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015-01-30魏汝英
魏汝英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魏汝英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就很容易造成活动过程的混乱局面,进而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精心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科学调控活动过程,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使思政课教学活动切实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主导作用;评价体系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以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思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其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有些思政课教师不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目的意义、实践活动采取的方式、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该怎样解决等没有明确而具体的介绍。其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缺乏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潜意识里往往固守着在学生面前绝对权威的思想,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并在布置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再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思政课教师很少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者不顾学生感受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从而使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握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平衡尺度。另外,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或者把控不好,就很容易造成活动过程的混乱局面,进而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事实充分证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精心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在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讲清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科学部署,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成立活动小组;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指导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来影响学生的,客观上要求其要从专业的角度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主题和方案。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当前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惑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科学选择实践教学主题,将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第二,科学调控活动过程。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必须让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使其在实践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时,能够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调控。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对实践教学形式进行简要说明,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或者提供范例,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会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汇总分析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报告、设计制作PPT或展板等,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的基础上,再进行系统讲解。再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向他们推荐经典书籍、影片、案例等,并结合知识点进行点拨,使学生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查阅相关实践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资料,而且能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操作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践教学活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要求和目标,客观、公正地对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包括他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等。教师要通过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总结、分析、研究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充足的依据。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时,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本着注重过程、兼顾成果的原则,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报告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思政课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不应单一死板,应当在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评价理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笔者认为多主体评价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提高他们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基础、文化底蕴、思维能力和阅历等都直接影响着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认真确定活动主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又要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思考和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实践教学活动更具方向性,努力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1〕李晓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4).
〔2〕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3〕李乐霞,张庆林,等.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4).
〔4〕乔春梅.试析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
〔5〕王兴波.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J〕.理论观察,2013(9).
〔6〕王东强.生态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7〕张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8〕邵丽坤,张辰.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方向的新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4(10).
责任编辑 芳晔
G641
A
1009-1203(2015)06-0124-02
2015-10-09
魏汝英(1965-),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