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相长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哈西特村驻村工作组为例

2015-01-30杨萍,郭丽艳,褚阿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作组群众工作

[内容提要]在“访惠聚”工作为机关干部提供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了解基层,学做群众工作的机会;机关干部参与“访惠聚”活动,要真心沉下来,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认真研究思考当地的实际问题,协助农村“两委”为各族群众大办实事、好事。机关干部到农牧区去,要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与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关系,先当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先生;认真工作敢于创新,完成工作任务。

[D O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5.0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5)03-0008-04

[收稿日期]2015-07-07 ?

[作者简介]杨萍,新疆伊犁州委党校校委委员、正县级组织员,伊犁州委党校住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哈西特村工作组组长。郭丽艳,伊犁州委党校教师,伊犁州委党校住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哈西特村工作组成员。褚阿芳,伊犁州委党校教师,伊犁州委党校住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哈西特村工作组成员。

自2014年自治区全面启动20万干部下基层的“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下派工作组队员如何开展群众工作,确立什么样的工作观念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工作组每天面对最基层群众的工作环境与原派出机关工作环境大不相同,只有转变工作观念,抓住工作重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深入群众中去;否则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没有方向的风筝。我们认为工作组和工作队员要树立“既做群众的学生又当群众的先生”的观念,在教学相长中贯彻群众路线。结合在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哈西特村工作组住村工作情况,谈几点体会,与伊犁州及全疆各工作组的同仁共享。

一、基本情况

(一)喀拉哈西特村基本情况。该村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乡政府东南5公里山坡地带,地势较平坦。辖区面积1800平方公里,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截止到2014年年底,耕地面积7408亩,森林面积70亩,优质草场120000亩。全村有两个农业小组、一个牧业小组,常住人口725户,3158人,有汉、哈、维和回族四个主要民族构成,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行政村。其中哈萨克455户2152人,占总人口68%;汉族135户505人;回族59 户197人;维族76户304人;低保户17户45人;五保户4户4人;孤儿6名;残疾60人;“四老”人员13名。流动人口92户,369人。全村现有中小学1所,清真寺2座(哈族、回族各一所)。人均收入10050元,村委会年底总收入20万元。

(二)“三位一体”工作集体的基本情况。“司令部”--村“两委”:共有8名干部,党员有56名,团员67名,村后备干部4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住村后我们了解到村党支部讲团结、讲奉献、开拓进取,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村党支部号召力和凝聚力较强,老百姓认可度较高。连续多年获得州、县和乡多种荣誉称号。

“参谋部”---工作组:现有成员10人,其中:州党校下派党员干部8人、县下派干部2人。民汉、男女比例搭配合理。工作组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为村党支部出谋划策、鼓劲撑腰。

“战斗队”--村警务室:现有民警1人,协警5人,村警务室忠于职守、坚强有力。由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谁也离不开谁。

二、“访惠聚”工作组队员要当好群众的学生

(一)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工作组成员要克服自命不凡,高高在上俯视群众、俯视乡干部、俯视村干部心态;要时刻提醒自己处理好与乡村组织和农牧民的关系,给自己定位就是学生;要清醒认识自己长期在机关工作,虽然在机关都是领导、都是干部,但到了农村,自己就是一名在村支部领导下的普通党员,普通村干部,不能有任何特殊心理,更不能自认为职位高,能力强,就可以不把乡村干部放在眼里。要知道,离开乡村组织的领导,自己就会成为孤军奋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孤家寡人,而且工作组成员对村情没有村干部熟悉,所以要老老实实当好学生,向群众学习,向村干部学习,自觉服从村支部领导,并融入村支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命令主义是“访惠聚”工作中任何一个工作组做群众工作中的一个大敌,“因为它超越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做群众工作更是如此,所以要树立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引领群众的工作方法。

(二)建立向群众学习的工作机制。工作组坚持、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了向群众学习,工作组发挥自身优势,在建队伍、提效能上下功夫,打造“四支”队伍,即“一个走访队”、“一个播种队”、“一个宣传队”、“一个民生队”。

建立并发挥“一个走访队”的作用,工作组每三个人组成一个“走访队”,制定统一的专门入户调查表,进行逐户调查,摸清情况,以便心中有数。截止目前,已完成农业组540多户2585人、牧业组40户120人的入户登记、调研及数据分析统计工作,梳理出群众反映较集中的经济类、民生类、环境类、宣传教育类问题17条,形成了详细的问题汇总清单,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建立民情台账600多份,形成完整的入户电子档案。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制作携带便利、易于更新的“网格地图”,成为村干部、工作组和警务室手中的微型地图。通过“访”,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向农牧民学习,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农牧民,赢得农牧民的心,农牧民大事小事家务事都喜欢找工作组,工作组与农牧民打成一片,也打开了做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开辟出群众工作的新天地。

