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现实因素及其对策

2015-01-30龙宗智

中国检察官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司法官司法公正公信力

文◎龙宗智

影响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现实因素及其对策

文◎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610064]

司法公正是司法获得民众信任即司法公信力的决定性要素。当前在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少数案件处理不公正,办案质量不高。第二,少数案件办案程序不合法,妨碍了程序公正。第三,纠错机制不健全,错案实际上仍难纠正。第四,少数案件办案效率低下,有些司法活动表现出司法作风不良,司法技术欠缺。第五,司法腐败存量因素对司法公信力损害很大。第六,民众对司法的认同度不高,司法公信力及司法权威亟待强化。

上述突出问题既受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和社会意识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思想认识、内部管理、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等内部原因。具体包括:第一,司法主观因素,即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司法认识有偏差,妨碍了司法公正。第二,司法体制因素,即现行司法管理体制在保障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缺陷。第三,工作机制因素,即司法权内部运行机制存在弊端。第四,司法资源因素,即司法资源配置不足,司法公正保障不够。第五,司法主体因素,即部分司法官员政治、业务素质不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足。第六,司法与社会互动因素,即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仍有待建立。

为此,必须深化司法改革,为司法公正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加强思想引导,凝聚改革共识,调动司法改革积极性。第二,推进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第三,完善司法责任制,保障司法权公正行使。第四,完善诉讼机制,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原则。在推动司法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在司法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一要加强思想建设,端正司法认识,将司法公正作为司法的生命线。二要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改善司法。三要调整绩效考评,改善内部管理,促进司法公正。四要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完善司法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另外,司法官队伍建设是影响司法公正和公信力的关键,应保障司法官素质,加强职业伦理建设,为司法公正提供精神支撑。

(摘自《当代法学》,2015年第3期,第3-15页。)

猜你喜欢

司法官司法公正公信力
实现司法公正的“镇平实践”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新媒体与司法公正
当代台湾地区法学教育与司法官训练制度之现状与启示
开封中院:坚守司法公正 共创文明法院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刑事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间的平衡——以李某某案为视角的分析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浅析当代中国司法官素质提升面临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