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动词使用分析
——以2009年~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样本

2015-01-30张莹丹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意群政府工作报告词语

张莹丹

(天津大学,天津300000)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动词使用分析
——以2009年~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样本

张莹丹

(天津大学,天津300000)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文本。通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能够有效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报告中动词的使用,则是最能体现每年政府工作具体差别的亮点之一,也是把握时代发展变化脉络的最精准的切入点。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的使用特点、动词的相关性、动词的搭配以及动词效用,可为各级地方政府撰写《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字范本。

政府工作报告;动词使用;使用特点;相关性;搭配;效用

一年一度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文本,反映了我国政府施政纲领的具体实践。通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能够有效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而报告中动词的使用,则是最能体现每年政府工作具体差别的地方之一,也是把握时代发展变化脉络的最精准的切入点。所以,笔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的使用特点、动词的相关性、动词的搭配以及动词的效用四方面展开论述,以此来说明《政府工作报告》是社会改革发展循环中一个重要的文字范本与窗口。

一、《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的使用特点

第一,选词准确,表达规范。《政府工作报告》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公民生活的政策指导性很强,所以更加要求词语的规范运用。具体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动词使用来说,我们能够体会到行文中通过对词语下定义的精准度、语气的轻重比较、内涵外延的广度、同义反义词的运用手法、词义褒贬和严格规范词语缩略等方面的关注〔1〕,来达到词句贴切、顺畅通达的要求。比如,“强化”、“加强”和“加大”,“监督”和“监管”,类似此类近义词之间的选择,就体现了政府公文用语的准确严格。《政府工作报告》中类似这样相近含义的词语例子很多,比如“推进”与“推动”,“开展”与“开辟”,“提高”与“提升”等。在恰当的语境中选用近义词,能够使句子含义丰富而清晰,不至于用词贫乏。

第二,具有适中、严谨的风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以动词为中心语的副词加动词组成的状中结构。比如,“明显”这个副词后面搭配的动词就有“增强”、“改善”等,“大力”这个副词后面搭配的动词有“加强”、“优化”、“发展”等。谨慎的词语选择,使得《政府工作报告》在陈述问题时不省略、不掩盖,展示成绩时有结合实际的细微调整,说明奋斗目标时态度坚决、信念坚定,这非常符合《政府工作报告》行文严肃性的要求。

第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常常使用一些新提法、新术语。如2009年~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不同程度地针对扩大内需提到了一个术语“结构性减税”,针对完善制度机制和行政效能强调“机构改革”,对创新的多种提法包括“自主创新”、“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和“创新管理”等,“反腐倡廉”一词贯穿五年《政府工作报告》始终。2012年之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金融危机之后的物价总水平,较高频率地出现了“通货膨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城镇化这一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提到了“城乡统筹”。这些动词和动词组合的运用,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弘扬时代主旋律,也贴切地反映了政府针对时代发展所作出的精准把握、及时迅速的反应与恰当的应对措施。

第四,关键动词重复率高。词汇重复是衔接方式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有时候出于词义和搭配上的考虑故意重复一些词语,形成排比句。本文所说的动词重复指的是同形同义的动词语言形式在上下文中间隔性地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例如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单单“发展”一词就出现了165次〔2〕。这样高频率的重复,可以利用词语内容意义上的一致性,使得整个段落语义连贯完整。因为《政府工作报告》需要涵盖全国各个领域一年以上的信息内容,所以适当的重复,也使得段落结构紧致,不会被巨大的信息量分割得支离破碎。关键动词适时重复再现,形成类似于排比的句式,能使读者第一时间内捕捉到政府最想向公众传达的重要概念,帮助公众高效领会报告精神。这样的动词还有很多,如“监督”、“创新”、“转变”与“调整”等。

二、《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的相关性

《政府工作报告》的行文可以分为回顾和展望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经济、政治、民生等几大板块,每一板块中,都会有自己固定的几个小意群,如经济方面会有物价、消费、内外需的意群组,政治方面会有廉政建设、反腐斗争等意群组,文化方面会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教育综合改革等意群组。如在“物价”这一意群中就会密集地出现“通货膨胀”、“市场预期”、“农超对接”、“价格监管”等与“物价”对应的动词词组,在“反腐斗争”这一话题中就会出现“以权谋私”等与“反腐斗争”对应的动词词组。

狄艳华、杨忠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中,对不同的意群对应哪些不同的动词进行过归纳。例如,针对“改革”意群,“推动改革”、“深化改革”这类搭配,将“改革”这个动作具体化了;而“发展改革”、“继续改革”等这类搭配,相当于给“改革”这个动作加上了进行时态。针对“经济”意群,同样有只表示政府相关举措的调整、坚持等的动词,也有像“推进”、“增加”等表示原有经济政策持续继承性的词〔3〕。