(三)建立向村支部学习的工作机制。工作组不但要向广大农牧民学习,更要向村支部同事学习,自觉服从村支部的领导,相互协作,成为常态运行的机制。首先接受全面监督指导,服从县委、乡党委和村“两委”的直接领导,及时汇报沟通,做到村“两委”、工作组、村警务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及工作组与“第一书记”、“第一主任”、包村领导常态化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其次,主动与各方领导和力量面对面认真分析村队各方面情况,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帮助工作组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把握要点,按照问题轻重缓急,分类梳理,共商研究解决办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三好党支部”、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突出“三项”重点“七项”任务。第三,完善制度,严明纪律,确立目标。强化住村管理,并细化工作任务,按月部署实施,按周进行落实。细化方案、会商民情、明确责任,工作组与村“两委”、警务室每周一召开一次例会,会商民情、社情和民意,通过结对子、分配AB岗的形式开展工作,明确责任,形成了在村两委领导下的紧密配合型工作模式。

三、“访惠聚”工作组要做好群众的先生

工作组在做好群众的学生的同时,也及时防止出现迁就群众中少数人的不正确意见,采取“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放任态度,成为群众的尾巴,尾巴主义是工作组在做群众工作中的另一个大敌,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工作组充分注意反对尾巴主义和命令主义这两个大敌,解决好工作组做群众的学生与当群众的先生的关系。工作组在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和接待群众上访中,注意凡属人民群众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工作组及时与村“两委”商量,并依据情况,带领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个别群众中提出不正确的意见,则及时教育、引导群众,加以改正,实践证明,群众工作成效明显,工作组与群众关系犹如鱼水关系。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采取入户宣传和集中培训等方式教育群众,当好群众的老师,当好“宣传队”,强化宣传“思想帮”。

一是在入户宣传中,工作组每走一户便将党的政策传播到位,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4000余份。

二是通过“访”和“讲”,增加共识和认同感,达到聚民心的目的。充分发挥党校工作组自身优势,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大宣传、大宣讲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全体工作组成员、村干部及党员,大学生村官、村警、共青团员、“四老人员”、民兵、协警、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骨干、村民、妇女、“80、90、00”开展集中培训宣讲;培训中发放大量宣传资料,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书记讲课、观看录像、交流讨论、帮教转化的哈族青年“现身说法”等形式,重点突出去极端化、法制观念,培训中还加进强化惠农政策、手工技能学习,带领村里妇女走出去学习参观。将党的富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民族宗教政策、“去极端化”、先进文化传播给农牧民。

三是在教育群众活动中,工作组利用“文化惠民”优势,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组织村民读书看报,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在“凝聚人心”工程中,工作组结合“富民工程”和“去极端化”工程,抓宣教、重活动,群众观念明显转变。

五是举办以“加强民族团结、创建美丽家庭”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工作组主持,村党支部书记致辞、村民自我讲述、自我提高。

六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宣传走访,赴距离县城25-30公里的牧业队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推进会、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走访入户调研、做群众工作等方式,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同时,发挥党校优势帮助邻村开展培训。

(二)协助村“两委”修改完善制度,当好村两委的参谋。发挥“播种队”作用,落实制度“深入帮”。

一是修改完善了《哈拉哈西特村党支部工作职责》等8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宗教事务管理“七严禁、六不准”规定,不断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制定“六个日”工作制(即每周一个集中办公日、每周一次党员学习日、每月一个民主议事日、每季一次党课日、半年一个民主生活日、每年一个民主评议日),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参政、议事和监督的作用。不断深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遵循“七步议事”群众工作法开展各项工作,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村级运行机制,增强村“两委”班子工作合力。

二是协助村委会做好“堡垒工程”。村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强不强关系长远和全局,为此,工作组协助村委会将将村支部打造成为战斗堡垒,我们称其为“堡垒工程”。结合“堡垒工程”建设,整体谋划、统一实施,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将打造“三好”党支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有机结合,以创建“三好”党支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全力推进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拟定了《以创建“三好”党支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推进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实施方案》、《哈拉哈西特村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实施方案》、《别斯托别乡哈拉哈西特村打造“三好”党支部实施方案》、《哈拉哈西特村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做到责任到室、任务到人,并按月部署具体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分步实施,逐一落实,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与村“两委”、“第一书记”、“第一主任”认真研究,确定2015年民生重点工程,重点协助实施垃圾车购买及垃圾处理、防渗渠修建、第四片区道路硬化、牧业组搬迁安置等项目。

