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访惠聚”工作为平台 着力锻造“四强”干部
2015-01-30候桂芳
[内容提要]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就是要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到实处,就是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在开展活动中历练干部,让住村干部争做“四强”干部,为基层干部群众做出表率,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拉近干群关系,凝聚党心民心。
[D O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5.0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5)03-0012-04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候桂芳,女,新疆察布查尔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经济。
去年以来,全区上下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在三年内全疆各级机关将抽调20万名干部走进基层,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新疆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张春贤同志指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开展这项活动,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四强”干部的必然要求,作为第一批住村工作干部,我认为“访惠聚”工作是提升机关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搭建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是锻造“四强”干部的平台。通过这项活动,让基层干部素质上一个水平,使机关干部尽快培养起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质。
一、“访惠聚”工作机制为打造“四强干部”提供成长土壤
住村干部入住一线农村面临着处理复杂矛盾的考验,理顺群众情绪的考验,凝聚民心做好群众工作的考验,而访惠聚工作机制恰恰为干部的成长成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机关干部需要到基层一线和复杂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经受摔打磨练,需要干部接地气、长才气,得历练。最终成为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访惠聚”工作机制有利于磨练住村干部的品性
机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基层较少,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时显得办法不多、考虑不全、缺乏与群众共患难的自觉意识。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繁杂的工作任务、棘手的矛盾调处能够让住村干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而磨砺意志,培养韧劲,逐渐养成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坚韧不拔的作风,也能让年轻的住村干部根植基层接地气,脚踏实地去浮躁,头脑冷静谋事业。
(二)“访惠聚”工作机制有利于施展住村干部的才华
基层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原有的经济、政治、社会格局被打破,农村信访问题增多,社会稳定压力增大。同时,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对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提出新的要求。然而基层人才极其匮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基层干部习惯于“用老方子治新病”,凭老经验办新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甚至盲目蛮干,导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而住村的机关干部恰恰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文化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较高,视野也较为开阔,可以利用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发挥优势逐步锻炼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以尽可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群众改善生活,引领基层改变面貌,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贡献。小舞台可以唱大戏,冷板凳也能做成热炕头,关键在于能否用好这个舞台、是否用心唱好这台戏。
(三)“访惠聚”工作机制有利于提高住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机关干部虽然拥有较高的知识学识和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匮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而农村一线正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目前,最复杂的问题在基层,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农村,最棘手的问题也在农村,参加住村工作,需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指导产业发展规划,掌握村民心理动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四)“访惠聚”工作机制有利于为住村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大机遇
“访惠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自治区对第一批下派干部的高标准选拔,实践证明首批下基层的住村干部都是派出单位的后备干部、中层领导。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当地党委的认可,仅以察布查尔县为列,此次下派干部中副科级后备干部占80%,这些干部风华正茂、血气方刚、朝气蓬勃、富有冲劲,渴望通过干事创业走向成功。基层农村蕴藏着众多的机遇,基层群众也需要这些思想积极上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引领农村发展。这就需要机关干部们深入到老百姓家中,了解群众们实实在在的问题,并灵活运用新时代技术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踏踏实实做好民情调查工作;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惠民生工程,创新性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当前“访惠聚”住村干部成长为“四强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张春贤同志要求各级干部争做“四强”干部:即政治强,时刻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到信仰不模糊、本色不淡化、工作不被动,在反对“三股势力”的斗争中打头阵、作标兵,坚决克服稳定与己无关的麻痹思想,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能力强,有正确学习理解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能力,有服务群众的能力,有交流交往交融的能力,引领各族群众真正紧密团结起来;作风强,要当政治坚强、反对“四风”的模范,常浇“生根水”,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扎根人民群众,保持本色不变、信仰不变;心力强,做到学习上高标准,职务上不攀比,生活上严要求,思想不懈怠。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始终坚持发扬焦裕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努力前进。对于住村干部来说,“四强干部”的内涵本质为住村干部提供了标准和目标,然而个别住村干部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仅仅当成是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而非一项千载难逢的事业去做,认为住村工作就是一种目的性很强或无奈的选择,因此不能把心真正融入到基层,存在政治上懈怠、作风上“不实”,工作上“作秀”,思想上“作客”等现象。
(一)“访惠聚”住村干部在政治强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住村干部所下派的村队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住村干部对维护稳定形势估计乐观,忽视了因为土地纠纷、征地补偿、邻里关系等问题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个别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在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上麻痹大意,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深入、不彻底,没有树立起“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人,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事”的思想。