一段语篇就是围绕一个意群展开的内容组合,选择的都是与语篇的意群紧密相关的词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选择相关性动词词组进行搭配使用,能够使得一个意群在内容上浑然一体,结构上连贯递进、层层深入。这些既有相关性又各自变化的动词,也反映了政府在应对问题时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具体的执行者能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精神。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的搭配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组合常用以下五种结构:一是主谓结构。汉语中的主谓结构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也就是叙述的对象在前,叙述的内容在后。一般在政府公文中,当提出一个新的话题并进行详细阐释的时候,运用到主谓结构会很多。二是动宾结构。发出的支配动作在前,被支配的对象在后,如“节约能源”、“稳定物价”、“扩大内需”等。三是状中结构。状中结构是偏正结构的一种,以状语为修饰语来限定和修饰中心词语,这类结构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如“坚持推进”、“全面深化”、“大力发展”等。四是并列结构。并列的前后两项,一般被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不分伯仲,如“改革开放”、“扭转解困”、“三提五统”等。五是动补结构。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复杂化,《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词语的表现力也相应要求严格,既要准确表达意思,又要行文简洁不冗余,这就促使《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动补结构,如“搞活”、“走出去”等。

徐音华在他的学位论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公文词汇的衍变》中指出,《政府工作报告》还出现了一种在传统语言学中不常见的构词方式——宾动结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作是某种程度上社会生活需求的反映,公文中有一种位置颠倒的构词搭配,用位置的变化体现政府执行某一政策的细微态度变化,如“文件传达”、“技术改造”、“经济建设”、“企业整顿”〔4〕。之所以把他们称为“宾动结构”,是因为这些词语把受事提到了施事之前。比如,“文件传达”并不是指“文件”“传达”了什么内容,而是指“传达”了什么样的“文件”,也就是“文件被传达”,但这里却把宾语“文件”提到了动词“传达”之前。同样的,“技术改造”其实意思是“改造技术”、“技术被改造”,“经济建设”是指“建设经济”、“经济被建设”,“企业整顿”是指“整顿企业”、“企业被整顿”。这种“宾动结构”与“主谓结构”的区别,也就在于宾动结构的“企业整顿”可以说成“企业被整顿”,是别人来管理治理企业,而主谓结构的“全民健身”不可以说成“全民被健身”,“健身”是“全民”发出的主动行为。这种宾动结构的存在,相比于动宾结构,体现了政府在某个问题上对于受事的突出关注。强调受事也就意味着受事代表的某个问题会在几年内一直存在,而和它搭配的动词可能会因为政府的策略不同会有程度和方式上的选择变化。不过学术界对于宾动搭配还存在争论,一些学者把“建设”、“改造”等词语更多地看作是兼类词。所以对于有关宾动搭配观点的论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的效用

动词是各类词汇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类词,它前面可以被各种副词修饰,形成状中结构,具体说明动作的轻重缓急;它后面可以支配各类宾语,反映对待各类事物的态度与举措。因为动词具有这样一种特性,使得一个句子中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最迅速直接。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动词的使用频率、特点和规则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工作每年的重点和政策取向的异同。

首先,突出了特别关注、共同关注的问题。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这一年的着重点,但也有一以贯之的政策继承连贯性,体现在动词使用选择上,“发展”、“建设”以及“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说明我国政府这几年仍然坚持“以发展为中心”这样一个执政理念,贯彻在政府举措的方方面面。之所以选择“发展”而不是“建设”作为中心议题,是因为“建设”是手段,通过具体的经济方面的建设、政治方面的建设、文化方面的建设达到“发展”的目的,体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围绕着“发展”这一意群,不论是状中搭配也好,述补搭配也好,各类阐述在2009年~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行文很相近,这一表述相似的手法,也侧面印证了我国政府五年来“以发展为中心”政策的一贯性。

其次,及时反映了时代要求,2009年~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各自的关注重点,如在2009年~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在全篇出现的频率排第二,但在2012年的报告中,“经济”一词出现的次数超过了“建设”。“经济”一词占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总字数的0.85%,而“建设”占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总字数的0.63%。这虽然只是一个细微的动词与名词之间的替换现象,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府对经济的重视程度比以往加深。这一关注度的变化,与当时国际形势大背景中的经济危机不无关系。当时的危机影响到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所以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一词的重现频率提升到了全篇的第二位,能够体现中国政府工作随着时代变化而即时调整的灵敏度。

再次,体现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报告中动词的运用是政府对于一年工作的具体指导,从动词选择所体现的动作状态的细微差别上,可以体会出某一工作的进展推进程度。比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全面加强‘三农’工作”改为2010年的“‘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能够看出“三农”工作一年当中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另外,报告中新出现的动词词组,比如“职能转变”、“创新驱动发展”、“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等,也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迫切的需求变化所作出的反映,是政府对于时代变迁和百姓心声所作出的适时恰当的反馈。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作是社会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改革发展循环的一个文字范本与窗口。

〔1〕楼志新.谈“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风格〔J〕.秘书之友,2005(8).

〔2〕张振华.2002-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语篇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狄艳华,杨忠.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J〕.外语学刊,2011(6).

〔4〕徐音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公文词汇的衍变〔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s a highly stylized text,through which,we can know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of our country.The uses of verbs in it can reflect differences of government work of every year,and it is the accurate point cut to grasp era development.Analysis on functional quality,correlation,collocation and effect of verbs in Government Work Report proves it is important literal model and channel for soci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Government Work Report;uses of verbs;functional quality;correlation;collocation;effect

责任编辑 梁华林

Analysis on Uses of Verbs in Government Work Report——Tak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from 2009~2013

ZHANG Ying-dan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00,China)

H151

A

1009-1203(2015)06-0093-03

2015-10-16

张莹丹(1993-),女,山西太原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意群政府工作报告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英语中的停顿
找词语
英语中“意群”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一枚词语一门静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
划分意群明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