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人们不再局限通过阅读文字获取信息,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载体获取信息将成为重要方式。未来的科技期刊必将适应这种转变,高度整合各种传播技术,使其内容结构化、数据混合化、信息可视化、对象关联化、阅读个性化,作者、编辑、读者将实现自动、无缝、快速、广泛的信息获取[19-20]。
4.4 出版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动态信息的实时追踪,提高了组稿效率;智能化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询、在线编辑,极大地方便了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沟通,提高了编辑时效;编辑的无纸化和排版校对的智能化,甚至语言翻译的智能化,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发布时效。整个出版过程实现大数据下的无纸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使得出版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5 小结
总之,未来科技期刊必将回复科技期刊发展的哲学逻辑,在处理好读者、作者和编辑三者的矛盾关系的前提下,牢牢抓住传播科技知识,服务学术交流这一根本要求,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开拓创新,获得更大的发展。
[1]李锋,陈华,巩倩.科技期刊的准公共品属性及运营模式[J].编辑学报,2013,25(1):60-63.
[2]袁桂清.我国科技期刊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38-943.
[3]郭全中.媒体转型中的七大理论问题探讨[J].新闻与写作,2014(8):49-53.
[4]田丁.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未来形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32-236.
[5]李若溪.网络学术资源开放集成共享环境中科技期刊的功能转位[J].编辑学报,2012,24(5):414-418.
[6]高萍,赵越,王懋莹.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期刊经营的盈利模式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2):23-27.
[7]刘天星,孔红梅,段靖.科技期刊传播技术、期刊功能和商业模式的历史演变及相互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15-1223.
[8]王臣松,苏彤,李雷明,等.科技期刊发展演进的理论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57-461.
[9]苏镇,吴石忠.编辑出版系统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0]赵大良,刘杨,苗凌.应学术而生为学术交流而变——谈科技期刊的价值体现[J].编辑学报,2011,23(2):95-98.
[11]刘杲.我们是中国编辑[M].武汉:海豚出版社,2011.
[12]颜志森,姚远.科技期刊信息传播功能的演进[J].编辑学报,2001,13(1): 9-11.
[13]周汝忠.科技期刊产生的历史背景[J].编辑学报,1990,2(3):128-132.
[14]Schaffner Ann C.The future of scientific journals:lessons from thepast[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994,13(4) :239-247.
[15]钱俊龙,谢燕,熊樱菲,等.科技期刊创新的历史轨迹及其内涵与外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23-527.
[16]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7]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外国报刊目录[M].第九卷.北京 :中国学术出版社,1999:23.
[18]戴有理.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发展诌议[C].上海市科技期刊管理办公室,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六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21.
[19]王晓光,陈孝禹.语义出版:数字时代科学交流系统新模型[J].出版科学,2012,20(4):81-86.
[20]王晓光,陈孝禹.语义出版的概念与形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1(11):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