四、正确处理工作组当学生与当先生的关系,并与惠及民生紧密结合

工作组的实践证明,不管是当学生也好,还是当先生也好,群众关键看你能不能给他带来实惠、好处,如果只是说空话、大话,口头上的功夫,他最终不会听你的。针对群众对惠及民生的渴望和要求,工作组发挥“一个民生队”的作用,扶困解难“真情帮”。

(一)联系“帮扶户”。建立“一卡一表一图一册”,即“便民联系卡、入户登记表、民情网格图、结对帮扶册”,向村民发放工作组便民联系卡,让村民了解工作组每位成员;开展结对帮扶,与9户困难家庭、10名小学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子、交朋友、认“亲戚”,为20个学生购置校服,参加学校文体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家长座谈、宣传民族团结建设和谐家庭和法律法规讲座等系列活动,捐助资金7100元。

(二)解决实际难题。帮助群众出谋划策,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解难题活动。工作组帮助遭遇了洪灾的村民抢险救灾,帮助无劳动力的村民打扫庭院,为白内障老人联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为长期空巢老人搭建做饭凉棚、与其子女商量老人赡养问题,为长期户口不在本地的村民孩子中考、高考等寻找政策予以答复,看望住院的村民,主动参加与帮助村民的婚丧嫁娶等,共花费捐资3000多元;为村里春季开展植树活动,争取价值8900元树苗;工作组派出单位州党校针对该村垃圾清运困难的问题,专门给村捐助一辆价值43300元垃圾车;设立“医疗救助金”项目,共计3万多元,帮助村特殊重大、特殊患病人员,帮助村组和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争取州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的10万元扶贫工作经费;协助村委会与州、县广电局联系,维修村广播、电视接收器损坏问题,使广播电视做到长久通;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协调哈拉哈西特村卡普河牧业队异地搬迁安置事宜,向县相关领导提交卡普河牧业队牧民就医孩子上学及异地搬迁问题、村民户口、汉族村民反映墓地问题、村小学跑道和卫生室维修等问题报告。

(三)开展帮扶项目。工作组在了解到村五片区存在村民乱拉线路、电表未统一安装的情况,通过国家电网,积极争取公益项目资金78.5万元,解决120户电表安装和线路整修。今年3月州领导在哈拉哈西特村调研期间,工作组积极汇报村良田用水、村民庭院经济发展用水、4片区巷道没有硬化问题,在得到领导的认可后,向有关部门提交《关于解决哈拉哈西特村修建防渗渠的报告》、《关于解决哈拉哈西特村8公里巷道铺油报告》,得到州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盼望早日开工,让群众受益。

通过工作组实实在在的惠及民生的行动,感动了群众,也感动了村“两委”,所以工作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五、访惠聚工作的感悟

新形势下,为贯彻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治区党委做出“访惠聚”工作的长远规划,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坚强的意志,我们各级党委和各部门的领导及干部都要认真贯彻,真心实意拥护并贯彻好、落实好“访惠聚”工作,参与到这一洪流中,我们应该感到自豪,“雄鹰爱蓝天,骏马爱草原”,工作组的队员要有这样的胸怀,才能有好的工作效果。所以应该倍加珍惜自己接受锻炼的机会,处理好当群众的学生和当群众先生的关系,使自己的才能在广阔的农牧区天地展现。

唯物史观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也是党的力量源泉。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当然,甘当学生、深入群众是为了正确决策、顺利开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决不能就此止步,变成尾巴主义。还需要“到群众中去”,对群众的意见加以搜集、分析、整合、系统化,以寻求解决群众问题的办法并做出决策,这就是“做群众的先生”的过程。经过这种过程,党的方针政策既源自群众又高于群众,实现了“做群众的学生”与“当群众的先生”的有机统一。

工作组如何做群众的学生的问题。首先,态度要认真。如毛泽东所说,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没有时间学要挤,看不懂的要攻,攻不破的要钻。其次,要尊重群众,不能摆官架子,必须“谦恭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最后,端正学习目的。“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唯此,人民群众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责任编辑:王开幕]

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工作组群众工作
多让群众咧嘴笑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32个工作组印迹 >
FIFA解散反种族歧视工作组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