(二)“访惠聚”住村干部在能力强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次开展“访惠聚”工作的开展出发点就是让机关干部补上基层和多岗位实践锻炼的经历进而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但住村干部在实践工作中表现出一方面,缺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入学习,尤其是对法律知识、市场经济、农村产业发展、合理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学习较为薄弱,有的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学习缺乏实际应用,没有把学到的知识与本村实际相结合逐步转化为基本的思想理论素质,转化为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岗位工作的实际能力,往往在工作中缺乏深入思考,仅限于完成上级组成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浮于表面,干部心思没有沉下去,钻研工作没有钻进去。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作能力不足。住村干部在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工作中本应起到“急先锋作用”和“缓冲作用”,使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是,由于住村干部主客观上的原因,要么信息掌握不灵、汇报不及时,要么回避矛盾、一推了之,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矛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此住村干部的作用也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与为民服务办事的“服务员”身份还存在差距。
(三)“访惠聚”住村干部在作风强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村入户容易走过场,了解民情不够深入,只是片面追求入户率而忽视了了解民情的精细度;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住村工作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对如何促进村民增收,如何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等考虑不多,缺少办法。对村干部的培养、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务财务公开情况督促协助不够。
(四)“访惠聚”住村干部在心力强方面存在的问题
机关干部下农村工作,目的是帮助村级组织更好开展工作,弥补村级阵地人才缺乏、能力有限的问题,然而在开展了半年的住村工作以来,存在着少数住村干部不能将自己融入到所在村队的新集体中,面对复杂形势、繁重工作,总认为住村工作就是一年,没必要那么较真费劲,工作中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放不下身价、俯不下身子,缺乏“甘心向群众拜师“的勇气,内心定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放不开手脚,打不开思路,瞻前顾后,思想中存在“作客”思想,没有把自己当成是村级组织的一员,缺乏主人翁精神,造成工作主动性不强,在助推村级阵地建设及凝聚村两委班子力量中发挥作用不够突出。
三、争做“四强干部”助推“访惠聚”工作深入人心
让住村干部走村入户积极为基层出主意、想办法,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信息,帮助基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住村干部基层工作能力,树立住村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逐渐成长为“四强”干部。
(一)历练担当热爱基层,增强住村干部政治敏锐性
面对基层各种艰苦条件、焦点问题时,住村干部要有良好地心理素质,坚强的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让群众享受到国家给百姓带来的福利。住村干部要满怀工作的热情,做好与基层群众同甘苦的准备,与基层共成长。要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直面挑战,知难而进。面对问题、挫折时,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始终做到不逃避、不气馁,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捕捉机遇、磨练自己。要敢于担当,勇挑重任,到问题最多最严重的农户家中去,到矛盾最尖锐的群众中去,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大局,不辞辛苦,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承受得了压力、经受得起委屈,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二)力所能及适应基层,提升住村干部工作能力
首先,住村工作干部要学会掌握基层的工作特点,不可好高骛远,付出自己的真情为百姓做实事好事。做到“三懂三会”,要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化解纠纷的技巧,会排查纠纷化解矛盾、会宣传政策法律、会帮助服务群众。其次,要发挥业务专长,想方设法为群众服务。住村干部来自不同单位,从事不同业务工作,要注意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从他们最渴望最急切的地方入手,发挥自身思路清、眼界宽、善于创新的优势,找准切入点,用心为群众办事。笔者所在的察布查尔县绰霍尔村,参加住村工作以来发现该村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度非常高,住村工作组就与村两委以问题为导向,共组建合唱队1个、舞蹈队1个,开展红歌下乡活动2次,发挥党校教师理论宣传优势,成立政策宣讲队4支,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和炕头宣讲会、街边宣讲会、田间宣讲会等多种宣讲方式让党的政策、道德讲堂走进农户,村干部的凝聚力逐渐增强,村委会也逐渐成为村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三)摆正位置找好支点,端正住村干部工作作风
1.正确处理好职责与职守的关系。住村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职责,摆正位置,诚心与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呼声,扑下身子与基层干部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学双语;为基层党组织当好参谋助手,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工作,依靠基层党组织去处理问题。努力做好政策传递的“信息员”、群众意愿的“收集员”、百姓需求的“服务员”、经济发展的“引导员”;把联系、服务、凝聚群众的资源和项目更多地交给基层组织统筹,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帮办不包办,真正做到好人让基层干部去当,好事让基层干部去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
2.正确处理好起点与支点的关系。住村干部要以“访惠聚”活动为起点,珍惜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找准定位、积极作为,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以及基层阵地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想方设法为所住村办实事、办好事,为村民帮急事、解难事;要把各级党组织做后盾、当支点,在住村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出力。
3.正确处理好合力与发力的关系。住村干部要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与基层打成一片,形成合力,教育引导基层干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着力解决部分干部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努力促进宗教和谐;充分发挥住村干部作用,加强班子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理清发展思路、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产业,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住村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要形成推进基层工作的合力,密切配合,捆绑发力,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如:以火种计划的方式为村集体经济注资,增强其发展动力,增加村级财政收入更好为百姓办事;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和生活质量,培养村民遵纪守法、爱国爱疆的道德情操,促进本村和谐共进。
(四)建功立业奉献基层,提升住村干部内心定力
1.强化驻村干部的学习意识。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和本地“乡土人才”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法规的修订、农村矛盾调解方略、计划生育政策的解读、产业发展规划、富民安居房政策解答、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专题辅导,使学习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住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州县两级住村干部的交流力度,通过召开座谈讨论会、心得交流会、经验惠报会、开办访谈类节目等形式,相互学习经验,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
2.强化住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建立可操作的住村干部工作奖惩机制,把村里的工作、群众满意度与住村干部的业绩、工作作风评价相结合,启动村干部评分、包村领导评议、群众民主测评的方式,对住村干部进行考核,势必会对住村干部工作形成推动力,必将能有效调动住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3.强化住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实现住村干部角色由客到主的转变。通过建立住村干部奖惩机制,使住村干部的身心都能真正“沉”到基层一线,积极、主动参与村集体事务,谏言献策,共同谋划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发展目标;使住村干部真正达到用心调研,用心交心,用心服务的状态。
4.强化住村干部的能力意识。首先是会做,懂得工作的基本流程,按照要求完成工作;其次是做好,灵活合理安排基层工作,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尽早完成基层各项工作;最后是反思,即在完成好一项基础工作后,要及时检查对照,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推动工作。
访惠聚工作机制的启动,为全疆机关干部提供了一次深入基层、体验民情的机遇,每一位住村干部都要在这项活动中争做政治上过硬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干部。逐步培养机关干部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不断在基层踏实干事,汲取营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新疆的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